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德意识是高校德育的核心要素,加强社会公德教育,是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基础和内容.作为一种普遍意义上的公民存在,大学生首先应具备最一般的公德意识;作为正在接受系统高等教育的先进群体,大学生不应混同于一般公众,更应具备与大学生社会角色相适应的较高层次的公德意识.他律、自律和实践,是大学生公德意识培养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责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应以公益事业为依托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具体途径是:教育内容上展开主题思想教育;教育方式上注重创新;充分发挥家庭的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略论新时期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国民现代化素质的核心内容。针对新时期部分大学生的公民意识缺失的现状,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通过坚持"以人为本"、灵活教学、融会贯通等基本途径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提出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素质和意识为红线,开展政治思想教育的观点;着重讨论了培养工科大学生的工程师素质和意识的问题。作者从思想素质、业务素质、管理素质三个方面详尽地阐述了一名工程师应具有的观念、精神、能力和作风。希望对工科教师的教书育人有所启迪,对工科大学生的自身修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论大学生公民素质的现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实施散见于思想政治教育中,需要总结分析。,笔者以湛江师范学院为例,对大学生公民的道德素质、法制素质、参与素质等三个方面的一般状况进行调查。指出了影响大学生公民素质提高的因素有学校公民教育的缺位、社会环境的影响、参与公民生活的机会不足等,并提出了以课程教育、校园环境和社会实践作为提高大学生公民素质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公民意识的内涵又是丰富的和历史的,据此,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着重强化的公民意识教育的逻辑基点可表述为:以当家作主的主体意识为核心,以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意识为基本内容,同时,公共意识、规则意识乃至全球意识也是当下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应当强化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论学校在公民意识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进行公民教育的主要机构,学校公民教育是实现公民教育的关键所在,培养公民意识是学校公民教育的基本任务.我国的学校公民教育对培养公民意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内容安排上不科学,在教育方法上单一化.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学校和社会要合力营造一种良好的公民教育氛围,开设专门的公民教育课程,根据实际安排公民教育的内容,并且运用多样化的教育方法,使学校公民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的开放意识及其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意识是国际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全球化推动了世界的全面开放,开放的世界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加快培养大学生的开放意识与心态。思想政治工作要把高校学生自发的开放与国家主动的开放决策结合起来,通过教育内容、工作方式、交往渠道等多种形式探索培养学生开放意识的新途径新方式。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在新时期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大学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社会责任感的有无及强弱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和得失。努力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主要内容包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营造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基础;引导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强化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提高大学生构建和谐社会的动手能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充分发挥教师构建和谐社会的示范带头作用;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法规制度,营造全方位的“责任追究”氛围和机制,增强构建和谐社会的制约力。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近现代史教学中重视并加强对大学生国际意识的培养,是更好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前提和保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国际意识,拓宽他们的国际视野,使其既能从中国的角度看世界,也从世界的视野看中国,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近现代历史,有利于形成国际竞争与合作的价值观念,更好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相似文献   

11.
当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思想政治理论课责任感培养也存在一些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可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开展参与模式研究、激励模式研究和学习与体验模式研究,推动以培养社会责任感为目标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承担。  相似文献   

12.
加强大学生的生态意识教育,对提高大学生的环保意识、增强大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环境的责任感有重要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探讨加强大学生生态意识教育,对拓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领域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公众的环境意识是反映一个社会道德水准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的环境意识目前还仅停留在认知层面,高校的环境伦理教育应帮助大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实现大学生环境意识由知到行的转化。  相似文献   

14.
公民意识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提升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水准,有助于带动整个社会公民意识的提高。鉴于公民意识不可能简单引进移入,传统文化缺乏公民教育资源,我国大学公民意识教育的长期空白,转型期中外新旧观念的强烈撞击;我们应加强大学生的公民性品格、全球化意识与权利责任教育。就现状而言,公民意识教育应紧抓责任感教育的重点,垒实法制教育的基础,建设公民教育体系,让公民意识成为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是其健康成长和发展的重要基础.文章从分析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内涵入手,研究了大学生主体意识的现状,探讨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的路径,即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凸显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注重理想信念教育、责任教育等,以期为提高当前大 学生的主体意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主体意识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二重化了现实世界,使原本单一的现实世界分化为了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虚拟世界使青年大学生原本不定型的世界观受到冲击。更新观念,培养和增强网络意识,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全新的世界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大学生公民意识缺乏的现状出发,探寻其背后的传统教育弊端;并在强调公民教育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法律教育因其本身具有的特点与公民意识的培养存在较强的耦合,进而探寻了法律教育在公民意识方面可发挥作用的四种途径,以达到为现代公民社会提供具有高素养人格主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正公民教育无疑是当代中国教育领域最最重要的主题。要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中的公民素质培养,加强孩子的公民主体意识的培养,以根治目前我国公民教育的"虚弱症",从孩子一代培养具有使命感的社会新公民。如何利用学校及社会的教育资源,有效培养小学生的公民意识与社会实践能力,以提高学生公民综合素质呢?我们提出了公民教育区域课堂的理念,就是通过课内外一体化,在小学生生活的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让个体通过区  相似文献   

19.
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存在脱节的现象,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重视程度不够,如何认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思想政治教育如何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培养服务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和广泛使用,其自身独有特征正影响着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发展。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大学生主体意识的不协调发展(自主意识和自律意识)。这种不协调发展与互联网本身的特性是辨证统一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性主张对互联网环境下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