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梦想是一个变量,它属于个人,也属于一个国家和民族。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一个社会的走向,以及一个国家的未来。一提到“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的历史岁月,人们的想象中总会有:天朝上国的四海臣服、帝王将相的文治武功、金戈铁马的壮志豪情,还有诗词曲赋的风流沧桑。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格局不仅定格在历史的隧道上,而且也永远地印刻在中国文化的精神中,并早已化为了中国人永恒的家国梦想。然而,历史上的盛世王朝都没有摆脱“盛极而衰”的宿命。传统的接力棒夹带着悲伤与欢乐从中华先民一路传来,到了我们的手中,在此之前,…  相似文献   

2.
清朝在中国的历史上存在26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在这将近300年的时间里,清朝对中国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清初所出现的"康乾盛世"(康熙-雍正-乾隆)是一个国家统一,国力强盛,各民族繁荣发展阶段。所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清初的经济影响着清初文化领域。本文主要探讨的是清初历史编撰学所要体现的时代特点和所具有的创新价值。清初历史编纂学成就卓越,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点和创新价值,对后世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3.
"盛世"的标准 时下流行"盛世"之谈,电视节目里天天热播着歌颂大清盛世的闹剧. 读了贵刊(2006·7上)刊登的<回望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一文,觉得作者陈勤将"盛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于民主法治,果然不错,然而作者将历史进步的"盛世"偏向于理解为经济发展、军力国势强盛等外在的方面,尽管他也曾提及政治清明、文化繁荣一事,但是由于这种文化盛世只是建立在于高度集权的禁锢主义基础上的,由此大大扼杀了国民个体的自由度和文化原创性,而这又与作者所立意的盛世可持续发展所必须内禀的民主法治精神相悖,所以有着极大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最近媒体报道的"阴性艾滋病"事件,让我想到了200多年前的那场"叫魂"危机。 "叫魂"危机发生于1768年,正值"康乾盛世"的顶峰之年。"叫魂"是一种巫术,传说可以通过剪人的发辫而摄取人的魂魄。此说法发源于中国富庶的江南,之后沿着运河北上西进,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中国。下起黎民百姓,上至乾隆皇帝,均被折腾得精疲力尽。  相似文献   

5.
“盛世”的标准时下流行“盛世”之谈,电视节目里天天热播着歌颂大清盛世的闹剧。读了贵刊(2006·7上)刊登的《回望中国历史上的盛世》一文,觉得作者陈勤将“盛世”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立足于民主法治,果然不错,然而作者将历史进步的“盛世”偏向于理解为经济发展、军力国势强盛等  相似文献   

6.
康乾盛世:中国GOP世界第一 按照英国著名经济史和经济统计学家安格斯·麦迪森的预测:中国可能在2015年恢复其世界头号经济体的地位;到2030年,中国占世界GDP的比重可能增加到23%,那时中国的人均收入水平也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1/3。  相似文献   

7.
在一个缺少民主法治传统的国家里,仅依靠少数贤臣名将或个人领袖的英明睿智是不可能保持长盛不衰的。近年来,“盛世”成了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在中国历史上,比较公认的盛世只有三次,即从“文景之治”到“武帝极盛”再到“昭宣中兴”的西汉盛世、从“贞观之治”到“开元全盛”的大唐盛世和清代的“康雍乾盛世”。这三大盛世,一方面确立了中国传统盛世概念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也都没能避免“盛极而衰”的结局,给后人留下了无…  相似文献   

8.
收藏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年少轻狂时的意之所至、趣之所栽,到如今,收藏已成为我挥之不去的一种心情、一种情结、一种生活、一种热爱、一种痴迷。在我眼中,无论是造型怪异的奇石根雕,还是墨浓纸淡的书法绘画,或是精工细描的青花瓷器,都通身氤氲着古老而神秘的旧时气蕴,是一种留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方式。"乱世黄金、盛世收藏",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个收藏的热湖正在中华大地兴起,收藏队伍日益壮大,浮出水面的"宝物"也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部值得关注的长篇历史小说,作者是成吉思汗第36代长孙女,对自己的黄金家族有很深的亲情。但她不崇古、恋古,不狭隘、封闭、迷恋在家族的盛世之中,而是以清醒和审视的态度对待历史,以严谨的治学精神和科学的思维方式对待历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盛世"成了一个使用频率颇高的词.所谓"盛世",在历史上是指中国社会发展中一些特定的阶段,是国家从大乱走向大治,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繁荣昌盛的时期.  相似文献   

