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利用1997年3月—2012年12月数据,建立VAR模型研究国际原油价格对国内大豆价格、玉米价格和小麦价格的动态冲击;同时运用DVEC和DVEC-TARCH模型分析国际原油价格波动和国内主要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关联性和非对称性。结果发现:国际原油价格和国内大豆价格互为Granger原因,国际原油价格对大豆价格影响程度最大,对玉米价格的影响次之,对小麦价格影响不明显;国际原油价格波动主要来自自身前期波动,而大豆价格波动同时受到自身和外部冲击的影响。大豆价格波动呈发散趋势,玉米和小麦价格波动趋于收敛;国际原油价格和大豆价格波动具有非对称性,玉米和小麦价格的非对称性则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粮食价格调控政策对粮价波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991~2013年我国小麦、稻谷和玉米三种主粮的相关数据建立VAR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研究我国粮食价格支持政策、粮食储备政策和粮食进出口政策对三种主粮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和稻谷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内受自身滞后项和价格支持政策的共同影响,长期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最大,而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小麦和稻谷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小;玉米价格波动受价格支持政策的影响没有小麦和稻谷显著,自身价格波动在玉米市场价格波动中起主导作用,但储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对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的冲击相对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3.
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影响程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小麦、大米、玉米、大豆四种粮食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年度和月度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方法对影响我国粮食价格波动的成本推动、国际传导以及预期等三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国内粮食价格波动主要受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推动和自身价格滞后的影响,国际价格波动只对大豆价格影响较为显著,对小麦和玉米影响较小,对大米几乎没有什么影响。政府稳定粮食价格应首先稳定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此外,短期可通过粮食储备进行调节,长期则应通过生产规划和完善期货市场以平抑价格波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特别是短期内小宗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秩序和物价稳定。基于2010年1月至2014年4月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的月度数据,采用VAR模型实证分析农产品期货价格和货币供给的增长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的影响,从中发现:农产品价格长期上涨趋势与货币供给的增长是一致的;农产品期货价格是短期内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为避免我国农产品价格异常波动,应加快建设农产品市场的现代流通体系,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规范高效的农产品期货市场;不断提高农产品市场的差别化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5.
为了估计最低收购价政策对小麦市场价格波动的直接影响,利用2009年1月4日至2016年12月30日小麦现货与期货价格日数据,通过将政策作为虚拟变量引入GARCH模型,实证研究政策对平抑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的作用,并从政策执行区和非执行区的视角比较政策在不同地区维护小麦市场价格稳定方面的效果,对模型结果和价格传导路径进行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政策对小麦期现货价格波动产生了明显的影响,能够显著降低小麦现货市场的波动程度,并通过期现货市场间的联系对期货市场产生影响,但政策对期货价格波动的作用方向则相反;政策在平抑小麦价格波动方面的效果具有空间上的溢出效应,通过区域间的市场联系从执行区传导到非执行区,导致非执行区价格波动程度的下降。  相似文献   

6.
美国粮食市场价格突变可能为我国农业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冲击。以玉米和大豆产业为例,选取2000—2013年季度价格相关数据,基于PPM模型识别了玉米和大豆价格突变节点并测算其形成原因。实证结果显示,自21世纪以来,全美玉米市场共发生了六次价格上升突变、两次价格下降突变;大豆市场则历经四次价格上升突变、两次价格下降突变。粮价突变是供需因素与国际贸易、原油价格、美元指数变动等众多非供需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所处政治经济背景不同,各阶段形成原因也不尽相同。分析表明,美国粮价突变首先通过价格信息与贸易渠道间接的影响国内玉米和大豆价格;然后经由其他农产品价格波动、短期供给波动、国际游资及外商控制等路径对国内农业安全带来威胁。  相似文献   

7.
通过构建VAR-BEKK-MVGARCH-DUMMY-T模型,以棉花期现货市场为例,从市场间溢出效应和动态关联两个方面研究了价格支持政策对农产品期现货市场关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价格支持政策对棉花期现货市场关联存在明显的差异化影响,具体来看,临时收储政策的实施显著降低了棉花期现货市场间相关程度,而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两市场间相关程度又逐渐回升;临时收储政策和目标价格政策均降低了棉花期货市场价格对棉花现货市场价格引导作用,同样降低了两市场间价格波动传递效应;目标价格政策对棉花期现货市场间价格引导及波动传递的影响均小于临时收储政策;临时收储政策降低了棉花期现货市场间价格波动关联程度,而目标价格政策则提升了两市场间价格波动关联程度。因此,农产品价格支持政策的改革和完善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并充分发挥农产品期货市场功能。  相似文献   

8.
探索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波动态势及周期性特征,以期为稳定农民的市场预期,提高其生产积极性提供参考。在对国内外大米市场价格波动分析的基础上,以2006年1月-2010年12月的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周指数为样本,采用TARCH类模型,分析了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的周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米市场价格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其波动具有集簇性、非对称性、记忆性和持续性。提出政策建议:政府和相关主体可根据大米市场价格波动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下期的大米市场价格进行预测,密切关注价格上行趋势,采取相应措施减缓中国大米市场价格短期剧烈波动。  相似文献   

