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中国网络新媒体下意识形态不断丰富且充满了激烈的意识冲击和较量.高职院校学生在新媒体的环境背景下,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想法都与以往有很大差距,因此,在新媒体境域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在资政育人影响力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基于新媒体的背景,分析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资政育人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师资政育人影响力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媒体技术的不断创新,新媒体时代随之到来。在新媒体环境下,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传统教育教学模式所呈现出来的弊端受到了更为严重的冲击;另一方面,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工作又迎来了新的改革契机。教育工作者可以有效借助新媒体平台,以时代新人为指向,以全局育人为实践方向,结合新媒体的优势和特点,更新思政教育的教育理念及教育手段,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文章先概括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然后分析高职思政教育中应用新媒体的意义和原则,最后详细阐述新媒体高职思政教育中应用的创新策略,希望能够为思政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为促进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工作水平提供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3.
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为高职院校提供了更多创新的教学和管理手段。从在线课程到社交媒体的运用,新媒体的引入为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如何更好地利用新媒体手段,提升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是高职院校面临的迫切问题。本文通过深入挖掘新媒体在学生管理中的潜在作用和机制,尝试从多方面加深新媒体与学生管理工作融合,期望为高职院校提供可行的、创新性的管理方案,推动学生管理工作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为培养更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4.
樊玉霜 《人才瞭望》2017,(4):152-153
社会科技发展迅速,新媒体因此诞生.新媒体依赖自身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信息无界限的特点广受社会各行各业欢迎,在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中如果能有效利用新媒体,可有效提升学生管理效率,使工作更加顺利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当前高职招生模式的改革与发展,高职院校的生源结构呈现多元化,这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对的一个新课题.基于此,分析生源多元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状况的基本特征,凝练出着力构建以主题教育、校园文化、新媒体应用、典型引导、志愿服务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多样化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伴随新媒体的出现,在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得到应用与实践,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工作者在充分运用新媒体作用的前提下,与学生建立起新的沟通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并顺应时代的发展,做到与时俱进。本文对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张蓓华 《人才瞭望》2017,(6):167-168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企业的市场营销主要依靠新媒体来进行,而原有的工作模式不能再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势必会被企业所舍弃.这就使他们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变得不再重要,也不能为他们在来来工作环境中的优势地位提供保证.这就证明了只有具备与时俱进理念的市场营销人员,才能在工作中掌握先机,因此,我国现代高职院校应将这一问题作为对市场营销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参考.笔者对新媒体环境下现代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与分析,并针对当前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传统体育项目进入到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项目内容,其中就包括太极拳.太极拳属于中华民族的一种传统武术,对于人们健身健体有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社会公共体育中较为常见的项目.因此,高职院校将大极拳纳入体育项目中,对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健康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阐述太极拳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其次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面临的问题,最后提出改善高职院校太极拳教学效果的对策.寄希望对各大高职院校的太极拳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陈吉鄂 《人才瞭望》2017,(8):133-134
当今我国社会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高职教育也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人格素质养成.目前高职院校正慢慢实现教育使命的重大转变:从注重学生基本能力的培养到注重学生职业人格素质的培养.现阶段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在这些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职业人格的养成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基于此,笔者从高职院校的人格教育问题入手,来进行一定的探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学校在教育中越来越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当然也不例外.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做法,尤其是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此,通过对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重要性的分析,探讨高职院校是如何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  相似文献   

11.
新媒体网络是把双刃剑,既有积极作用,又有消极作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确分析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影响,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确保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2.
新媒体开始在我国普及、应用和发展,也成为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交友聊天以及获取知识和信息方式与渠道。本文在分析了新媒体给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高职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重要人才的使命,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发展人才战略上肩负着重要地位。随着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同时也能够为高职院校的思政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在以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运用新媒体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建立适应高职学生思想教育的工作资源,能够有效地开展思政教育工作,更具有实效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张艳霞 《人才瞭望》2017,(12):152-153
我国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走过了30多个年头,目前高职院校营销人才培养呈现"供需两旺,供需两不满意"问题,该现状要求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手段与人才培养体系.但人才培养体系的创新需要从政策层面与社会经济环境层面进行变革,以及包容创新驱动带来的不稳定和不确定性,推动具体创新手段的大胆运用与落实.当前以赛促学、创业项目带动、"校中厂、厂中校"实践、新媒体新技术的营销运用等都与最终需要落实到学分上,所以笔者认为学分互认机制不放开,创新驱动将难以实现其真正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有着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高职校园内,很多新媒体技术开始出现并得到广泛应用。随着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加强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当前高职教育中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在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提高学生思想素质有着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党的二十大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新媒体时代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过程中,存在缺乏与新媒体融合、文化渗透与舆论引导、教师新媒体素养有待提升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以教学传导、文化滋养、舆论引导为基本原则,在完善新媒体载体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文化传播、重视塑造主流舆论新格局等方面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推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时俱进。同时,还需加强各级党委和政府、相关学校组织部门、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合作,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共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相似文献   

17.
随着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越来越多。而高职院校的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在这样的现状下,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主性,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堂中实施分层次教学势在必行。本文从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对高职院校中英语分层次教学展开讨论,以期望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以提高高职院校英语教育成效。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师资结构优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高职院校起步基础差、建设时间短、规模扩张快等原因,导致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结构越来越不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内涵式发展要求,优化师资结构成为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对高职教育质量具有很大影响,目前大多数学生选择高职院校就是为它的职业性的一面,即以就业为导向,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学生及家长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高职人才培养的规格要求,更影响高职院校今后的发展,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就成为当前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0.
王钰允  石磊 《人才瞭望》2022,(20):27-29
<正>当前,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大数据技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实现了应用。大数据时代下,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信息技术及其相关软硬件等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为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改革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也加速了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创新和发展,对于促进管理效益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传统模式下的高职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和现阶段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已经不相适应了,不少高职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落后,很多高职院校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采用单一的数字化或信息电子化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