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中学语文教学法学科,是仿照国外的师范教育体制设置的。本世纪初开办学堂、单设语文(初名词章、后称国语、国文)科,语文教学法便应运而生。时至今日,有的学校叫它“教材教法”,教材也多称《×××教学法》。教学法这个名称,国内沿袭已久,国外又似乎至今未改,原因就在人们曾赋予它以特定的内涵。该学科建立在教育学教学论的理论基础和语文教学的实践基础之上,以研究语文教学实践和指导语文教学实践为目的任务。对语文教学法名称的特定解释,语文教学法教材实际涉足的内容,都说明“教学法”不是“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彭小明 《兰州学刊》2003,(6):188-190,187
“听说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掌握“听说教学”的技能是对语文教师的基本要求。本文就语文教学中的“听说教学”教学技能 ,从教学的要求和教学的内容两方面展开论述 ,对提高语文教师教学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影视──拓展语文教学的立体空间陈焕新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把影视知识纳入到语文教学中来。它规定:初中一年级在“听说能力”上必须做到能清楚地介绍影剧的主要内容;高二学生“写作能力”上必须做到练习写一般影视评论。由此看来,影视不仅拓展了语文教学的领...  相似文献   

4.
温庆新 《中州学刊》2024,(1):152-159
现代“小说话”不仅关注《红楼梦》的文化典范价值,而且将《红楼梦》当作重要的文学经典作品;不仅从小说类型归纳与小说史定位来强调《红楼梦》的文学经典性,而且基于现代文化语境发掘出《红楼梦》新的审美意义。这是现代“小说话”批评者对《红楼梦》阅读“体验”后,意图与文本进行怡然自得交流的体现。作为一种批评与阅读媒介,现代“小说话”不仅对传统小说的现代接受有着重要的推进作用,而且能够揭示彼时小说批评的新原则与新意义导向的文化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一《文心雕龙·序志》中讲到:“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马宏山同志对这里的“极矣”二字颇感兴趣。他在有关文章中反复强调“极矣的地位”、“极矣的价值”,多达六次。什么是“极矣”呢?是什么“地位”、什么“价值”呢?鄙见不敏,幸有马论原文: 刘勰认为“文之枢纽”在《文心雕龙》之中居于“极矣”的地位。……“文之枢纽”既居于“纲领”之中的“极矣”的地位,那么它在“纲领”之中所起的就一定是“提纲挈领”的作用。(《也谈》) “文之枢纽”的五个项目的每一个项目,都是有其“极矣”的价值的,而不是只有“原道”和“宗经”两个项目才有“极矣”的价值,所以每一个项目都是有其各自的分量,不可或缺的,……(《再论》)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教学法是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科开设的门一必修课,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早在二十五年前,叶圣陶先生就明确指出:“完整的语文教学法体系,不是短时间能建立起来的。为了尽快地完成这项工作,我们应该在教学实践中创造经验,总结经验,……加强语文教学法的科学研究工作。”(1956年7月1日在全国语文教学会议上的报告:《改进语文教学》)时间  相似文献   

7.
一、“文章不朽”论曹丕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章不朽”论:“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这段话把文章的价值提到很高的地位,产生了深远影响。曹丕强调的是“文章”之不朽,据他的有关论述,“文章”是“成一家之言”的学术思想著作,如周代的《易》、《礼》和同时代作家徐干的《中论》。徐干“著《中论》二十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与吴质书》)“成一家之言”的什伦》使徐干留名于后世,而不是他写得不错而且大受曹丕赞赏的《玄猿》、《桔赋》一类辞赋。在曹丕看来,称得上“不朽”的只…  相似文献   

8.
中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主要是在小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有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具备听、说、读、写的熟练技巧。但是,长期以来大家都只注重“读、写”,而忽视“听、说”,特别是说话能力的培养。最近几年来,尽管报刊杂志上对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比较多了一些,少数先进学校和教师在培养说话能力、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做出了可喜的成绩,取得了一些可贵的经验。然而,就整个中学语文教学的总的情况而言,并没有扭转忽视培养说话能力的偏向。说话训练,仍然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环节。本文特就培养说话能力的几个问题,谈点粗浅的意见,就教于语文战线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9.
<正> 一《正纬》是《文心雕龙》第四篇,刘勰把它列在《原道》《征圣》《宗经》之后。《序志》篇说:“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见刘勰在写作《文心雕龙》一书时,是把《正纬》作为“文之枢纽”的  相似文献   

10.
再次阐述“听说教学法”基本原则,旨在澄清人们对听说教学法的误解,表明重新审视听说教学法对我国外语教学必要性;从语言输入的角度对比分析在不同教学法指导下中国外语学习者获得语言输入的情况,提出“模仿背诵”对巩固语言输入、提高“可理解输入”的数量和质量的重要作用;传统的“听说教学法”对中国外语教学依然有着重要的价值,建议将其作为主流教学法的补充。  相似文献   

11.
钱庄是中国旧时的重要金融机构。它究竟产生于何时,是值得进一步搞清楚的问题。《上海钱庄史料》(1960年出版)把上海钱庄的产生定于清乾隆年间。彭信威先生則认为中国的钱庄产生于明代。他所著《中国货币史》第七章第四节《信用和信用机关》中有《钱庄的兴起》一目,其中提到“钱铺这名辞,最早出现于《金瓶梅》一书”;又说:“万历年间的书中提到钱肆、钱庄的时候,多透露出是一种赚钱事业的语气。”说明他认为在明万历年间钱庄就已有了一定的发展。这结论是否正确?本文想在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作一些订正和补充。  相似文献   