9.
农产品市场化程度如何,市场信息是否对称充分,农产品价格波动传递的对称性与否是重要的判断标准之一。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的产生不仅冲击了传统的对称传递理论,在政策含义上也会使相关主体的福利变化呈现非均衡分布。文章在阐释农产品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在强度、速度、方向和涨跌等方面的性质的基础上,指出价格非对称传递产生的影响以及政府制定农业政策需要重视的问题;然后简述价格波动非对称传递的研究工具,并重点对国内外乳业、肉类和蔬菜等典型市场非对称传递的经验分析进行梳理以及对非对称传递产生的原因进行归纳;最后指出分析中国农产品市场经验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并对今后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豆市场价格波动频繁,给以大豆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带来了巨大风险,因此,应用以期货套期保值理论研究了我国大豆加工企业规避大豆价格风险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套期保值方法在规避大豆价格风险中应用简便,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我国油脂类期货价格之间的联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期货市场豆油、菜籽油和棕榈油的收盘价格,运用相关分析、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来研究目前上市的油脂类期货之间的关联性。研究表明,棕榈油期货上市会增强豆油和菜籽油之间的相关性,3个品种的期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豆油和棕榈油期货价格对其它2个品种存在价格引导作用,对价格的波动影响较大,菜籽油对其它2个品种的价格引导作用不强,对其价格波动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国外期货价格与国内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系反映了期货市场的运行效率。基于Johansen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以及脉冲响应等计量方法对国际CBOT豆类期货市场与国内DCE豆类期货市场的传导关系、传导路径、传导效率等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结果发现:国际豆类期货价格对国内豆油期现货传导作用比国内豆类期货价格更强;DCE豆油现货价格与CBOT豆油期货,DCE大豆1号期货价格与DCE豆油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而与CBOT大豆期货、CBOT豆粕期货、DCE大豆2号期货以及DCE豆粕期货价格之间并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新世纪以来,国际油价在基本上处于长时间高涨态势后又在近期保持了趋势性低迷。现有国际油价走势的研究难以对新世纪(尤其是近几年)国际油价走势给出充分解释。世界石油市场存在的双重定价悖论或许能够对新世纪国际油价走势提供另外一种有效分析视角。英国Brent原油价格日益成为世界石油市场最重要的基准油价格,但其所处区域市场的原油产量却逐年下降,直接导致Brent原油价格上扬,Brent原油价格通过基准油价格制度带动整个国际油价上涨,并在扩大效应的支撑下放大了国际油价上涨幅度。国际油价上涨和高位运行需要建立在旺盛的石油需求基础上,一旦世界石油需求增长出现不振甚至萎缩,国际油价就会大幅度下降,出现低迷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关于石油价格从来都是论调不一,油价的每一步改革都会引得众说纷纭。政府、石油行业和企业以及普通消费者都有各自的油价预期。油价改革应兼顾国家和人类的长远发展和现实可行性,不同价格段采用不同的定价策略:低油价阶段要保证不低于新能源的开发成本价,合理价格段完全追随国际定价,高油价阶段低于并滞后国际石油价格。  相似文献   

15.
为准确测度原油价格与中美能源股间的关系,基于残差平方和全局最小化的原理,分析原油价格对中美能源股影响的结构性变化。结果表明:中国能源股的两个断点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和欧债危机结束的时间相近,美国能源股的两个断点与原油价格暴涨和暴跌的时间相近。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前,原油价格对中国能源股的影响不显著,在次贷危机之后,对中国能源股的影响为正,其中在金融危机期间达到最大。而在任一区间,原油价格对美国能源股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在原油价格上涨阶段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为例,对中国农产品期货价格的发现功能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表明:对价格进行建模时,结构突变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忽视结构突变将得到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无关的错误结论。在考虑结构突变的情况下,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大豆和玉米期货价格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从而得出了中国农产品期货间存在价格发现机制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针对国际农产品金融化背景下,国际农产品价格对中国通货膨胀的传递效应动态变化研究的不足,引入了状态空间模型和BEKK-GARCH模型,基于2000年1月至2015年1月的月度数据,对传递系数的动态变化特征及金融变量对传递系数的影响展开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国际农产品金融化背景下,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国际农产品价格向中国通货膨胀的传递系数为正,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国际石油价格、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流动性水平均对传递系数有正向促进作用;国际农产品期货价格、国际石油价格和国际流动性水平相互影响,对传递系数存在ARCH型波动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07年1月至2016年12月的相关月度数据,以大豆和食糖为例,通过ARDL模型分别从长期和短期对影响国内农产品现货价格的金融化因素进行了系统测算。结果表明,通货膨胀因素、国内期货价格、货币供应量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大豆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国内期货价格、通货膨胀因素和国际现货价格是影响国内食糖现货价格的主要金融化因素;汇率和能源价格对二者的影响均不明显。最后,从改善宏观经济环境、规范期货市场发展、健全农产品进口风险防控体系、关注品种间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应对农产品金融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