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也越来越重,许多的青少年逐渐开始有了心理方面的问题,许多学生甚至因此患上了抑郁症,说明心理教育的开展已经迫在眉睫,要想顺利的完成学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需要做到身心的全面发展,心理素质也是其中重要的一项。心态决定成败,一个良好的心态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许多学校对心理学方面的教育开始重视起来,有些学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外聘心理咨询师来学校为学生答疑解惑,有的则开展了心理课这门学科,来帮助学校减小成长中的压力。本文将对中职学校心理学教育的教学优化策略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李燕 《职业》2011,(23):110-111
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改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迅速的发展,许多初中生毕业会考后分流进入中等职业学校学习。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又因为他们的身心发展正处在一个转折期,随着由普通教育向职业教育的转变以及就业压力的日益加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就职择业及成长和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  相似文献   

3.
栗莉 《职业》2009,(17)
技工学校的多数学生正处于未成年阶段,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正是心理最不稳定的时期.在他们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会有许多困惑和烦恼,有一部分学生心理不健康甚至存在心理疾患.在这个阶段,学校的教育与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教会学生怎样做人、怎样与人相处.让每个学生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的心理,就成了学校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也是学校教育服务需深入研究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4.
技校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的发育、心理的发展和社会阅历的日渐丰富,同时又较早地面临择业和就业的巨大压力,他们在学习、成长、生活和择业等方面会产生种种心理困惑与行为问题.如果学生在该阶段没有获得有效的心理指导,则可能会出现种种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王韬 《职业》2010,(15)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14~20岁,这一时期正是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冲突最多的时期.从现实情况看,随着普通高中的升温,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日见低下,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成为现阶段中职学校学生的主要构成.  相似文献   

6.
高职辅导员作为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中心工作的高校教师又不同于普通的教师,他们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既是管理者又是教育者,因此其承受的责任和压力是巨大的。高职院校辅导员的心理建设的成效,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学生的成长成才,也将关系到学校素质教育的成败以及校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及发展。  相似文献   

7.
对中学校园欺凌现状和学生学校归属感的考察结果表明,中国大陆中学校园欺凌的总体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学生的学校归属感低于OECD国家或地区的平均水平.中学校园欺凌发生率存在性别差异,男生比女生经历欺凌的频率更高;而中学生学校归属感则存在年龄差异,其年龄越大,他们的学校归属感越低.在控制性别、年龄以及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等条件下,校园欺凌对学校归属感有显著负向影响.现阶段为及时预防和治理校园欺凌、提高学生学校归属感,主要可从开展校园欺凌防治专题活动、严格管理学生的日常行为、落实家长对子女的监护责任以及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互助活动等方面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8.
时代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面对着社会和学校所带来的各种冲击和压力,对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他们在思想上、心理上往往感到焦虑和困惑。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就可能会引发各种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9.
蔡施思 《现代交际》2014,(12):216-216
对于大学生而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在校期间,要经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的入学适应问题、如何更好地度过大学时光的问题、择业与创业等心理困惑问题等。有效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必须在课程体系建设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实践中从本校学情出发,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使之能够真正做到从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社会发展实际出发,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真正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目的。  相似文献   

10.
龙晓闽  付旎 《现代交际》2012,(6):208-209
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利用心理辅导的方法,既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同时也有利于高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健康发展。高校辅导员可以采用以下方式帮助学生初步形成班级凝聚力,解决学生普遍困惑的问题,促进学生成长和成才。团体心理辅导、班级心理辅导、心理辅导技术引入大学生主题班会等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以下简称职校生)的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正值青春期,是心理变化最大,也最容易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问题的时期.从目前的情况看,中等职业学校的社会地位较低,进了职业学校学习的学生,多是初中的差生,对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成为现在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心理健康之友及婚姻与家庭杂志社联合举办的"以爱的名义,放飞梦想"心灵成长集训营即将于2008年4月27日开营。活动面向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等方面产生心理困惑和问题的青少年。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育和成长,社会阅历的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  相似文献   

13.
胡钦龙 《职业》2013,(14):53-54
中职学校学生正值青春期,正处于人的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也正处于产生心理困惑和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本文探讨改进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措施和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当前初中生在异性交往过程中存在许多困惑,针对产生这些困惑的原因,本文提出了要科学认识和正确引导初中生与异性交往,呼吁学校、家庭和社会应该结合目前初中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心理需要,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异性交往观念,为他们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人文关怀——学校心理咨询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学校心理咨询的主要对象应是成长中的青少年学生,面对的主要问题是青少年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因而它具有明显的服务于教育的特征,应以发展性咨询为主.本文认为,学校心理咨询应有一种人文关怀的理念,应把青少年学生的心理成长、健康发展、人格完善作为心理咨询最终的追求目标,从更高的层面来关注青少年学生的人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王治国  史旦旦 《职业》2008,(11):65-66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了解与分析中职学生的现状与心理特点,从人本主义心理学观点出发,积极加强心理引导"对症下药",使学生走出心理困惑,是中职学生成人与成才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突破课堂教学中的难点,是教学活动中永恒的主题.教师只有突破教学上的难点,才会扫除学生学习上的障碍,解除学生心理上的困惑.增强学生学好本学科的坚定信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浅谈技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加剧,人们的心理压力进一步增大.技工学校的学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往往不能正确面对挫折和困难,不能适应社会需求,不能正确评价自我.因此,技工学校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断优化其心理成长环境,以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9.
厌学是学生对学校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冷漠态度等心理状态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方式.厌学,作为一种心理状态,不是特定学生所有的,而是所有学生在某种程度上共同潜在的问题.厌学学生绝大多数是成绩不好,但也有些品学兼优的学生,由于心理素质差,特别是学业负扫太重,对学习产生厌恶情绪.厌学会直接危害青少年的自身成长.由厌学引起的弃学,更是给社会带来不良的影响.因此,预防和矫治学生的厌学行为是一个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20.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成长中面临就业竞争、融入社会的压力,需要有坚强的意志力,而笔者在化学教学中发现,大多数学生意志薄弱,迷恋上网、厌学现象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