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李宏 《职业》2010,(6):54-55
执着而行,要改写华为招聘“潜规则” 在许多技术人才的眼里,华为就是他们心目中的“硅谷”,想去华为的人更是不计其数。但华为招聘毕业生往往都是“钦点”的,其他非钦点的学校毕业生就很难进入。我所在的学校正好是那些不被“光临”的学校之一。更为不幸的是我学的是工商管理专业,在以技术打天下的华为眼里,更是“不屑一顾”。  相似文献   

2.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关键.随着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关注,并日渐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看,大学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每年未就业的大学毕业生数量也随着上升,昔日的"天之骄子",就业情况越来越艰难.特别是受2008年下半年金融风暴的影响,各大企业纷纷"瘦身",减少招聘计划,这对本就找工作困难的大学生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3.
当前,我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电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中职学校机电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机电专业开展广泛而深入的校企合作提供了机会.但是目前的实际情况是学校的专业教学与企业的生产实际存在着严重的脱节,从而导致企业难以招聘到适用的人才,中职毕业生又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因此,文中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质量谈了几点看法,以期得到大家的指教.  相似文献   

4.
经一年试行,长春师范学院决定于今年6月起正式实行毕业生“召回制”。作为东北高校中“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媒体对长春师范学院众说纷纭。据了解,长春师范学院这一“召回”制度始于2005届毕业生招聘洽谈会。当时学校向各招聘单位分发“召回承诺书”,承诺写明,两种情况下学校将召回毕业生:一是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实际工作能力存在某方面欠缺;二是毕业生本人发现自身不  相似文献   

5.
贺芊 《职业》2007,(15):54
当前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数量大幅度增长,毕业生就业出现了不少新情况,因此切实加强就业指导,不仅是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毕业生有序有效顺利就业的迫切需要,更是引导学生健康成才、成就人生的重要措施.从职业学校自身的发展来说,毕业生的就业状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为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招生.因此,各个学校除了狠抓教育质量外,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6.
正值校园招聘黄金季节,在这场愈演愈烈的招聘求职大战面前,应届毕业生各自出招应对,有的主动出击,有的多点开花,有的“曲线救国”,有的重点聚焦,也有的不紧不慢。“过来人”更是拿出样板理论,言传身教。总之一句话,希望各位应届毕业生求职路上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7.
"我没那种命啊,轮也不会轮到我……"恰恰不似歌里所唱的,越来越多的事实发现,有奥运冠军是来自半职业体,有成功企业家是出身于半职业体,有走进名企的毕业生是来自半职业体……草根族眼里的半职业体究竟是怎样的形象?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职业时空》2005,(4):49
近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办的"变革中的就业环境"论坛上,宝洁北京市技术有限公司高级人力资源经理郑云端透露:在过去的15年,宝洁公司已经招聘了1000名应届毕业生,这些人中已经产生了1位总监、18位副总监,150位高级经理.郑云端说,宝洁通过三个主要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来引进和培养大学毕业生.  相似文献   

9.
姜广信 《职业》2001,(2):33
在前不久山东聊城市举办的2001年大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会上,应聘中专生与用人单位最后签定协议的数量并不让人乐观.一方面,本科毕业生供不应求,成为"香饽饽"、抢手货;另一方面,学历较低的专科生、尤其是中专生,在招聘单位的办公桌前屡碰钉子.  相似文献   

