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0年,永靖县从实际出发,大力推广了本县刘家峡公社签订合同控制生育的经验,使全县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与1979年相比:人口出生率由14.8‰下降到11.38‰;人口自增率由9.5‰下降到5.97‰;一孩率由6.2%提高到46.4%。全县有9个公社、53个大队,人口自增率已下降到5‰以下。一年来的实践证明,实行计划生育合同制的办法,是控制人口盲目增长的有效措施。它以宣传教育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措施,让群众自觉地遵守合同来约束自  相似文献   

2.
烟台地区共辖16个县市,843万人口(其中农业人口781万,占92.65%),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410人。 1949—1964年期间人口增长处于无计划状态,出生率年平均为32‰。1965—1970年虽然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但人口增长速度仍然较快,出生率年平均为28.9‰。1971年以来广泛深入地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显著下降,年平均为17.2‰;自然增长率由1970年的22.39‰下降到1977年的6.31‰(见表一)。近  相似文献   

3.
<正> 永兴县地处湘南丘陵山区,总面积1,979平方公里,有25个乡镇、544个村民委员会,居民总数547,909人。前几年,永兴县的计划生育工作一直处于后进状态。人口增长严重失控,计划外生育占出生人数42%以上。1983年以来,他们坚持以避孕为主,采取综合措施,积极推广避孕药具,因人制宜落实节育避孕措施,既扭转了人口失控的局面,又改善了党群关系。1985年全县人口出生率由1982年的23.91%下降到13.95%,自然增长率由16.76‰下降到6.88‰。1986年上半年,人口增长继续稳定下降,出生率为6.07‰,自然增长率为3.49‰,计划生育率达80.41%。近三年来,全县没有发  相似文献   

4.
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反映了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显著成绩。我国人口出生率已由70年代的24.16‰降到了19.73‰,下降18.3‰.自然增长率已由70年代的17.10‰降到了13.21‰,下降22.8%.综合生育率已由70年代的4.01降到了2.42,下降39.8%。全国20年来少生了两亿多人。甘肃省人口出生率为22.85‰,在全国居第17位.自然增长率为  相似文献   

5.
<正> 四平地区位于吉林省的西南部,辖两个市、五个县,总人口为389万多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03人。人口年龄中位数为21岁,现有育龄妇女86万多人。1971年以来,各级人民政府全面推行了计划生育政策,人口高增长的形势初步得到了控制。1972年到1982年的11年间,全区少生了73万多人,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35.22‰,下降到1982年的17.17‰;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71年的27.88‰,下降到1982年的11.18‰。人口再生产状况已由建国后的“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变为“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发展类型。下面我着重从三个方面讲一讲我们是怎样开展以“三普及”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宣传  相似文献   

6.
我们河源县是个山区,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八十年代以前,计划生育工作时紧时松,人口增长很快。自198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两种生产”一起抓,人口增长速度逐年下降。1986年与1980年对比,人口出生率下降了12.14‰,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1.9‰,多胎率下降了29.48%;与此同时,计划生育率则由65.9%上升到88.11%,一  相似文献   

7.
我国是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国家,控制我国人口增长的主要内容是控制农村人口。 七十年代初以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短短的十余年间,人口每年净增数从2,500多万下降为1,100多万。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95‰,下降为1980年的12‰。然而,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控制工作中存在的一套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管理制度,以  相似文献   

8.
<正> 对有生育能力的夫妇落实各种节育措施,是开展计划生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只有采取节育措施,才能避免生育机会,减少出生人数,进而达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无论从世界各国的有关资料还是从我国的实践都可以看出:节育率和生育率呈明显的负相关。在正常情况下,节育率愈高,生育率就愈低;反之亦然。十多年来,我国采取各种节育措施的育龄夫妇不断增多,据1982年统计,全国巳有1.2亿多对育龄夫妇采取了各种节育措施。只从白城地区来看,从1972到1982年的11年中,节育率连年增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1972年全地区仅有18万对夫妇采取各种节育措施,节育率为50.56%,到1982年,节育人数已达到48万对,增长了2.7倍,节育率提高到86.35%,提高了35.79%,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2年的27.17‰下降到1982年的11.13‰,下降幅度为16.04‰。可见,节  相似文献   