11.
李隆基的开元、天宝盛世是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最令人神往的时代:李白与杜甫在这个时代里唱出了千古绝响;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世代流传.然而,到天宝年间后期,发生了令人扼腕叹息的安史之乱,大唐盛世随之嘎然而止,只剩下余音袅袅.大唐从此走向衰败.善政恶政,一盛一衰,发生在同一位皇帝身上.这也最为鲜明地体现了中国皇朝帝制的特点:天下兴亡治乱系于皇帝一人之身.  相似文献   

12.
服装是一种记忆,也是一幅穿在身上的历史画卷。活色生香的服装历来是时尚变化最为灵敏的风向标,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最为鲜活生动的形象记录。它以非文本的方式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正可谓"盛世有华服",改革开放30年的辉煌成就,可以透过不同时代人们的穿衣变化来寻找到最为直接的答案。今天,当我们再次审视那段逝去的岁月,会惊奇地发现30年的服装变革史就是一部鲜活而富有说服力的改革开放发展史。  相似文献   

13.
在长期的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研究中,"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被长期遮蔽了,而这一问题是当代所有全球化理论与世界历史理论由此出发的理论预设。对"全球化"实质及其范畴的理性批判是考察"全球化与世界历史关系"的逻辑前提。"全球化"是对世界历史进程第二发展阶段所出现的多元聚合状态及趋势的概括。全球化与世界历史相互依存、相互交织并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4月,一则"上海将正式开展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申报"的新闻引起关注。据相关报道,"已有200余处优秀历史建筑、近百个风貌保护街坊、近20条风貌保护道路进入了备选名单"。对城市遗产而言,增加保护对象是有必要的,但接下来,如何避免走"仅仅挂个牌子"的老路,显然也十分重要。墨尔本的城市遗产不仅包括历史建筑和遗址等物质实体,也包括城市肌理、公园水岸等历史遗留下来的空间环境。为了管理和维护好这些城市遗产,各级政府委托专门机构进行调查研究,并定期对保护对象进行评估,提出具体措施。此外,为了提升民众生活质量,增进社会文化活力,墨尔本相关部门还会采用各种方式和途径,引导公众参与遗产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化景观"作为一种反映人(主体)与自然(客体)相互影响、动态关联的景观对象,其概念最早源自西方文化地理学界。1992年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作为一种遗产对象纳入世界遗产范畴,强调从价值意涵层面对历史遗产进行文化解读与传承。作为一种新的遗产对象,文化景观突破了传统"自然—人文"、"有形—无形"、"保护—发展"二元认识论的局限,强调以一种综合、整体、动态的认知与思维方式去看待和理解历史景观对象,引发了世界遗产界对遗产真实性与完整性问题的重新认识,同时也为我国历史城镇景观的保护、地域特色的塑造以及传统人居环境的持续发展打开了新的视野。本文旨在以文化景观视角切入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的分析,应对当前西南地区快速城镇化背景下地域空间文化特色遭受现代化冲击的现实问题;以复合、动态的方式,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作为一种文化景观对象加以研究,探索创新性的保护方法。针对全文的这一主旨,本文在理论研究、基础研究以及应用研究的三个板块分别提出"建构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空间文化关系分析研究理论框架"、"提炼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与景观演进的过程规律与动力机制"、"创新该地域内历史城镇保护更新方法策略"的三方面具体目标,并围绕上述目标形成文章的三个创新点。从研究的地域范围来看,本文所指的西南山地主要聚焦于西南地区以川、渝、云、贵四省为核心范围,直接建设于崎岖山地环境中或丘陵地带以山地环境为背景的城镇对象。研究中,在对该地域范围内45座历史城镇、村寨进行了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文章重点选取了四川阆中、仙市、自贡、罗城,重庆磁器口、西沱,云南大理、丽江、独克宗、诺邓以及贵州镇远、青岩、肇兴侗寨等13座西南历史名城与村镇作为论述的典型案例。在文化景观视角下,这些城镇类似于一种"有机进化景观"。作为历史城镇,它具有"物质"与"文化"的双重属性;作为山地城镇,它又呈现出"人工"与"自然"融合的特征;作为进化中的城镇,村寨与城镇则可归并为时间长河中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状态。