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在改革之后,虽然经济效益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依然存在问题.特别是大型国有水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中不能尊重人才、发展人才、依靠人才以及利用行政管理代替人力资源管理,从而导致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低,人才不能更好发展,进而阻碍企业的发展.笔者通过探索大型国有水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建设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高效,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并制定了一些对策,以期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飞 《人才瞭望》2005,(7):49-50
在“全球化”和WTO大气候的影响下,企业界对“人力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也形成一定“气候”。但接踵而来的新问题让许多企业开始纳闷:我们在人力资源领域做了那么多工作——加大培训、推行考核、改善沟通、提高分配、实施激励……甚至有些做法在业内还深受好评和肯定,为什么人力资源工作总是跟不上企业的发展。甚至有些员工还不“领情”——你对他满怀期望,他却满脸委屈地“走人”,有的干脆暗地里“磨洋工”,让你左右为难。  相似文献   

3.
完善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隽 《人才开发》2007,(10):33-34
民营企业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加快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各地普遍思考的问题。民营企业具有自身的特点,与国有企业相比,在资金和其他相关资源方面处于劣势,但与国有企业相比,作为企业发展核心推动力量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更要灵活多样。因此,加强和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成为民营企业快速、健康、稳定发展的关键。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从选人、育人、用人及留人等四个方面着手,逐步建立起完善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十六大关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建立健全各种预警和应急体制,提高政府应对突发事件和风险的能力,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由于社会利益分化严重、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文化碰撞的加剧、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危机产生的诱因日趋多样化,危机的形态日趋复杂,危机发生的几率增大。为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危机的发生,及时控制危机事态的蔓延,  相似文献   

5.
蒋静坚 《人才瞭望》2016,(6):111-111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不断发展,人们的对生活质量的追求逐渐提升,对出行安全与舒适程度也有一定要求,铁路的和谐发展对满足人民的出行需求非常关键。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背景下,铁路企业要想得到生存与发展,就要根据时代变化不断调整企业内部的管理方式,而对铁路人力资源的管理是现阶段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下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应以发展为目标不断对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优化.这要求我国高校的管理者从学校人力资源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人力资源开发体系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设来对学校的人力资源工作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几个关键环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健慧 《人才瞭望》2006,(12):83-84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日益渗透到企业老总们管理思想深层的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建立作为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相似文献   

8.
人力资源战略强调人与组织的协调和共同发展,而职位规范管理则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基础。由于职位规范管理过程中主要以岗位具体实现来操作,所以职位规范管理的原理亦即从两个纬度出发,一方面实现人员与岗位之间的“因才适岗”,另一方面要实现岗位与组织之间的“因需而设”(如图一所示)。“因才适岗”是指使具备相应能力的适合的人员能够对应到适当工作岗位上,做到密切融合,使得人员能力得以利用和发挥,同时也使得岗位上配备真正能胜任的人员。  相似文献   

9.
沈艳 《人才瞭望》2016,(18):96-97
无论是对于什么性质的单位或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的管理工作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不仅影响单位管理工作的最终质量还影响单位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为了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这一体系进行完善,就需要将有效管理的途径探讨出来.基于此,笔者从目前国内各个单位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这一管理体系的构建过程进行分析,并将相关的完善措施提出来.  相似文献   

10.
浅谈人力资源柔性化管理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普遍采用的是泰勒式的刚性管理,强调以“规章制度为本”.下级服从上级,依靠固定的组织结构和稳定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将人看作“经济人”、“机器的附件”,着重于对人和事的控制,“以罚代管”现象严重,较少关注人的个性,具有浓厚的强制色彩,致使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不高,人力资源利用效率较低。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 人力资源是相对于自然资源而言的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营运能力和体力营运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舒尔茨说,人类的未来不取决于空间、能源和耕地,而取决于人类智慧的开发;  相似文献   

12.
公司人力资源部自成立以来,为集团人力资源体系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探索与尝试,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初具规模。然两,我们在人力资源的基础工作层面仍然有很多欠缺,尤其作为整个人力资源基础的职位分析一直落后于公司的发展。虽然于近些年做了几次简单的职位分析,但限于诸多原因,该工作并未达到满意的效果,在公司一年多的快速发展后已经严重滞后。经领导批示,人力资源部将于近期重新进行详细的职位分析工作,并以此为契机改进完善各项人力资源制度。本文将对职位分析的相关基础知识作简单介绍,以期大家对职位分析有粗略认知。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经济快速发展,高校也在不断壮大,为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高校不断地在招收学生,扩充生源与师资力量,保证教学效果。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加了人力资源管理难度,不利于教师与学生的管理,无法进行有效的考核,可以说,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已经无法满足高校的需求,无法保证高校的快速发展。基于此,研究高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非常关键,以此展开研究,发挥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田华  吴绍琪 《人才瞭望》2004,(12):27-28
重庆市空港经济开发区于2002年首批为重庆市级特色工业园区,该园区引进了长安工业园、重庆市客车总厂等大中型骨干工业项目12个,项目总投资60多亿元,全面建成投产后,年产值可达400亿元以上,利税40亿元左右。新兴开发园区是以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加工制造业为支撑,园区企业体制以民营最多,但产值占大头者还是国营企业。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能源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电力企业及市场逐步向高技术含量、高智能和自动化方向发展,通过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来化解因为传统电网转型所面临的危机.而对于广大电力企业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提升企业自身科技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如何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影响电力企业实现可续持发展的重要研究课题.鉴于此,电力企业要立足于行业和企业自身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挖掘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必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探索和改革,从节约人力资源成本、提升人力资源效能方面着手开辟新型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图书馆馆员人力资源现状,来探析图书馆馆员的人力资源管理,以提高图书馆馆员人力资源价值,增强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张玉荣 《人才瞭望》2006,(11):22-23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美国密歇根大学赫曼森1964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到今天已逐步建立起一套较为完整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体系,特别是知识经济的到来更为人力资源会计的推广创造了契机,并初步在企业实践中结出硕果。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改革往往伴随着大幅度的人员和相应职能的调整,因此,人力资源战略是国有企业决策层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为确保改革成功,我们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制定相关的人力资源战略。  相似文献   

19.
宋斌 《人才瞭望》2003,(2):13-14
在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诸多研究课题中,关于开发的基本矛盾的课题还是一个空白带,本文对其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认为下列两对矛盾是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基本矛盾。一、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一般规律公务员与事的矛盾是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基本矛盾,它贯穿整个政府部门人力资源开发的过程之中,并有规律可循。公务员与事的矛盾可从四方面理解:一是事的总量与公务员的总量的矛盾;二是事的类型结构与公务员的能力结构、素质类型的矛盾;三是行政岗位(职位)与公务员资格素质的矛盾;四是公务员与行政组织的矛盾。这四方面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人力资源会计是在运用经济学、组织行为学原理基础上,与人力资源管理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一类专门会计学科,是对组织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进行计量和报告的一种程序和方法,是会计学科发展的一个全新领域。美国密歇根大学赫曼森1964年首次提出“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概念后,通过一大批会计学者坚持不懈的研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