12.
《辨骚》篇是《文心雕龙》一书中的重要篇章之一,在《文心》一书中所占的地位,即归属问题——归属于“文之枢纽”的总论还是归属于文体论——本来是很清楚的,刘勰曾在《序志》篇明确指出: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可是至今在评论界尚未有一致的意见。近年来,又提出了《辨骚》何以辨、辨什么的问题。本文主要试就这一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文心雕龙》一书作为我国古代一部不可多得的文学理论专著,它建立了自己极其完备的理论体系,可谓体大思精之作。全书五十篇自成四个单元,各有其中心,而又丝丝入扣。《原道》至《辨骚》为“文之枢纽”,是全书的纲领;《明诗》至《书记》“乃论文叙笔”,是文体论;《神思》至《程器》“剖情析采”,是创作论和批评论,《序志》是全书的总结。《辨骚》一篇在全书处于“文之枢纽”的关键地位,与《原道》、《征圣》、《宗经》、《正纬》四篇相并列,构成全书的纲领,可见刘勰对以《离骚》为代表的骚体诗歌创作看得是何等的重要。《辨骚》篇也的的确确洋溢着刘勰对屈原,对以《离骚》为标志的骚体诗歌的无限赞美和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3.
“文章学”的探讨,随着中国写作研究会的成立,已经正式提到日程上来了,这是一件值得庆贺的新事、大事。象一些专家指出的:“要建立一门‘文章学’,科学地研究文章和写文章的规律,使它成为语文教学中读写教学的科学基础,以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为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服务。”“同研究语法的过程相反,……文章学的研究则应从现代文章学开始”(张寿康《文章学古今谈》,《语文战线》。1980·8)。“文章学可以分为一般常用文体文章学和文学体裁文章学(即“创作论”)两大分类”(刘家骥《‘文章学’的研究应当提到日程上来》、《写作》1981·1)由于“一般文章是  相似文献   

14.
<正> 《论语·季氏》载“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这段对话记载了孔子对他的儿子伯鱼的一次关照,这次关照的核心是要孔鲤学诗,并告诫他,不学诗就不会说话。在当时,诗的地位为什么那样重要呢? 西周初年,有一种“献诗陈志”的社会风气。人们对好人好事的赞扬,或对坏人坏事的批评,往往不是直抒己见,而是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国语·周语上》记载了这样一个  相似文献   

15.
《文心雕龙》研究中,对《辨骚》篇和“变乎骚”原则歧议较多。见仁见智固是重要原因,但刘勰本人思想上存在矛盾似乎更是主导方面。这矛盾表现在他对《离骚》四事合经、四事异典的分析和“词赋英杰”、“自铸伟辞”、“气往轹古、辞来切今、惊采绝艳、难与并能”的总评价中。《辨骚》是“变乎骚”的前提,后者是前者的结果。所以,弄清上述矛盾的思想原因,“变乎骚”的含义和用意就不难解决了。  相似文献   

16.
切实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段英健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认真分析国内外形势,总结十几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从全面实现跨世纪宏伟目标的要求出发,又一次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作出决议。《决议》是新形势下指导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相似文献   

17.
<正> 关于《文心雕龙》一书写作的基本原则,在《序志》篇里刘勰有概括的说明:“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刘勰把《辨骚》篇与代表了他基本哲学观点和文学观点的《原道》、《征圣》、《宗经》等篇章同列入“文之枢纽”,而不是把它放入后而的文体论中,足见他对这一篇的重视。刘勰为什么对这一篇特别重视呢?因为在《辨骚》篇中,他通过对屈原及其作品以及整个《楚辞》的评价,表露了他的一个文学的基本观点——就是对《楚辞》的浪漫主义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8.
读文教学,即“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近年来,人们所以称之为“读文教学”,一方面便于和“作文教学”的名称一致起来,一方面意在突出、强调这一教学活动的本质特性。读文和作文,听话和说话,共同构成语文教学的全部内容。四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但是,相比之下,读文教学的地位则更显重要。它在语文课堂教学的  相似文献   

19.
<正> 源远流长的儒学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虽有糟粕但也不乏精华,其理想人格在今天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对提高民族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仍有着积极的借鉴作用。 一、儒家理想人格的含义 所谓理想人格,就是人们向自己提出的道德上完美的为人形象,是儒家学说的出发点与归宿。儒家在理想人格的塑造上首先强调人之为人,重视人与禽兽的区别。《论语·乡党》记载:“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马的价格高于奴隶的价格,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儒家把奴隶从牲畜的地位提高到人的地位,肯定  相似文献   

20.
<正> 1 如所公认,仁在孔子思想中占据着核心地位;而仁者“爱人”与“克己复礼为仁”,则是仁的两个基本规定。如何做到仁,这涉及到伦理学上的自由问题。孔子强调的是个体的主动选择:“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颜渊》,以下只注篇名)“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仁完全在于自己的为不为,而不在于能不能。而当孔子把仁与道相联系,“道二,仁与不仁而已矣”(《孟子·离娄上》引),仁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