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儒家人性论独具特色、自成体系,是对人的关注,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点。"性相近、习相远",说明人在自然属性并无差别,但人性是可塑的。孟子从自然属性出发,提出"人性善";荀子从社会属性出发,提出"性恶论",对人性论展开了系统的论述。先秦儒家人性论产生,既与提出者的家庭背景有关,也与社会背景有关,分析先秦人性论理论,可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汤晓晖  邱靖 《现代妇女》2014,(8):355-355
先秦是人性论的繁盛时期,探讨人性的理论很多,这其中最具典型理论意义的就是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通过对孟子与荀子人性观的对比,明晰孟子和荀子人性观众的同异点,探讨在当代社会如何看待人性,如何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并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相似文献   

3.
荀子是战国末叶朴素辩证法和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稷下学宫"最为老师""三为祭酒"。荀子的思想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在自然观方面荀子提出"天人相分"论;在历史观方面荀子提出"群而能分"论;在人性论方面荀子提出"化性起伪"论,在政治论方面荀子提出"礼法结合"论,在认识论方面荀子提出"天官意物"论,在逻辑学方面荀子提出"制名指实"论。荀子朴素辩证法思想的特点包括,朴素辩证法与朴素唯物主义相结合;朴素辩证法具有一定系统性。荀子朴素辩证法的历史地位,先秦朴素辩证法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4.
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是一个以"礼"、"法"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先秦文化生成时期的一个思想精粹。但是由于时代条件的限制,有一定的局限性。然而,荀子的"隆礼重法"思想仍对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和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赵国思想家荀子为先秦诸子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明代开国功臣刘伯温所著《郁离子》以"稽考先王之典,以待王者之兴"为追求的目标,其作为寓言体文集,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郁离子》中《楚王好祥》有珍贵的荀子史料,虽为寓言,但内涵丰富;与荀子思想进行对比研究后,可见刘伯温对于荀子理解之深切,用心之良苦。明清以来,荀子之所以越来越成为儒家道统"孔孟"之后不可或缺的圣人,刘伯温塑造的荀子寓言形象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6.
荀子思想中的明分使群、天人观、性恶论、礼论等思想极为深邃,其思想视角独特,立论深刻,现在仍然值得我们深究进一步挖掘出其思想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进而推进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先秦诸子百家中,理想人格的分析历来受到各派系的深入研究,其中儒家学派对此有研究为孟子、荀子。荀子的理想人格理论结合人性论思想,将"士、君子、圣人"分层次展现不同的理想人格形象。对人格的完善,荀子看到要想将人本性恶有改变,就应该对人格进行"化性起伪"。他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对人才观的进一步发展和儒家文化的创造性作了完善的解释。  相似文献   

8.
战国时代盛行的"禅让"思想,激发了"燕王哙让国"与"赵武灵王分国"这燕赵两国的内乱。赵国思想家荀子在青少年时代曾亲自入燕,认为"禅让"思潮实乃"浅者之传,陋者之说"的"虚言"。随着老年荀子执政兰陵,特别是目睹了楚考烈王与春申君微妙的君臣关系与楚国岌岌可危的天下大势,其禅让思想进入升华期,集中表现在《荀子·成相》对于"尧舜禅让"的赞美。可惜,老年荀子的禅让思想还处于萌芽状态,表露在文学诗赋之中,随着春申君之死,中道而止,没有形成像《正论》那样完备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9.
孟子与荀子都是先秦儒家最重要的人物。有趣的是,他二人同属于儒家,但在人性论方面的思想却截然相反。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是值得追究的。其实,每一种学说都深受其所处时代思潮的影响。换句话说,不同时代对同一问题的诠释必然不会相同,否则,后者诠释的意义何在?孟子与荀子之间关于人性论的诠释,正是体现了这一规律。  相似文献   

10.
荀子,名况,字卿,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是继孔、孟之后的又一位儒学大师。荀子顺应时代要求,批判吸收了各家之长,成为战国后期一位集大成的思想家。荀子的教育理念至今仍对我们有借鉴作用,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研究荀子教育思想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先秦儒家哲学大师荀子在《天论》篇中明确提出"明于天人之分"。"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实现"与天地参"要"制天命而用之",在顺天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利用天。  相似文献   

12.
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独树一帜,他对"性"的含义有特别的界定。不管他在人性问题上怎样立论,其最终目的依然是使人为善,为此荀子提出"化性起伪"的说法,还提出"涂之人可以为禹"的人性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一般认为,先秦儒家,在孔子之后,荀子与孟子分别执其一翼。应该说,这种定位基本是准确的。但如果我们换一个考察角度,也许会有一些新的发现。周代以后,人的理性精神萌发。上迄周公,下至荀子,都在不遗余力地弘扬人的价值。孟子以性善言说人性,兴起人之心志,发人之向善之心。荀子力证善是后天之"伪",而人是善之全部来源。可以说,在确立人为道德之主体这一问题上,孟荀是具有根本上的一致性的。  相似文献   

14.
荀子是战国中晚期儒家重要代表人物,继承儒家"礼治"思想。其未照搬儒家原有"礼治"学说,而是对人性论做出自己的解释,并以此为基础推出了"礼",以礼化性,实现内圣,隆礼重法实现外王。荀子形成了以礼为核心的隆礼重法的社会政治思想,这种思想延续了儒家的"内圣外王之道"的正统。  相似文献   

15.
一般认为,荀子"解蔽"的认识论主要包括"蔽"产生的原因和"虚壹而静"的具体方法,以往也都是循着这样的路径对其进行阐述。在循依荀子本人的观点的基础上,融合前人对荀子"解蔽"思想的理解,将"解蔽"的过程展开为体认"道"的过程,旨在从"蔽"产生的原因和解蔽的方法讨论中找出蕴含的反思意向。  相似文献   

16.
我国先秦语言学的价值在现今日渐被发掘,一般认为其主要分为两支,即以荀子为核心的具有儒家性质的语言学和以公孙龙为代表的具有唯心主义性质的语言学。以下将从二者语言学理论入手,试图对先秦语言观进行描述。  相似文献   

17.
张凡 《现代妇女》2014,(3):135-135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著作,对于研究先秦法家思想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韩非子》为文本,探究其核心概念"法"、"术"、"势"及其关系,以期得出《韩非子》的核心思想"法","术"、"势"的综合建构模式。  相似文献   

18.
范缜的《神灭论》是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荀子、王充等前人无神论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形神相即""形质神用"为主的形神论观点,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对范缜的形神论内容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继孔子初创儒学之后,战国诸子中出现了孟子和荀子真正继承和发展了儒学道统,但两位儒学大师却对儒学有着各自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孟子和荀子思想的比较探讨,以期管窥儒学作为我国古代主流思想在历史演进中的继承和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20.
清華簡《殷高宗問於三壽》闡述許多哲學概念,其中把"利"也作為重要概念提出,這與孔子、孟子罕言利的態度有很大區别,而與荀子重義也重利的觀念吻合,與當時的社會發展相適應。以下試通過與荀子思想的比較,逐句解析《殷高宗問於三壽》關於"利"的內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