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以下简称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内容较为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这部宪法虽经多次修改,但一直实行到现在,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一部宪法。资产阶级的分权与制衡原则,是美国宪法所确认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一般资本主义国家所仿效,成为迄今仍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宪法原则。我国学术理论界在如何评价美国宪法这一基本原则上,至今观点不一,众说纷纭。本文试图对美国宪法的分权与制衡原则谈谈自己的一点浅见。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伍兹以史实为依据,对美国时下的“政治正确”之说进行了新的解读。其所遵循的原则就是一切以合众国宪法为依据。这是美国官民皆守的传统,意味着合众国宪法对每个公民、各级权力都具有最高的约束力。本文从“总统在任上如何接受民众检验、监督与批评,立国者和立宪者所设立的共和国目标如何实现,如何评价宁守‘不灵活’宪法这一现象,政府如何出于好意干预经济和公民生活而‘好心办坏事’,政府又该如何在宪法许可的范围内动用纳税人的钱并保证此钱花得适当其所”这几个方面阐释了宪法至上这一原则。美国人信奉政府权力有限学说,具备将国家、政府、公民间权限区分清楚的能力。政府的一切权力来自人民,此乃伍兹始终坚守的立场。  相似文献   

3.
美国的宪法和政教分离的原则将宗教信仰自由作为基本人权加以保护,美国因而成为世界上享有最大自由度的宗教化国家。当代美国人的宗教自由一方面体现为宗教团体五花八门,繁荣共存,另一方面体现为美国人宗教信仰的消费式选择模式上,它以宗教团体多样性为前提,以市场消费式模态为特征,以社区观念为动机,是当代美国人宗教生活中重要行为表征。  相似文献   

4.
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了言论自由的绝对保护原则,禁止所有限制言论自由的政府措施,但在现实中,为了保障公共利益和他人的合法利益,必须对言论自由进行必要、合理的限制,此即第一修正案难题.为了破解这一宪法难题,美国理论界和司法界将言论分为公言论和私言论,对公言论实行绝对保护,对私言论实行相对保护.美国这一制度和中国宪法的基本精神是暗合的,对中国相关制度的构建具有相当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党政关系问题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问题,它主要探讨政党与国家权力各组成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虽然美国宪法未提到政党,但政党的活动和影响已渗透到美国政治过程的方方面面。美国奉行"三权分立"的原则,国家权力被分成立法、行政和司法三个不同的部分,各自按照自己的规律和职责运作。因此,在政治运行中的美国党政关系,主要体现在政党与立法、行政及司法机关之间的分析关系上。这也表明美国党政关系的实质是党政合一的。  相似文献   

6.
立宪主义宪法规范是指根据限制政府权力并保障人权的宪法法理而产生的具有特定样式和体系的法律规范。宪法规范的表述从语义学的角度来讲是一种含义的表达,但从法理的角度来看则应当是一种宪法观念的体现,即授予政府权力和保障公民权利的观念是宪法规范的精神,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宪法规范的表述方式、宪法规范的结构以及宪法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范围。中国宪法规范的样式和体系与立宪主义宪法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不是由国情决定的,而是由支配宪法规范的法理决定的,这种宪法法理上的特征体现了制宪者对宪法理解,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中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7.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最为重要、影响最为深远的宪法之一,曾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制宪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考察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制定的过程,不难发现,美国宪法对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无论是立宪的指导思想还是宪法文本、立宪技巧,都可发现美国宪法留下的烙印。  相似文献   

8.
公民基本权利宪法保障程序论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权利宪法保障程序是宪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它既是公民宪法权利的实现和保障机制,也是公民基本的程序权利。世界上主要宪法权利保障程序制度主要有三种模式,即美国用宪法修正案规定公民宪法权利保障模式,德国列举式与概括式相结合的宪法权利保障模式和俄罗斯随附实体性规定的宪法权利保障模式。我国现行宪法权利保障程序很不完善,应当借鉴外国的立宪经验,不断完善我国的公民宪法权利保障程序。  相似文献   

9.
黄树卿 《理论界》2010,(2):82-84
在英国宪法中,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的产生可以溯源于《大宪章》,它被视为权利和自由的基石。美国继承了这一原则,并加以创造性的发展。在美国,正当法律程序分为程序性的和实质性的,而后者是英国没有的。并且美国的正当法律程序原则往往和司法审查制度结合在一起,被用来审查联邦和州的立法,这种运作方式也是英国所陌生的。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在于英美之间在宪法观及权利观念上的不同认识。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贯穿着宪法思维,它不仅体现了我国宪法的精神和原则,而且把宪法的精神和原则发扬光大。保障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从确实保障人权和公民的基本权利的角度出发,对我国公民的生存和发展的美好前景进行了部署。对权力进行制约,以保证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用制度制约权力,防止滥用权力,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周俊鹏 《兰州学刊》2007,(9):98-100
美国、日本和法国代表了当前世界上最主要的三种税权划分模式,通过对它们的比较分析,可以得出几点可供我国借鏊的经验:一是中央与地方税权的划分与国家体制相统一;二是中央与地方税权划分应在宪法和法律的层面上加以规定;三是税收基本法规的制定权集中在中央,即使是有限的地方税收立法权也将受到中央严格的法律规制;四是注重税收司法权对税收立法权、执法权的制衡;五是地方政府拥有稳定的主体税种,地方税体系成熟;六是中央政府掌握大部分税收收入,通过恰当的转移支付制度实现对地方税权的补充和制衡.  相似文献   

