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共产党宣言》的历史背景出发,对《共产党宣言》中的无产阶级思想进行了再次解读。马克思讲无产阶级的形成,首先是讲无产阶级内在逻辑的生成,再从斗争新内涵入手其内容,包括对反对生产工具斗争和为掌握权利而斗争,最后在参与资产阶级政治斗争中明确其权利的意义,赋予无产阶级斗争新的高度,也证明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中是最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她们出身经历不同,性格迥异,或是纯真善良的童养媳,或是任人鄙弃的娼妓,蕴含了爱与美,而这正是大部分湘西女性形象的独特之处。本文主要通过对沈从文的《萧萧》和《丈夫》这两部作品中萧萧、老七女性形象的探究,认识作品中女性的回环式的宿命感。在这些乡村女性的身上,同时也体现了作家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蒙昧悲凉、无奈的文学意义,寄寓了作家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观察和思考。  相似文献   

3.
黄永潮  王堂生 《现代交际》2023,(10):1-8+121
“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是马克思恩格斯写作《共产党宣言》的中心线索,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互动的关系。“无产阶级解放”与“全人类解放”不是各自独立存在的两种解放或两次解放,也不是所谓解放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它们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是完全统一的,是无产阶级追求共产主义这一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也是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集中体现。“无产阶级解放”是过程与路径,“全人类解放”是目标与结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女性主义思潮日渐高涨,尤其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女性主义作品可谓蓬勃发展。《钢琴教师》作为女性主义反抗男权社会压制的代表作品,从全新的女性视角出发,塑造了多面又扭曲的女性形象,展示了家长制乃至整个父权社会的病态体制对于女性人格的压制与摧残。本文以荣格的原型理论为依据,分析该作品中女性人格形成的独特心理学根源与作者创作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作为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其文学实践营构了中国形象,这种中国形象与传统中国的形象有着许多不同之处,它是作家寄予独特精神的符号体系。怀着对乡土中国的无限热爱,沈从文将笔下的湘西世界塑造成了一个有情感、有性格的生动形象,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道亮丽风景。本文借鉴王一川的中国形象理论,并以语言形象为例将之归结为对中国形象的古典乡土性描绘,希望借此可以对沈从文的作品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6.
方方在1987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风景》被标杆为新写实小说的开山之作。本文从《风景》中的女性人物入手,结合故事的叙述背景,来对其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7.
吴美洋 《现代交际》2014,(10):70-70
《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与《爱情故事》中的詹妮,展现了美国女性在战争与和平的不同的生存状态下对爱情的执著追求,她们坚贞不移的爱情观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爱情也成为了女性们所追求的理想爱情。  相似文献   

8.
当代女性作家孙惠芬,自开始创作以来,一直致力于对城市化进程中乡村小人物生活状态的变化进行考察,尤其是对于乡村女性这一特殊群体的生存与精神状态,呈现出作家更深切的人文关怀.其长篇小说《歇马山庄》,通过一系列具有典型意义女性形象的塑造,对于辽南地区乡村女性在时代变革的大背景下所承载的重压、内心的躁动和焦虑进行了集中表现和挖掘.本文通过对于《歇马山庄》一书中老一代乡村传统的象征、新一代乡村文明的坚守者与出走者等具有鲜明特色的女性形象进行个案分析与精神探源,全面展示了当代乡村女性面临的生存与抉择困境.  相似文献   

9.
女性主义研究者通过分析媒介的内容,试图将媒体中的女性形象与现实社会进行比较,来探讨媒体与社会的关系。《中国妇女》作为官方女性杂志,是"控制体系"的中国媒体中一个典型。对它的研究能反应国家意识形态下的媒体对女性形象塑造的特点。因此本研究以官方女性刊物《中国妇女》为中心,探讨分析了学术界对于中国女性形象的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哲学是批判的哲学,是不满现状而致力于改造现实世界的理论武器。批判,是马克思主义精神之一,后人们应该继续拿起马克思批判的武器,击碎那些企图永久维持现状的利益既得者们的美梦。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深刻剖析了费尔巴哈在自然观和历史观上的直观性,指出以费尔巴哈的直观性立场将在自然观上看不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历史观上必然陷入唯心史观。马克思站在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上,从实践出发建构其人化的历史自然观和唯物史观。  相似文献   

