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1 毫秒
1.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伊斯兰“圣战”一词频繁出现在世界各种媒体和著述中。然而,由于西方话语霸权的存在和伊斯兰世界反抗斗争的暴力倾向,致使“圣战”一词的真正内涵被曲解甚至忽略。一、伊斯兰“圣战”的真实内涵“圣战”并非伊斯兰教的规范用词,而是西方人对阿拉伯语“吉哈德”(jihad)的一个并不非常贴切的意译。“吉哈德”思想源于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和圣训。《古兰经》说:“你们信仰真主和使者。你们以自己的财产和生命,为真主而奋斗(即‘吉哈德’),那对于你们是更好的。”(61:11)圣训中记载穆罕默德的话说:“我岂能不把事情的尖…  相似文献   

2.
1857—1859年的印度反英大起义是由英国的经济掠夺、政治压迫、文化同化等政策引起的。在殖民征服和统治中受害最深的是穆斯林,因而穆斯林反对殖民侵略和殖民统治最坚决。起义的策划发动者和领导者大多数是穆斯林,起义的发动和斗争过程基本上是在伊斯兰圣战思想指导下进行的,起义主要采取的是伊斯兰圣战形式  相似文献   

3.
圣战、商道、移民和清真寺是伊斯兰教传播的重要载体。圣战传播是通过宗教与非宗教领地的分离和许诺所形成的,商道传播是通过商业手册和商业集聚所形成的,移民传播是通过迁入与迁出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差异性与不平衡性所形成的,清真寺传播是通过宗教阵地和强大的后盾所形成,在此基础上以古兰经一圣地为核心构成伊斯兰教完善的自我传播机制。  相似文献   

4.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难以逆转的潮流,对人类社会的历史走向产生了深远影响。全球化为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和严峻的挑战,分析和研究全球化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对于把握社会主义的未来走向,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球化与中国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中国加入 WTO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中国新闻出版业将融入全球化浪潮之中。在概述全球化将对中 国新闻出版业产生影响的基础上,对中国新闻出版业面对全球化挑战存在的明显不足进行了 分析,并就中国新闻出版业如何迎接全球化挑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自19世纪中叶马克思创立“世界历史”理论以来,全球化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肇始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引起了政治、文化的全球化。文化多元化是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和重要内容,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相互交流与对话,既推动世界文化的发展,也对民族文化形成负面影响。尤其是西方国家推行“文化战略”,实行文化霸权主义,对社会主义国家及其执政党的指导思想提出了严峻挑战。应对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挑战,必须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的正确取向。  相似文献   

7.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多种原因,我国学者对全球化若干问题和理论观点的认识存在诸多分歧:全球化是客观的自然过程,还是主观的意识形态;全球化是单一的经济全球化,还是政治、文化、社会等整体的全球化;全球化是趋同化、一体化、单质化,还是多样化、民族化、异质化;全球化是物的全球化,还是人的全球化;等等。不同思想、观点相互碰撞、交锋,在争议中逐渐达成了一些基本共识:全球化至少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客观存在;全球化是一种动态的过程;经济全球化不可避免地对世界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影响;全球化具有主客观性:全球化过程内在地充满着矛盾;全球化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利益与弊端同在;现实的全球化是不公平的;等等。正确认识我国全球化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明确下一阶段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8.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球化进程中,民族文化首先受到挑战:优势文化的辐射;异种文化冲突、异变;劣质文化的融合等。在受到挑战同时民族文化有着很大优势:全球化会促进民族文化传播;民族文化会吸收一些先进文化的优秀成分,涤荡掉自身的沉渣和垃圾。总之,全球化对民族文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我们要积极面对。  相似文献   