10.
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1月26日至27日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杭州2005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这是浙江省内招聘规模最大、参会单位最多、提供专业最广、需求人数最多的一次应届毕业生就业招聘会.杭州娃哈哈、杭州汽轮机和杭州工交集团等400余家单位参会设台,立足杭州,面向全国高校招聘市场营销、计算机和机械电子等40余个专业的10000余名应届毕业生.高校毕业生要尽快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除符合就业政策、就业条件和就业需求外,还应掌握一定的就业技巧.杭州市人才开发中心工作人员根据高校毕业生择业与就业的经验体会,总结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十个注意"的技巧,供正在择业的大学毕业生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鸿伟 《职业》2003,(5):30-31
在外行人眼里,招聘似乎是一种很容易的工作,登报、面试、调档、接收,简单轻松。在求职者眼里,招聘主管拥有录用与否的“生杀大权”,高高在上。外行有此“偏见”还罢,如果身为招聘主管对招聘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势必会导致困境。一名合格的招聘主管对招聘工作必须有一个正确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在"史上最难就业年"的大背景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格外严峻,但那些已经退休或下岗的中老年人反倒成了职场上招聘企业竞相追逐的对象,银发族俨然成了抢手的香饽饽. 日前,北京市雍和宫人才市场举办了一场中老年人招聘会,主要为下岗、失业或退休的中老年人寻找工作机会.这场相对"小众"的招聘会依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求职者,会场内人头攒动,甚至比一些面向年轻人的招聘会还要热闹. 日前,前来招聘的多为学校、机械厂家、文化公司等企业,提供的也多是班主任、医生、工程师等高端岗位.几家招聘单位都表示,退休人员的经验优势是年轻人无法比拟的,尤其是人才稀缺的行业,年轻人很难在短期内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而退休人员正好可以弥补不足.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国家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大部分中职学校开始走出了办学低谷.中职学校更是把90%的毕业生送往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地区就业,但随着毕业生外出就业数量的增加,实习就业的质量、稳定性、安全性等一系列问题也摆到了各中职学校的面前.从近几年就业安置工作的情况来看,中职生就业现状可以用"中职学生就业率高,但就业稳定性不高"来描述.随着劳动力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服务就业,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稳定性已成为中职学校发展中面临的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戴海东 《职业》2013,(22):44-45
我是2005年华为大学第十期学员。那年及以后的几年,前来华为报道的新员工平均达到每周500人。华为新员工都入住坂田基地的百草园公寓,接受华为大学新员工入职培训。这种培训被我们叫做“大队培训”。这个培训是所有刚入职的员工都要参加的,不管你是校园招聘入职的,还是社会招聘入职的。接受完“大队培训”后,销售体系的员工还要接受“一营培训”和“二营的培训”。在接下来的半年里,销售系统的新员工将会被打造成全面的产品营销人员和具有潜力的客户经理,让他们不仅懂产品,还懂得如何做人。  相似文献   

15.
郝建  莫莫 《职业》2004,(5):50
学生求职多"赶场" 没有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主要通过何种途径找工作呢?参与调查的2366人中,有536人选择了去大型的综合招聘会或者专场人才招聘会寻找机会.占参与调查者的22 7%.每年2月都是求职招聘的高峰,光北京就有9场人才招聘大会.每次招聘会都人头攒动.显而易见的是.学生在其中占了绝大多数.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08,(36):7-7
<正>眼下正是2009届大学毕业生招聘求职双选会最集中的"季节"。"大学生就业难"一直是近年来的热门话题,自从十年前开始高校扩招,几乎每年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严峻的",但2009年的大学毕业生无疑将面  相似文献   

17.
《职业》2009,(1):61-61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对大学生们的不利影响,北京高校毕业指导中心增加了北京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次数,从2008年11月20日开始直到2009年1月末,用人单位和应届毕业生都可以免费参加. 用人单位招聘量"缩水"  相似文献   

18.
近日,北京市工美高级技工学校一个教室里热闹非凡,30多位师生围坐一圈,正热火朝天地讨论着什么.仔细观察,似乎有两位特殊的人,她们并未穿着统一的校服,却吸引着其他大多数同学的目光.原来,这是工美高级技校教学管理中心开展的"我从工美毕业——榜样在身边"优秀毕业生返校系列交流活动,第一场请回了学校首届玉雕班的优秀毕业生郭晴阳和罗孟璐.  相似文献   

19.
《职业》2009,(31)
海投简历=杳无音信 "高校扩招"带来了大学毕业生数量的急剧膨胀.随之而来,招聘会上"海投"简历、互联网上"海发"简历成了当下就业市场上的一大怪象.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校扩招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及社会现象,大学生甚至研究生离开象牙塔毕业的日子被许多人视为"失业"的开始.何曾几时的天之骄子们在人潮拥挤的招聘现场再也找不到昔日那份踏入高校时的喜悦感和荣誉感.当毕业生手拿数份简历随着人群拥挤在各个招聘单位前时,可曾想过自己的简历能否在一沓沓厚厚的求职简历中被"过目"?自己又能否被招聘的单位"相中"?当与招聘单位的招聘官交谈时,如何把握这一来之不易的机会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要回答这些问题,就要把握问题的核心,思考如何找到一条展示自我才华与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