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关于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监测评估体系的设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退耕还林(草)工程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切入点,"退耕还林(草)、以粮代赈、封山绿化、个体承包"是生态环境建设的指导方针.从操作的角度看,也是一项政策创新,对其实施有效的科学化监测与评估,将是这一政策不断完善并实现预期效益的保证,是将好政策用好、落实好的科学化管理过程.本研究将这一政策的实施作为一种社会、经济发展项目,从其综合的发展目标,以管理、效益、公平、发展为基本原则,分别设计了监测评估方案及其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退耕还林政策评估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在宁夏原州区与贵州关岭县退耕还林项目实施状况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公共政策评估的理论方法,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目标、制度机制、政策执行及其效果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退耕还林政策设计、规范项目各环节实施程序的政策建议,对保证我国退耕还林项目的成功实施及其生态环境建设成果巩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乡村治理政策运行存在着激励相容约束,激励相容是实现农民群众个体目标与政策预期目标双赢的必然选择。激励相容性不足使乡村治理政策运行出现诸如政策冲突、政策多余、政策负效力、道德风险以及政策问题选择不当等多种偏差。因此,乡村治理政策运行必须充分考虑地区差异、传统习俗、群众诉求等因素对政策激励相容的影响,在切实保障农民群众政策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赋予政策足够的时空弹性,因地制宜,循序渐进。通过立法或建立诱导性的激励机制,规范利益主体行为,将其行为引导到预期的政策目标上来;建立完备的乡村治理政策评估体系,对乡村治理政策运行过程及包括激励相容性在内的政策效果进行全方位评估,以最终实现乡村治理政策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4.
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是当前林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林农对林种的选择为切入点。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林农经营不同林种对协调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产生的影响以及影响林农选择林种的因素。在当前形势下,主要依靠林农经营公益林来推动林业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协调尚存在很大困难.适度引导林农对用材林的选择偏好更有助于林业协调发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退耕还林政策从1999年开始试点,到2002年全面启动,至今已走过了7年风风雨雨的历程。按照政策的规定,先期的退耕补偿期限将至,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究竟如何,以及政策何去何从等问题将纷纷摆在我们面前,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面对纷至沓来的问题,急需对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进行科学地评估,从而进一步完善退耕还林政策和持续地搞好退耕还林工作。  相似文献   

6.
凯恩斯的有效需求理论曾一度成为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克服经济衰退和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凯恩斯的理论把经济运行的不稳定性归于心理预期 ,忽视了制度因素 ,尤其是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对心理预期的决定性影响。本文提出预期是制度的函数的理论命题 ,并指出要保证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 ,必须建立非歧视性产权制度和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善贫富两极分化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牛昉 《人文杂志》2006,(3):72-75
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已取得了显著的绩效。但无论是退耕还林政策本身,还是政策执行过程以及后续政策和长效保障机制的缺失等都使退耕还林还草受到诸多挑战。因此,要使这项工作能够顺利地开展,真正做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就要透过政策的完善,建立和健全利益补偿与保障机制,是整个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受教育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双减”政策的新背景下,国家给付义务为国家保障受教育权实现和推进“双减”政策落地提供法治化路径。“双减”政策下存在着义务教育的公平性面临挑战、“双减”政策的法律规制尚有不足、校外辅导机构扰乱教育秩序等问题。为保障受教育权的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教育公平,国家需要从立法、司法、执法等方面来完善给付义务,实现“双减”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经济调控(紧缩或松动)政策在产生正效应的同时,也产生负效应。产生负效应的因素,一是经济政策着力区域及应受调控的经济运行周期区域不相吻合;二是经济政策着力度不当。为了使调控政策获得最佳的效应,文章探索了相对准确的经济政策对经济运行过程的着力区域及政策力度,以保证预期的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0.
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的难点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后退耕还林时期生态补偿机制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难点与问题。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条件的区域对生态补偿的依赖程度并不均衡。第二轮退耕补贴周期后林木收益可期,退耕农户尤为关注林木的采伐利用问题不容回避。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尽管规定退耕农户拥有多种形式的林权,但他们要实践这些权利并实现预期收益却受到采伐收益权有限性和补偿收益不确定等诸多制约;同样,受森林公共产品属性和评估价值体系建立难度的影响与限制,生态补偿较难界定主体和建立区域性跨流域补偿格局。因此新时期生态补偿对象的确立和范围的扩大、现有采伐利用的突破、市场化规制的引入,补偿标准公平性原则的体现等难点问题将为今后退耕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提供更具应用实践性的视角,使退耕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兼顾公平、效率、弱势群体保护等核心原则,才能更好维护退耕还林的有效成果。  相似文献   

