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一 “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肩负着人民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这首威武雄壮、高亢嘹亮的战歌,诞生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很快就唱遍中华大地。解放战争时期由《八路军进行曲》改称《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八一”建军节前夕,中央军委主席邓小平签署命令,决定将《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相似文献   

2.
刘振业 《老年世界》2014,(18):10-11
我的青春年华是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革命歌声中度过的。“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从不畏惧,绝不屈服,英勇战斗。听!风在呼啸军号响;听!革命的歌声多嘹亮……”这激扬奋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千百遍地把我带回那个英雄年代,使我时时回想起在军营中度过的时光。  相似文献   

3.
国歌的故事     
1934年,革命戏剧家田汉愤于民族的危难,创作了以抗日救亡为题材的电影剧本《风云儿女》。由于叛徒的出卖,他于被捕前仓促将剧本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写在一张包装香烟的锡纸衬底上,托人转交给革命音乐家聂耳谱曲。1935年4月,为躲避敌人追捕,聂耳东渡日本,不久就把定稿的歌谱寄回祖国,由上海百代唱片公司录制这首歌曲。于是,伴随着全国救亡运动的热潮,《义勇军进行曲》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相似文献   

4.
金秋时节9月3日,500名五邑子弟兵齐聚一堂,在雄壮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和掌声、鲜花中,欢庆粤中纵队成立60周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专门发来贺信;原纵队副司令员欧初、中共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领导、江门市委市政府领导等在主席台上就坐。  相似文献   

5.
阎丽 《老人世界》2014,(3):10-11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一首《国际馨》,穿越百年时空,唤醒了全世界无产者。那气势磅礴、慷慨悲壮的歌词,那激昂铿锵、气壮山河的旋律,使之成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最著名的一首歌,也是世界上最被广泛传唱的歌曲之一。无数共产党人在它的感召下,为劳苦大众抛头颅、洒热血;为建立新中国前仆后继,奋斗不息。我国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也深受《国际歌》的影响。在历史的脚步中,歌声在回荡:在前进的征程中,精神在延续。  相似文献   

6.
提起梁晓声这位曾以锦绣文章予我们心灵震撼和升华的当代著名作家,人们常常想到的是他十几年前奉送给我们的《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等著名小说;津津乐道的是他近几年真诚且“放胆”奉献给读者的《自白》、《梁晓声话题》、《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等文集。大多数人只熟识文章华美的梁晓声,而极少有人真正认识“交际场合”中的梁晓声,更少有人对他的口才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7.
正在老通城,他创作出几十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在武昌红楼,他宣传用歌声也能"打鬼子"在东湖边,他找到了相濡以沬的伴侣在中国抗日救亡的烽火硝烟中,曾经广为传唱着一批革命音乐作品,成为激励全民族奋进的战斗武器。这些激昂高亢的旋律大多出自一位归侨共产党员——有着"人民音乐家"之誉的冼星海之手。其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在冼星海40年短暂而光辉的一生中,与武汉这座城市有着363天的交  相似文献   

8.
麒麟 《老年世界》2006,(22):8-9
2005年3月16日,解放军东北某部干休所一个宽敞的四合院里,伴随着《婚礼进行曲》的欢快节奏,一对新人缓缓地走向人群……67岁的新郎气宇轩昂,而新娘的左腿裤管却空空荡荡,头发寥寥无几。新郎就是被誉为“夜空猎手”的王新国,新娘则是王新国已故妻子的妹妹,61岁。  相似文献   

9.
鲁礼敏 《老年人》2010,(2):22-23
《离骚》、《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这些名著既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代表作,也汇成了世界文化的宝库。可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的,却是一位名叫杨宪益的著名翻译家。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用一生的勤劳“翻译了整个中国”,译著均被欧美各大图书馆收藏。可他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丰富的学术译著,  相似文献   

10.
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大会于1949年9月21—30日在北平中南海怀仁堂举行,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会上,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决定国旗为五星红旗,国都为北平(改名北京),采用公元纪年,在国歌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相似文献   