12.
在作品《人生》中,路遥主要塑造了刘巧珍和黄亚萍这两个女性人物形象,她们的出现主要围绕着主人公高加林的人生命运展开。在她们的身上,虽然存在人物外形审美上的共性,但在人物性格特征上却表现迥异。本文结合女性主义理论对《人生》中的刘巧珍和黄亚萍两个人物形象作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阐述的革命理论具有一种精英主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将无产阶级政党的职能精英化,赋予其在革命中的关键作用;二是将被物化意识的无产阶级视作无能的(阶级意识不成熟的)且冷漠的,不信任群众在革命中的自发能力;三是在无产阶级政党的政策和群众意愿冲突时,主张由党代表群众决策。这种精英主义的产生,既有时代的原因,也与卢卡奇的个人经历与思想发生的内在逻辑紧密相关。因此,我们需要辩证地看待这种倾向,反思当前我国民主集中制建设中的不足,警惕精英主义抬头。  相似文献   

14.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欧洲文学史上声誉最高、影响最大的作家之一。他的剧作多取材于历史传说或者根据自己已有的剧本进行改编,反映了英国封建制度的解体、资本主义兴起时的社会矛盾,提倡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反对封建束缚,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政治要求和理想生活。《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在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一部喜剧,他笔下的夏洛克被称为四大吝啬鬼之一,鲍西娅作为善良、智慧的化身,这是作者在这部剧作中的重要文学成就。本剧的剧情通过三条线索展开:一条是鲍西亚选亲,一条是杰西卡与罗兰佐恋爱和私奔,最后一条就是围绕"割一磅肉"的纠纷。剧本的高潮就是"割一磅肉"这一幕,本文通过对矛盾冲突的揭露中赏析两个鲍西亚和夏洛克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夏洛克的鲜明的性格、生动丰富的情节和极富表现力的语言特征,从而突出"贪婪和报复是灾难的根源"的主题。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是一种追求女性权利,女性平等的重要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女性主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大量电视剧改编带有时代特征的小说都将女性主义作为突出的重点之一。以电视剧《红高粱》改编莫言先生的同名小说为例,女性主义理论贯穿电视剧的始终,对女性形象的变化从小家到大家都进行了精彩的展现。同时对电视剧的立意及主题的升华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反对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范畴常常作为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攻击的视角,认为马克思思想中忽视了自然维度,对生态问题视而不见。针对这一观点,福斯特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包含着深刻的生态关怀,他从生态角度重构了马克思生态理论体系。本文从唯物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和劳动价值论三个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理论中的生态思想,并以福斯特作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契机,促进了马克思生态思想的理论构建。  相似文献   

17.
《西厢记》红娘的角色具有形象错位性,体现为与张生间的性别错位、与封建家主间的地位错位,以及次要角色与重要戏剧人物间的错位。在具体文本分析中,红娘形象错位又蕴含了以插科打诨、剧情突转、重复、轻松方式化解激烈矛盾等为主的喜剧性,故在探究红娘形象错位性的基础上,得出红娘乃是《西厢记》中作者喜剧审美追求的主要体现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青年女性图片广告,在当时特立独行地塑造出了与其时代相一致的青年女性形象。它不仅是报业史上探索媒介经营的先驱和范本,更是研究当时上海大都会文化和城市气质构建的样本。当时的广告文本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广告内容有诸多共通之处:营造优雅、健康、文明的现代日常市民生活氛围,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承继,对时尚美和健康美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生活的渴望。当代青年女性广告文化的内涵和策略,在那里可以找到萌芽和渊源。这对于现今广告人构建青年女性的图片广告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20.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和系统阐述了他的实践观思想,在分析旧唯物主义主要缺点的基础上,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和历史观,创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决裂。马克思在《提纲》中把实践作为区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不同点,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具有重大转折意义意义的标志,因此,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逻辑前提,也是理解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本文从实践对认识论、历史观、人的本质三个方面的意义和作用来分析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这个命题,以期提供一些理解这个问题的角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