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内容。建设农村文化事业可以繁荣农村文化,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本文在分析建设农村文化事业的意义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2.
新一届政府把“三农”问题,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作为未来若干年的工作重点难点来抓。没有占我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村的发展和进步,我国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发展农村先进文化,在解决“三农”问题中意义特别重大。笔者就这个问题对文成县农村的法制建设、文化建设,提高精神文明程度提出四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全国各地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新农村建设,农村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为了建设新型农业生产体系,需要大量的文化思想素质较高的农民参与其中,而发展群众文化正是改善农民精神面貌的重要手段。文章针对我国农村群众文化的发展现状,对其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期能够为我国新农村建设做出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4.
公民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与民主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始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村民自治运动,拉开了中国农民以独立的政治个体进入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生活的序幕,从此,中国政治民主化率先在农村迈出了第一步。在这一进程中,中国农民内部一支最具能动作用的阶层——精英农民崛起。经过村民自治选举的训练,他们迅速成长为农村民主政治选举中一支强劲的政治整合力量。在政治参与活动中,出现了参与动机指向、参与意识非理性化等问题。文章通过对问题的分析,找出对策,以使精英农民政治参与质量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农村存在经济体系不突出、垃圾管理不到位、农民政治参与意识淡薄、文化素养不高等问题,农民自身也有缩小收入差距、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加大医疗保障力度的需求。因此,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只有通过加强农业发展、加大农村改造力度、提升农民生活质量等措施,才能满足农民提高生活品质的现实要求,进而缓解农村一系列矛盾,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命题,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农村文化建设在当前的历史时期下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的文化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农村文化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只有解决好农村文化建设问题,才能更好地推进建设和谐辽宁。为此,本文以农村文化建设为主题,以辽宁省农村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相似文献   

7.
在以人为本视域下,探讨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实践中,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举措,理应关注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培育农民文化自觉意识,在提升农民文化自觉意识的同时,注入社会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相关因素,才能将农村文化建设真正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刘志忠 《现代交际》2014,(2):142-142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中央在实施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提高农村文化建设,提高农民群众文化素质、精神素质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受农民群众欢迎的一项利国惠民的德政工程和民生工程。从根本上解决了广大农民群众借书难、看书难、看报难的问题,满足了农民群众求知成才和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愿望,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我国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重要的一个环节。农村社区的民主政治制度是农民利益表达的主要机制。文章通过浙江一个农村社区的视角,运用社区权利理论,从农村社区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特点出发,探讨社区居民政治参与问题现状,对于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有着重要的作用,新闻媒体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要紧密结合农民、农村、农业的实际,报道能够切实提高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水平、农村建设的内容,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正能量。  相似文献   

11.
关注三农,国家采取粮价直补,取消农业税赋等强有力的措施,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并以中央一号文件做出“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定”,可见国家对加强农村工作的决心和信心。农民是农村工作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因此极大的丰富和满足广大农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需要,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是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我国农村老龄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快于城市。  相似文献   

12.
农民选举参与中的精英动员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当前全国普遍推行的村委会选举中 ,农民表现出了高度的参与热情。据国家民政部的不完全统计 ,各地的农民投票率一般在 80 %以上。对于历来被认为政治冷漠的中国农民表现出的这种变化 ,研究者给予了积极评价 ,并做出了解释。一种解释认为这表现了农民在农村市场化进程中开始具有现代民主观念和权利意识 ,逐步以公民的身份投入村委会选举过程 (王振耀、王仲田、方炎等 ,1 995)。另一种解释从理性选择理论出发 ,认为因“村组织与村民的利益具有很大关系” ,农民出于对投票带来的收益要大于成本的预期而积极参与选举 (胡荣 ,2 0 0 0 )。上述侧…  相似文献   

13.
镇龙桂 《现代妇女》2014,(10):251-251
新农村建设强调“新”字,解决“新”的根本途径就要求从劳动力自身的问题出发,而农村劳动力问题的解决根本点就在于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关注新农村建设就要关注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本文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劳动力素质的现状,提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文静 《现代妇女》2013,(10):133-134
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事关我国“三农”问题的解决及“新农村”的建设,而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又是有效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关键.本文通过讨论我国现阶段农民需求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不断地加快农村文化建设,是推动农村文化自觉进程的动力和保障,也是推进文化自觉进程确保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关键。只有引导农民改变文化品位,唤醒他们的文化自觉和自信,才能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高潮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已实现全面小康,并开始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指出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解决好"三农"问题,关键在人,关键在作为主体的农民.当前,农村劳动力存在人口不充足、结构不平衡、素质不全面等问题,本文在阐述农民主体性内涵、重要性,分析当前农村地区出现的农民主体缺位问题和原因的基础上,对实现农民主体性回归的路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刘一 《现代交际》2011,(8):29-29
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重要经脉,它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被称为企业的软实力。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领导者和全员的参与,在长期的“静”和与时俱进的“动”中不断继承和创新发展,正确分析以上关系,才能全面促进以生产经营为中心的各项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相似文献   

18.
当代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的程度、动机及社会效应   总被引:51,自引:0,他引:51  
直接、公开、竞争的村民选举制度导入中国农村社会以后 ,如何认识和评判农民政治参与的社会程度、动机与效应 ?根据现有文献 ,无论是对农民政治参与程度及动机的分析 ,还是对农民政治参与效应的评估 ,都以基于个案观察或者政策文本所进行的定性分析为主。根据地方性调查数据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的 ,主要有何包钢、郎友兴在浙江省完成的 1 2 4 5份问卷调查 (何包钢、郎友兴 ,2 0 0 2年 ) ;刘喜堂、贺雪峰 1 999年对湖南 40个县的村委会选举数据分析 (贺雪峰 ,2 0 0 0 ;刘喜堂 ,2 0 0 1 ) ;谢子平、吴淼对福建2 0 0 0年村委会选举调查数据分析 (…  相似文献   

19.
社会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自古以来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农村人口在国家的各项事业发展中始终占有重要的位置。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经济、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社会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尤其是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但在发展中,仍然存在着不尽如人意的现象和问题,不仅影响了广大农民精神生活的需求,也会阻碍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根据2001年在福建省寿宁和厦门的问卷调查资料,本文深入分析了社会资本和其他因素对村民参与村级选举的影响。回归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是否党员和村干部等因素对村民在选举中的参与有重要影响;在社会资本的各因素中,只有社团因子和社区认同因子对村民的政治参与起着积极作用,而社会信任因子对村民的政治参与并无显著影响;选举制度的实施程度和选举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对村民的政治参与有重要影响。现阶段中国农村的村级选举已经成为村民在社区事务中利益表达的重要手段,村民在村级选举中的参与是一种地域性的自主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