从研究内容来看,文章主体部分共分为七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是对研究论题的提出;第二章"文化景观遗产概念的发展与价值启示"是对理论背景与现状问题的综述;第三章"文化景观视角下历史城镇研究方法探析"是全文研究理论框架的建构;第四章"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发展背景与文化类型梳理"是对本文研究地域背景的梳理与案例城镇的筛选;第五、六章节"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过程分析"与"西南山地历史城镇文化动力机制提取"则是基于第三、四章节的理论建构与案例选取,对西南山地案例城镇的基础研究;最后,第七章"文化景观视角下西南山地历史城镇保护方法"则是基于全文理论与基础研究的一种实践应用探索。通过全文的分析,文章建构出历史城镇"文化—空间—时间"的多维分析框架,从理论研究层面创新了历史城镇的研究方法;在该方法指导下,通过对地域典型案例城镇各阶段景观共性与特性的分析,文章总结出了西南山地历史城镇"初生聚核、发展分异、成熟组织、衰败退化"的演进规律,以及"人居、职能、历史、精神"文化对城镇景观"默化、主导、牵引、渗透"的动力机制,丰富了关于该地域中历史城镇建成环境基础内容;最后,基于前述研究,文章提出了"景观—文化"协同演进的历史城镇活态保护策略,将历史城镇景观演进规律与动力机制作为城镇现实与未来发展的方向指引,创新了历史城镇的保护方法,强化了理论与基础研究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重庆市第一批2 0个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实施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多数历史文化名镇保护的问题在于统筹意识较弱、保护的关系定位不明、保护的法规不完善、保护的组织管理欠缺、"保存"与"保护"的关系不明等,导致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思维简单化,消极"保存",欠缺发展动力,历史文化城镇逐渐衰败;二是历史文化城镇保护措施商业化,过度"保护",过度追求眼前利益,各种商业、旅游开发逐渐侵蚀了历史文化本身的价值。研究提出建立实施效果评价模型予以监控、反馈以及修正保护过程中存在的各种误区。模型以"保存"与"保护"协调发展理念为引导,科学反映历史文化城镇保护中"保存"与"保护"的影响因子。评估模型能真实、有效地反映历史文化城镇政府在"保存"与"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为管理部门把握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情况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教学目的和要求"中明确提出:要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教育",培育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处理教材内容的若干原则"中又强调:"历史教学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对历史作出正确的叙述和分析,做到思想性和科学性的统一,观点和材料的统一".以上要求和原则说明,我们必须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指导历史教学.下面谈谈历史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康乾“千叟宴”戴铁珊清朝康熙五十二年(171年),康熙皇帝亲诏全国65岁以上的老人赴京城欢宴。这便是历史广有名的“千叟宴”。这一天,赴宴的老人都可以获得皇帝的赏赐,并名载史册。尤为难得的是对妇女一视同仁,年逾古稀的老妇,由皇太后沼至京都赐宴。老人行动...  相似文献   

19.
正公共关系进入中国已经有30年的历史,可是目前人们对公关的认识还是处在一种"熟知非真知"的状态。这里不仅包括一般的社会大众,也包括政府官员、媒体记者、大学老师,甚至是讲公关的老师,大家对公关的理解也缺乏一种普遍共识。我认为,要从"智慧之学"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和理解公共关系,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共关系知识和理论体系。正如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所言,人类所有的智慧都体现在思考力、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资条件的富裕,收藏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和青睐,一些收藏品类已成为企业、家庭和个人,投资及丰富文化生活、提升文化品位的新宠儿,有道是"盛世收藏,乱世黄金"。应该说收藏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由于收藏品类繁多,如何科学收藏、科学定位、科学保存、科学分类非常重要。本文重点说一说收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