12.
国家治理体系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对地方政府权力的配置模式将产生体系性影响。“多中心治理主体”、“合作式治理模式”需要发挥不同社会主体在国家治理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在地方政府职责中应更加强调服务职能的完善。所以在地方政府权力的横向配置中,要求重新划分政府与社会、市场间的权力范围,并且推动三者间关系的法治化。但是当前各级地方政府间“上下同责”、“上下同粗”的权力体系严重阻碍了地方政府权力的多中心横向配置,所以各级地方政府间的纵向分权以及增强基层政府的自主权成为地方政府权力重构的首要任务。此外,国家治理体系对行政法学的基本原则也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时期地方政府权力配置法治化的道路上,应更加强调监督和制约地方政府行政权的行使,防止各级地方政府恣意逾越横向、纵向的权力边界。因此,法律保留原则和越权无效原则的价值将会更加凸显,而相关立法也应当更加完善。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有限政府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有限政府是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要求,符合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理念。构建有限政府,必须对市场经济发展脉络进行历时性考察,探析政府对市场经济不合理干预的深层原因,重估政府作用、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的权力权利分配体系、加强对税收收支监管后,通过政府权力—公共领域—市场经济的理论进路建立有限政府以应对市场失灵。  相似文献   

14.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关于政府与合作社关系的立法定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立法关于政府与合作社关系定位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政府支持合作社、但不强行推动:合作社独立经营、不依赖政府外援去生存。但对于政府在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基本职能定位是发挥有限而必不可少的作用,核心就是“指导”、“扶持”和“服务”。在此过程中,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业务机会扶持、财政资金补助、金融支持和税收优惠,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来说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政体的本质是国家权力之间关系,即权力在国家机关之间的分配及各权力机关之间的互动关系;在认识、尊重历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政体的选择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完全可能的;政体的选择是政治制度创新中的一种,政体选择的动力与制度创新的动力大致相同,取决于政体选择者与政体需求者各自对选择的收益和成本的估价;最理想的政体应该具备一定的"素质",将政体所应具有的"素质"视为政体模式的评价指标,以此衡量政体的良善与否。  相似文献   

16.
产业法在宏观上调整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协调产业组织的关系,竞争法在微观上给竞争主体提供公平的竞争机制,二者相互配合,共同保障经济的健康运行。反倾销法是产业政策在国际贸易领域的延伸和实现,它吸收了竞争法的公平竞争理念、维护公平竞争,但在全球自由贸易盛行的背景下,它又转而走向公平竞争的反面,成为贸易保护的重要手段,遏制竞争。这不论与本国产业还是他国产业都有冲突,因此,要加强三者的协调。但在国际上,不论从竞争法还是反倾销法角度作出的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都有缺憾,出于维护我国利益的考虑,我国在完善这三部法律时要加强三者的协调。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第一部破产正式立法为清政府1906年颁行的《破产律》,由于官商利益冲突及该律在执行中遇到的阻滞,其于光绪三十三年十月被废止。中华民国成立后至南京国民政府1935年7月公布《破产法》之前,我国在破产领域始终没有正式有效的制定法,遇有破产案件,只能依据惯例或法理裁判。此时期作为裁断机构之一的商会发挥了重要功能,但通过对地方商会有关破产纠纷的个案考察分析,可以发现商会对破产案件的裁断也存在难以克服的缺陷。  相似文献   

18.
在法治路径中,法治本身存在诸多限定性因素,而从现象学上看,其突出症结就是法治的多重规律所存在的紧张关系。入罪慎行与严密法网对作为后盾之法而言,已是不可回避的规律;对此二律背反的解决,需着眼于刑法本体论范畴及刑事政策原理展开研究,即重点从立法、政策两个方位寻求进路。  相似文献   

19.
席卷世界的全球化浪潮是一个信息化、市场化、民主化等的综合过程,刚刚入世的中国可能体会更深。入世的调整和挑战绝大多数与政府有关,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缺陷和政府失灵的双重压力使得这个过程更具艰辛。跳出政府和市场二元对立的窠臼,将它们作为对立统一、相互弥补的有效机制。以二者不同的目标价值追求为讨论依据,从经济社会活动的整体过程出发,分析它们在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从而使其各得其所,各行其能,进而从根本上实现政府职能的有效转变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欧洲列强为争权夺霸而粗暴践踏国际法,这导致国际法功能与效力的发挥受到极大制约.为此,马克思恩格斯对欧洲列强违背国际法的行为进行有力抨击,揭示了国际法应该具有的功能和效力:强调以国际法维护国家间的正常交往关系;以国际法规制西方列强的国际行为;以国际法支持民族解放运动;以国际法创设新的国际秩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