11.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对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及科教兴国战略等国家目标的实现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实质上看,我国的国家助学贷款是一种无担保、无抵押、无质押的纯粹意义上的信用贷款,这对商业银行而言,存在着巨大的信用风险.为此,解决高校助学贷款中的信用风险问题便成了该政策的一个重要议题.文章拟从我国高校助学贷款政策的历史源革着手,通过对助学贷款信用风险特征的分析,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大学生个人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与保险机制等若干助学贷款信用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跨国直接投资的特殊属性以及实现国家政策目标、保障FDI健康发展和防止FDI行为扭曲,是政府对FDI流出进行政策干预的充足理由。通过对FDI政策目标的解读,中国FDI政策应从单纯的激励政策向激励——抑制——中性三位一体政策体系转变。中国FDI政策规制应加以改进:逐步变审批制度为登记制度;以激励的政策开拓国际市场和利用境外资源;建立和完善对外直接投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加速完善中国境外投资立法;利用财政金融手段调节企业跨国经营行为。  相似文献   

13.
环境税"双盈"效应的取得,需要借助一套完善的市场作用机制.就市场而言,包括信息传递、产品组合、竞争态势等方面.此外,经济制度类别、伦理规范等也影响着"双盈"效应的目标成效.综合比较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状况及政治文化因素与西方国家的差异,不能预期环境税"双盈"效应在我国能够取得像在欧盟国家那样的成效.  相似文献   

14.
《江西社会科学》2016,(11):73-79
2014年,国家在东北三省、内蒙古和新疆进行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试点。研究发现:政策执行成本高昂、采集的市场价格偏离、具体操作细节公布滞后以及新难题的出现是当前农产品目标价格政策面临的主要困境。为突破当前政策实施的理论困境,建议提高政策目标的集中度、完善配套组织机构和操作规程、细化和完善政策的执行与操作以及完善相应的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政策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新疆实施退耕还林政策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同时也存在若干问题。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冲突是影响新疆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新疆实施退耕还林政策效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提出进一步提高政策实施效果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6.
李明发 《江淮论坛》2012,(6):115-120
知识产权质押是一种适宜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形式,国家基于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产业政策等需要,有必要针对知识产权质押的特殊风险予以政策支持。我国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试点等政策支持,初步形成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政策支持体系,但存在配套体系不完整、支持力度不足等问题.尚待进一步完善,以切实缓解融资难,促进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17.
李玉虎 《兰州学刊》2013,(9):155-161
消费政策是国家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政策变迁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目标密切相关.消费政策通过宏观和微观等多种途径实现,其中税收手段在实现消费政策的既定目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与消费政策密切相关的消费税,随着我国消费政策转型而确立和变化.通过设置合理的消费税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消费税的功能,促进实现消费政策目标.现阶段,在鼓励和刺激消费的积极消费政策背景下,以税负公平和效率为原则,发挥消费税引导合理消费、调节收入分配和增加财政收入的功能.需要进一步合理确定消费税的征收范围、厘定税率和征收方式,通过消费税制的完善,激发居民消费活力,以实现阶段性消费政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农户的生产过程可视之为粮食、果品、林木等农产品生产与生态建设同时进行的联合生产过程。在联合生产的视角下,现行退耕还林工程中生态补偿机制所体现的激励作用可能是弱有效的,即对农户的退耕参与行动具有激励甚至是过分激励,而对于农户以生态建设为目标的生产性努力缺乏激励或者没有激励。由于缺乏将生态建设的成果显化为市场价格的机制,现行退耕还林政策并未启动真正意义上的联合生产。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创新的方向是将生态激励融入市场机制之中,以便在生态成果价值显化基础上,将生态产品与经济产品的市场信息同时纳入农户的理性决策视野当中,通过积极的联合生产实现个体经济目标与社会生态目标的激励相容。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与公众理性预期罗卫东,许彬宏观经济调控政策是一国经济实现稳定、持续增长的重要手段。而对于我国这样的处于改革和发展双重过程中的国家而言,宏观调控政策是否得力更是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一般说来,一国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能否奏效取决于...  相似文献   

20.
安倍经济学是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再通胀主义学说首次被纳入通缩治理视野的政策实践。再通胀主义认为要彻底摆脱通缩应继续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明确央行责任,设定通胀目标,在实现这一目标之前实行无限量的货币宽松,其实现路径可充分借助通胀预期的扭转、资产配置再平衡效应的发挥、金融加速器的调节。再通胀主义引发了日本空前的政策论争,这种论争主要集中于央行责任的确定、通缩目标的设定、政策优先次序的安排等方面。不过其政策在操作层面带有极大的风险性,包括央行与政府利益出现错位、政策退出难度重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