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兴趣教学法”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怎样激发学生的兴趣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案例激趣、巧设比喻等三个方面入手探讨如何有效激励学生的兴趣.  相似文献   

2.
陈海琴 《现代交际》2011,(3):160-160
快乐课堂是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能力、增效减负的关键。师生在进入课堂前都应调整好心态,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求科学答案。教师还可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生活与课堂紧密相连,让学生学有所用,在实践与教师的肯定中建立学习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周端 《职业》2016,(9):155-156
没有对话,就没有交流;没有交流,就没有教育。中职会计课堂普遍存在一个现象: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鸦雀无声。教育变成了教师单向的传递,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本文提出,教师应充分重视这个问题,了解学生不愿开口的原因,用调动感官、引入合作、巧用工具、装点插花等方法,鼓励学生多开口,让学生在会计课堂上乐说、善说、会说,课堂氛围活起来,教育效果自然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4.
课堂是教师展示的舞台,更是学生学习的天地。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应该是最鲜活、最具有生命力的课堂,更是妙趣横生,多姿多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5.
新语文教育提出课堂要回归"人文"之本、"文字"之本、"生活"之本,但在实际的语文教师中,教师关注课堂形式多过文字本身,缺乏对学生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的重视。中职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脱离了应试要求之后,更应注重课堂生动性和高效性的建设,在"三贴近"的基础上立足文本、挖掘细节、层层深入,让学生实现学有所获、学有所乐。  相似文献   

6.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在各个群体基本普及,大学生也不例外,更为严重的是在高校课堂上普遍存在学生低头玩手机不专心听课的现象。学生"低头"现象会带来很多不良影响。针对高校课堂存在的"低头"现象,应该从社会环境、校园文化建设、教师教学方法、学生自身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实际性的措施,以指导教学管理,让"低头族"回归课堂。  相似文献   

7.
课堂追问之道是重要的学习方法,笔者就这一问题在本文进行探讨,具体如下. 一、缘起——公开课上的"还有吗?" 一堂《外贸业务协调》之保险条款订立的公开课上,在引导学生探究实际全损与推定全损的区别时,教师问:"根据课堂上的条件,同学们能给我举出实际全损的例子吗?"学生们立刻翻阅书本,并回答:"船沉到海底了".教师点头说:"非常好,还有吗?"接下来的三名学生相继列举了书本上的例子:茶叶遭海水浸泡后没有商业价值、水泥浸水后变成块状、船舶失踪达半年,就是没有人说到教师在课堂之初的视频导入内容:海盗劫货.教师在一连问了几个"还有吗"后急了,课堂氛围尴尬.  相似文献   

8.
马玲英 《现代妇女》2014,(4):192-192
在新课改形势下,让政治课"活"起来,不断提高课堂效率,需要从教材、学生、教师这三个要素的具体情况灵活施教。即教材处理要"活",调动学生要"活",灵活发挥教师的特长。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指导下的课堂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网络等教学技术的支持下,教师作为课堂的环境的营造者有效地介入到学生自主的学习中。因此,大学英语教师的有效介入及其介入方式成为了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10.
生物教学中,由于生物知识的特殊性,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比较呆板,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不够。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目前的教学模式,适当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为此生物教师要用自己灵动的教学去打动学生,用课堂活动,使学生行动起来,使课堂生动,让学生心动,让生物课堂动起来。  相似文献   

11.
汪秀芳 《现代妇女》2014,(9):159-159
会运用英语是素质教育对学生的要求之一,更是对英语教师的考验。如何交出圆满答卷还需要老师们付诸行动。本文结合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及学习现状,提出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完善,以期给部分还在摸索当中的大学英语教师们提供一丝光亮,最终顺利达成目标。  相似文献   

12.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创造性地利用教材,给学生提供开放、自主、趣味性强、参与度高的探索背景,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一、在课堂活动、课后作业上,尽量关照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和特长 例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3.
孙彦彦  任洁 《职业》2011,(12):39-39
作为一个教师,笔者认为在教学工作中,最基本的工作就是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尤其是在技工院校当中,只有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才能保证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才能真正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掌握希望传授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然而在实际工作中,这种关系又是最难处理的一种关系。学生总是认为教师和他们处在一种对立的位置上,如何让学生真正接受教师,与教师一起完成教学目标最直接的一种方式就是让学生成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学"时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远远没有在"教"时掌握得透彻。那么,让学生自己来教自己也应该会有类似效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入"拼板教学法"。  相似文献   

14.
传统大学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学模式存在诸多弊端。这其中的主要症结则体现在教师的授课目标与学生的学习目的无法契合。在课堂上,教师往往认为自己的授课目标十分明确,传递的信息准确明显,然而学生们却怎么也搞不清楚自己应该学习什么,不明白教师教学的语境和目的。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专注力,使之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成为了大学非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为此,笔者对学生课堂专注力的培养进行了深入研究,旨在通过提高大学生英语课堂的专注力,进而提高英语教师的授课效果,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和兴趣。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有着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如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值得每一位教师思考的问题.从主从角色定位上来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成功的教学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本文结合计算机专业课的课程特点和中专学生自身的特点,就如何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教师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语文教学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学生个性的张扬、主体地位的凸显,充分的发挥他们的主体性,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本文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课堂应成为孩子展示自我的舞台:给学生创造一个参与教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现个性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化工原理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化工工艺专业技术基础课,是学生进入专业课学习前初次接触的工程性课程。教学中,由于学生没有工程概念和感性认识,教师在课堂中如采用言之无物的平铺直叙方式,结果是教师讲不清,学生听不明,双方都感到枯燥乏味。为解决这个难题,笔者总结...  相似文献   

18.
目前,大部分技校老师在上课时常常感到学生没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喊破了喉咙,学生却在下面"发呆",丝毫不被老师的"演出"感染,课堂气氛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 学生却越学越没劲.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归结于学生的基础薄弱,缺乏学习主动性、自觉性;学生却认为教师讲的内容太深奥没有吸引力,既然听不懂,还不如不听.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俨然形成了一个对立面,严重影响到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宋铭 《现代交际》2015,(3):212+211
为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校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的传统课堂变为师生互动、变学生合作、自主的新式课堂教学。主要体现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与课本之间一种多元的对话过程,它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挑战和智慧的课堂。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互动、合作和自主式教学;建立平等和谐的对话机制,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通过分组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善于合作交流,多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自主探究,从而使高中数学教学达到真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文:弊在美的流失一篇文章,在杂志上读时读者也许会发自内心地发现美,挖掘美,一时兴起也许还会把精彩妙句誊抄到笔记本上。这时候,读者是完全主动的、放松的,也许在潜移默化中已受到文章的某种启示,写作时还会得到不经意的神来之笔似的佳句。但是如果把它放在课本中则不同,学生们已经有了一个思维定势,那就是:课文是在课堂上教师讲课时学的.预习也不过是为了配合课堂学习的,它怎么可能是可以欣赏的文章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