11.
朱力士 《老年人》2005,(6):24-24
1941年,我在长沙东乡鹿芝岭斐光高小读书。那时,日寇已经占领湘北,形势危急。学校里有位女老师叫魏振立,她中等身材,衣着朴素,为人热情真诚,在师生中威信很高。课堂上,她教我们唱《松花江上》、《长城谣》、《上起刺刀来》和《义勇军进行曲》等抗日歌曲,极受欢迎。那时,学校设备简陋,只有一架小风琴。上音乐课时,她把歌词抄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12.
林琳 《现代交际》2011,(8):13-13
《使朝鲜录》作者龚用卿(1500~1563年),字鸣治,号云冈,福建怀安东门(今福州市洪山镇东门村)人。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皇子生”,与户科给事中吴希孟充正副使,颁诏于朝鲜国。他出使朝鲜所作的《使朝鲜录》,记录了出使的礼制、地理和文学作品,对研究明代嘉靖时期中朝两国宗藩关系和两国交流史有着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肖淼 《当代老年》2006,(9):27-27
1939年3月上旬,在皖南地区的云岭,新四军军部召开军直机关大会,欢迎周恩来同志专程前来传达党中央关于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进攻、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会前,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的陈毅用法文为大家演唱了法国的《马赛曲》,受到大家热烈的欢迎。会后,陈毅认为,新四军应该有一支自己的军歌,让全军将士都唱起来,更能起到鼓舞革命士气的作用。于是二十多天后,陈毅在战斗的空隙,写出了军歌的初稿,歌词暂名为《十年》。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朝鲜族居住中国东北三清水秀的长白山脚下,这是一个爱好和擅长歌舞的古老民族,有着悠久的乐舞传统。作品《小小长今》主要讲述的是朝鲜族小姑娘在玩耍中想起母亲,思念母亲的故事。因此,扎津古格里的风格特点在作品《小小长今》中的运用很突出。用《小小长今》这个朝鲜族舞蹈作品来分析朝鲜族舞蹈中扎津古格里的风格特点,能更直观的、直接的,让读者清楚、清晰的来体会和感受它的风格特点。  相似文献   

15.
被称之为中国当代革命历史形象教材的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写了那么多的当代革命历史事件,却惟独没有“八一”南昌起义,没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上世纪60年代初,能歌善舞的朝鲜人创作了一部千人大歌舞。此后,上海的文艺工作者,  相似文献   

16.
我对于卢梭的了解来源于高中的历史,他是欧洲启蒙运动的一个重要的代表人物,他是一个平民,但是他所走过的道路是伟大的,他在启蒙运动时期提出的先进的、激进的思想总是让我热血沸腾。后来读了他的《忏悔录》,我才真正的了解这也是一个真实的人,他也有着我们每个人的缺点以及欲望。因此本文针对卢梭的《忏悔录》进行了粗浅的赏析。  相似文献   

17.
刘强 《当代老年》2006,(9):16-17
我国著名作家魏巍的一篇《谁是最可爱的人》,感动了几代人,可谓家喻户晓;而他的一首叫《塞外晚歌》的诗却鲜为人知,这是他专门写给自己的夫人刘秋华的。魏老与夫人刘秋华是1946年结婚的,到如今,夫妇俩已经携手共度了60年。  相似文献   

18.
林琳 《现代交际》2011,(11):58-58
《使朝鲜录》是明代嘉靖时期龚用卿出使朝鲜后所作,翔实地记载了他出使朝鲜的程序等情况,从而体现了嘉靖时期中朝的友好关系。  相似文献   

19.
王丽 《女性天地》2010,(9):14-16
观鸟导游,目前在中国从事这个职业的人不足10个,章麟是其中的先导者,更是佼佼者。许多外国观鸟爱好者来华,会首先联系他,甚至法国《自然》频道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都对这个30岁的山东小伙产生了兴趣。  相似文献   

20.
他,一生受尽磨难却从不放弃;他,用尽一生的心血,留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他,忍受种种苦刑狱中提笔也要将历史呈现给今人。《史记》这部鸿篇巨著记录了许多英雄事迹和英雄形象,一个个鲜活的英雄既是那个时代的代表,也是司马迁内心英雄观的写照。譬如《鸿门宴》,就有他独特英雄观的缩影。解读《鸿门宴》中司马迁的英雄观,也是理解《鸿门宴》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