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场"是现代汉语常用动量词之一,通常用于称量有场地类的活动。文章对"场"的字本义进行了整理,并对动量词"场"从出现伊始到现代汉语中用法的发展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红楼梦》中"家里唱动戏,我又不得舒舒服服的看"这句话中的"动"进行考证,并结合河南省济源方言中的"X动"结构来对其进行释义。文章还对济源方言"X动"进行了大量的描写,充分证明"动"在此处就是"……的时候"的意思,《红楼梦》中对"动"的校注"热闹的戏","量词,一次大场面的戏"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3.
据对名词、动词的数量特征的认知分析及动量词的语义特征的考察,本文将动词后动量词与数词组合的数量短语定性为动词的补语。同时又指出该结构中动量词与名词之间存在着特定的组合关系。在此基础上,本文对"V+数词(一)+动量词+N"结构中,数量补语与名词宾语之间的位置变换关系进行了认知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唐莹 《现代交际》2010,(3):61-61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留学生习得动量词搭配的情况,井研冤了教材中动量词的安排情况,给出了一些关于动量词搭配教学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对HSK动态语料库和中山大学语料库中量词"个"的错句分析,笔者发现留学生在习得量词"个"时易受自身知识水平、上下文语境等因素的影响,进而造成了大量关于"个"的偏误。本文将从量词"个"的偏误入手,分析留学生在习得量词"个"时的机制与特点。  相似文献   

6.
年玉萍 《职业时空》2008,4(4):124-125
一般的教科书和语法学书中,对量词主要讲它的分类、语法特点。但从整体而言,量词丰富是现代汉语语法中的一大特点。在实际运用中,量词用得非常普遍,也很生动,因而现代研究探讨量词的特点、功能、作用的文章不少。有的谈量词的分类;有的谈量词的语法功能;有的具体到物量词中的个体量词或借用量词;有的谈动量词;有的谈量词的修辞效果等等。而本文主要想立足于整个量词,尝试运用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从大三角(普通话、方言和古代汉语)的角度来探究量词。  相似文献   

7.
丰富多样的量词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重要特征。作为屈折语的俄语,也存在很多量词型的成分。并且汉俄中的量词有不少异同点,本篇论文对俄汉量词进行细致的分析与比较,从而归纳出俄汉量词的异同之处,以便更好地学习和使用两种语言的量词。  相似文献   

8.
汉语中有一类词,如父子、夫妻、姐妹,在人际关系上相互称谓,内部结构为并列式,本文称之为互称名词。在现代汉语中"数词+量词+名词"是常规语序,但当其名词为互称名词,"互称名词+数词+量词"形式反而更为普遍。于内外部来说是因为板块限制性低、语体风格严肃,可预测度低。  相似文献   

9.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往往会对学习者产生极大的影响。由于汉语和日语属于亲缘语言,两者又都拥有大量的量词,这些量词有异有同;因此,汉语母语者往往会受到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干扰。以语言迁移理论为基础,对比分析汉语与日语量词的异同,探究汉语对日语量词学习的影响,并从对比分析汉日两种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转变汉语固有的认知模式、创造浸入式语境三方面探讨汉语学习者在语言迁移的影响下如何学好日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回顾了汉语和维吾尔语个体量词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主要从量词的定名、分类、语义、语用、语法与认知几方面对汉维语个体量词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考察,勾勒了这一研究逐步深化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1.
拥有非常丰富的量词是汉语的特点之一。作为实词的一种,量词的研究对于汉语语法和语法史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三朝北盟会编》是研究宋金历史的重要典籍,包括宋代公文语体和口语语体的大量语料资源。本文针对《三朝北盟会编》白话文中名量词进行计量研究,并对其中代表量词的语法化过程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际间交流日渐频繁,近几年来华交流的留学生更是成倍增长,汉语的学习成为了一种潮流。然而属于汉藏语系的汉语拥有丰富的量词,给汉语的学习造成了一定困难,本文着重从量词的分类及结构搭配入手,来探讨对外汉语量词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些"不仅历史悠久,在现代汉语中也比较常见。它的出现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招魂》的末缀,意为语气词,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些"的用法也发生了改变,现多用作不定量词来表示事物或性状的不定数量或程度。本文以《汉语大词典》所查"些"的义项为依据,利用北大CCL语料库丰富的语料和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语料对"些"的古今用法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发现古代汉语中"些"的用法多样,不仅涵盖suò和xiē两种读音,而且读suò时有语气词、辞赋的代称、象声词的用法,读xiē时有表示细小貌、不定数量、轻微程度及语气词的用法。现代汉语普通话中"些"的读音只有xiē,用法也较为简单,主要是用作不定量词表示数量或者轻微程度的用法。  相似文献   

14.
周游 《现代交际》2007,(9):30-32
坨,是一个量词。可以用来度量很多美好的事物。有"坨"这个词参与的句子往往无比美妙。比如"猪制造了一坨美丽的什么","杨二吃了一坨美丽的什么"之类。由于这些句子过于美好,很多报刊杂志用起来都颇为谨慎。有些事情一旦美好过度,便会有一些不很美好的  相似文献   

15.
张艳 《职业》2010,(36)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习有法,学无定法.在职校语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了解学生思维的一般规律,恰当地对职校生运用思维训练的方法,才能提高语文的教学实效. 一、分清同异训练 例如,职高教材中<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被称为"三记",同为写景散文,引导职校生进行比较,并归纳出三者的不同:从表达方式上,<游褒禅山记>有叙有议; <石钟山记>叙议之外,还有描写;而<登泰山记>只有记叙和描写,没有议论.  相似文献   

16.
卢晓红 《职业》2012,(26):80-81
新华词典对"生动"一词的解释是"有生气,能感动人."所以,一般意义上的"生动"课堂通常针对的是教师的讲课.笔者认为,在新形势下,"生动"课堂的内涵还应涵盖学生的课堂表现,即"生动"课堂要求生"动".这里的"动"不仅要有"学生的说、学生的做"这些显性的动,更要有"学生的思、学生的想"这些隐性的动.为了能使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动"起来,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相似文献   

17.
作为网络交流的一种方式,"动物化"的网络话语赋予了信息时代青年人际交往以全新的内容。青年网络话语"动物化"是青年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的一道桥梁,成为青年网络交往不可缺少的传播符号,更是青年竞相追逐的一种时尚。在不断繁荣的"动物化"网络话语里,青年人发出了属于自己的声音。在这样的文化场域里,青年极力表达自己的理想、愿望以及对现实世界的不同看法,并不断地对网络与现实社会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对待青年"动物化"的网络话语,应该因势利导,将其积极意义充分发挥出来,而将其消极影响控制到最低。  相似文献   

18.
唐山方言中,有两种特殊的动补结构可能式,一是肯定式中的动词性词语加"了",二是否定式中的动词儿化形式。这两种格式中,肯定式中的"了"和否定句中动词儿化起的可能是补语的作用,前者来源于"V得了"中的"了",而后者相当于"V不了"中的"了"。  相似文献   

19.
娱记出道     
一位小年轻,几年前刚从大学新闻系毕业,被安排当娱记,高兴得不得了。小娱记第一次去外地采访规模宏大的国际电影节,回来后问他感想如何,他说了四个字:都是假的。什么假的?那些"星"闻都是假的。他说那些明星们对付娱记极其老  相似文献   

20.
职业标准两大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骆潇 《职业》2004,(7):16
记:能否谈一下您对"职业化"的理解? 陈:我们没有使用过"职业化"这个词.什么叫"职业化",我觉得不能随便给它下定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