9.
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及其后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文化全球化问题上可谓是歧见纷呈,但当下的文化全球化实质上是资本主义文化新的扩张。本文考察了文化全球化的根源,并指出文化全球化引起文化认同危机和文化冲突,对精英文化的生存发展构成极大威胁。发展中国家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迎接这一挑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 ,国际社会出现了反全球化 (anti -globalization)现象。反全球化不仅是对当今世界矛盾的不满、喧嚣、攻击 ,而且它揭露了“全球化时代”各种世界性问题的严重性。但一些人简单地把经济危机、各种矛盾与冲突都归结于经济全球化 ,也有失客观和公正。反全球化现象的出现和发展提醒世人 ,经济全球化并非一首各国共同繁荣的田园牧歌 ,它既能带来巨大的国际分工利益 ,同时又蕴含着风险。作为一种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 ,经济全球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它给中国带来的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中国既然历史地选择了改革、开放发展道路 ,就必然要以极大的勇气融入到经济全球化之中 ,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惟其这样 ,才不致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潮。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自兴起以来,由阿拉伯人信仰的民族宗教逐渐演变为多民族信仰的世界性宗教。伴随着“圣战”、经商、移民等多种方式,伊斯兰教逐渐由阿拉伯半岛向异域传播,扩展到世界各个地区。在伊斯兰教未传入之前,中亚地区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区域。研究伊斯兰教在中亚传入的过程、方式、特点并最终形成主导地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民国时期的中学西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出现的“中学热”,促进了二三十年代中国传统文化的西传,不仅以儒家著作为代表的中国古代经典、中国古典小说、中国古典诗文、中国古典戏曲被大量地翻译、介绍到西方,而且还出版了一大批西方汉学家研究、介绍中国历史、文化、哲学、宗教、语言、文字、艺术、地理等方面的著作及有关资料集。从抗战爆发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外文化交流特别是中学的西传不仅没有因战争的影响而中断,相反,由于有关方面的重视和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而有了进一步的扩大。但与以前西传的内容有所不同,这一时期西传的主要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中国的文艺家们在战火中创作的抗战文艺作品。  相似文献   

13.
1920年代以来中国民间宗教经卷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历程,揭示了民间宗教经卷的重要史料价值。应组织相关人员编纂《中国民间宗教经卷总目》、《中国民间宗教经卷集成》、《中国民间宗教经卷提要》,这将是一件有功当代、造福后人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14.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增强国际社会对本国的理解、信任和尊重的重要方面。当前,中国已经认识到文化影响力的重要作用,而且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仍存在不少挑战。主要表现在:文化霸权对文化价值观的消解和多元文化的冲突。面临这样的挑战,我们认为,扩大中国文化影响力既要确保传统民族文化在现时代的理性成长,又要努力全面展现当代中国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5.
《突厥语词典》中的新疆史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根据《突厥语词典》中的有关记述,论述了同创建哈刺汗朝有关的部落,考证了这一汗朝完成于阗"圣战"之后,还曾爆发过和仲云之间的战争,以及同萨曼尼王朝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常山战鼓具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常山战鼓进校园”活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促进大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传承,丰富高校德育教育的实践形式和内容。“常山战鼓”育人文化体系应以课程建设为途径,学生社团建设为切入点,以社会实践为载体,培养当代大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人和引领者。  相似文献   

17.
论伊斯兰民商法与市场经济规则的交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伊斯兰教法虽诸法合体,但其本体属于私法,不乏反映市场经济规则的内容。本文通过对市场经济要求与伊斯兰民商法基本原则一致性的探讨,肯定了伊斯兰民商法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岛敦《弟子》中主人公子路,起初对孔子所代表的传统文化发起挑战,继而被传统所征服,最终誓死捍卫着传统文化的尊严。文章通过对孔子及子路的分析,指出子路对传统文化的坚守。进而从师徒关系出发,阐述中日之间相互吸收借鉴的关系。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的象征,中日各有独自的文化特色,但不可忽视的是日本曾向中国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圣经》是许多英美经典作家和诗人文学艺术创作永恒的母题。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著名的战地诗人威尔弗雷德·欧文也不例外。他有极浓厚的《圣经》情结,他的诗作通过化用《圣经》典故,将作品与钦定本《圣经》进行互文,从而增加了诗作的厚重、可读性和艺术魅力。本文考察了诗人的有关文化背景,分析了他的诗歌特色以及它们与钦定本《圣经》之间紧密的艺术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文化中大山崇拜心理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坤 《东方论坛》2010,(2):22-28
中国古文化中有着深厚的大山崇拜心理。昆仑神山是大山崇拜心理的原初形态和终极代表。秦汉以降,五岳被异化成为现世中的昆仑神山,并继承了神山的职能角色。五岳封禅文化是大山崇拜心理的必然产物,也是其典型形态和成熟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