9.
新疆人口从第三次人口普查到第四次人口普查八年间已有较大的变化,人口数量从1982年普查13081633人增加到1990年普查的15155778人,比1982年增长了15.86%,其中新疆少数民族人口由7795101人增加到9460152人,比1982个增长了21.36%,新疆汉族人口由5286532人增加到5695626人,比1982年增长了7.74%。然而总体上看,新疆人口的增长势头在下降。1982年人口普查出生率为29.0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0.86%,到1990年普查出生率为24.67‰,人口自然增率为18.28‰,出生率下降了4.42个千分点。新疆人口增长势头的减缓是各种控制因素和人口学自身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正确估价各种因素对出生率下降所起的作用,本文采用标准化分析方法对新疆人口以及新疆汉族和少数民族人口的出生率下降成因作一定量分析,并且间接评价新疆人口控制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什邡县是闻名全国的计划生育先进县。该县总人口36万余人,其中农业人口占89%。农业人口每人平均耕地1.1亩。1979年每人平均从集体获得的收入为150元。1978年人口出生率降至8.7‰,死亡率降至6.1‰,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由1970年的32‰下降到2.6‰。计划生育率高达99.3%。进入了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按计划发展人口的新阶段。今后还要不要进一步控制人口,一年来的实践表明,他们在进一步控制人口增长,实现计划生育工作重点转移的道路上,又赢得了喜人的进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70年代以来,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的广泛开展和不断加强,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在短短十年内,人口出生率就由70年代初的30‰以上下降到了20‰左右.进入80年代,中国人口出生率及妇女生育水平出现了徘徊波动的趋势,年平均净增人口达到了近1600万.由于中国人口多,基数大,人口不断增长的压力对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冲击已越来越突出地表现出来.90年代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关键时期,直接关系到中国经济发展战略目标能否实现的人口发展势态也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着重利用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结合对1982年以来中国人口增长情况的剖析,分析90年代中国人口发展的形势,并对当前的人口控制对策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康县的人口状况康县现有总人口186,941人,比1949年增加了56,54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49年的15.90‰下降到1984年的3.57‰,低于全省人口增长水平。从全县和五个乡人口发展状况看,35年总增长50%,年均增长率为1.4%。其中,王坝乡人口总增长48.2%,年均增长率为1.5%,有七年为负增长。类似的情况在大堡、贾安等乡也存在着。普遍表现出死亡率较高,一般都在10‰左右。如1984年的死亡率和自增率:王坝乡为13.4‰。  相似文献   

13.
<正> 党的十二次代表大会,是我国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新起点。继往开来,意义深远。学习十二大文件,令人精神振奋!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吉林地区的计划生育工作,由于认真贯彻、执行三中全会的方针路线和中共中央《公开信》、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的结果,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年出生人口由七十年代初的10多万人减少到1981年的5万人左右;出生率由30‰以上下降到15.46‰;1981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控制在9.19‰。目前,吉林地区有近11万对一个孩的夫妇领取了独生子女证。多胎率在下降,一胎率在提高,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经过二十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已经在推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方面取得了举世嘱目的成就。1995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降到2.0,达到更替水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降至17.43‰和10.95‰,人口数量增长已由过去的高生育率导致的人口过快增长。转变为由人口年龄结构导致的人口惯性增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使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新的社会历史条件和外部环境。过去在高生育率条件下,以计划经济为模式建立起来的一整套以降低妇女生育率、控制人口数量增长为  相似文献   

15.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的控制1.人口增长率显著下降1949年至1971年,我国人口由54,167万发展到84,779万,二十二年增长30,612万人,增长了56.5%。年平均增长1391.5万人,年平均增长率20.57‰。1971年至1983年102,495万人,总人口增加了17,716万人,年平均增加1,476.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15.94%,比前22年递增率下降了4.63%。1979至1983年的五年间,平均每年增加1,337.2  相似文献   

16.
泰国从60年代就开始提倡计划生育,并于1970年正式宣布:“泰国计划大力降低人口增长率,政府将努力动员一切机构来支持自愿的计划生育服务。人口迅速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了许多问题,所以,支持自愿的计划生育是泰国政府的政策。”从那时起到现在,泰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自然增长率逐渐由1970年的31‰降至1990年的13‰;总和生育率由  相似文献   

17.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口增长的势头基本得到了有效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70年的258‰下降至1996年的114‰。与此相比,提高我国人口身体素质的工作还远不能适应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需求。中共中...  相似文献   

18.
名词解释     
匈牙利人口(PopulaLion of Hungary)1,071万(1983年)。近三十年(1950—1983年)人口增长14.6%。增长速度逐渐下降,五十年代平平增长速度7‰,六十年代为4‰,七十年代为2‰——4‰,1980年——1983年为零。人口出生率不断下降,1880年43‰,1930年为25.4‰,1955年21.4‰,1983年为13‰,出生率下降的直接原因是妇女生育率下降。五十年代人口已进入老龄化类型。15以下人口1953年为25.2%,1982年为22.1%。15—90岁人口1953年为61%,1982年为60.4%。90岁以上人口1953年为  相似文献   

19.
法国人口目前居世界第十五位,它是历史上出生率下降最早的国家。十八世纪时法国还是欧洲第一人口大国,但从十九世纪起出生率开始下降,1801年法国人口年出生率为32‰,1851年26‰,1901年更降至22‰。再加上两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使法国人口增长进一步下降,几乎处于停滞状态,现在法国人口为5358万(1980年1月1日),已退居西欧第四位。  相似文献   

20.
从五十年代起,拉美地区出现急剧的人口增长。那时死亡率迅速下降,而生育率却保持高水平增长。从1950年到1975年的四分之一世纪里,拉美人口从1.65亿增加到3.22亿。 自七十年代中叶开始,拉美许多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出现下降趋势,其中包括墨西哥和哥伦比亚。整个地区出生率从1960年的41‰下降到1975年的34‰,预计到2000年将会降到25‰左右。根据预测,到2025年,拉美地区的人口出生率还会进一步降低,其下降幅度大致与1975—2000年期间的下降幅度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