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际人才交流》2016,(9):10-11
骄阳似火的8月,大家都尽情享受着四年一次的奥运狂欢:林丹与李宗伟的世纪大战,女排姑娘的赛场拼搏,还有傅园慧的“洪荒之力”……但赛场之外,很多人都被几位外国选手的流利汉语所折服:日本选手福原爱的中文之流利早就名扬赛场内外了;瑞典羽毛球选手艾克塞尔森接受采访时,用中文侃侃而谈,还说“希望以后到中国做羽毛球教练”呢。  相似文献   

2.
在今年4月于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举行的世界体操单项锦标赛中,中国体操队最后一天连夺二金,打破开赛以来的沉闷局面,且一扫上届未获一枚奖牌之辱,保持了世界体操强国的地位。而立下汗马之功者,就是中国体操队继李小双、陆莉两位奥运金牌得主之后另一对“金童玉女”一黄力平、罗莉。黄力平是一位素质绝佳的体操选手,且出道较早,有着匀称的身材、漂亮的双腿和足尖的他,在教练的精心调教下,形成了动作干净流畅姿态优美的特点。1991年,正当他日趋成熟,并被体操行家认为是“中国最有前途的男选手”之时,在一次训练中,右膝关节韧带断裂…  相似文献   

3.
“革命”一词,源于西周,《周易·革卦》云:“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这里的“革”指变化,“命”即天命,革命就是秉承天意的变化. 近代意义专指暴力革命的“革命”一词,来自西方.孙中山1895年在广州发动反清武装起义时,还自称“造反”,不知“革命”为何物.  相似文献   

4.
李春碧 《人才瞭望》2013,(11):16-16
天地示人真善美;山河还我北南东。这是黄炎培先生的一副抗日联。上联申张真理,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下联中“北南东”是指我国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的重点地区,疾呼收复失地,表达了强烈的爱国之情。  相似文献   

5.
曹操是三国时期一位具有出色才华和鲜明个性的枭雄人物,集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于一身,其雄才大略、风度气襟、治国之道、用兵之神无不给人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本文着重从曹操的人才战略、选人标准、用人思想等几方面分析阐述,结合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念,从中给予我们以崭新的启示。曹操为实现统一中原的政治野心,一开始就实施其长期的人才发展战略,在起兵创业阶段,他有这样的观点:“吾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这里的“智”是指谋臣泛指谋略、智慧,“力”是指武将,泛指军事力量。可见,初露头角的曹操就把人才作为自己剪灭群雄的  相似文献   

6.
我们常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形容相思之苦,但我们未必知道什么是三秋,三秋指哪三秋. 据考证,中国古代的三秋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时间.最早见于诗经,《诗·王风·采葛》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孔颖达疏:“年有四时,时皆三月,三秋谓九月也.”也就是说最早的三秋指的是时间九个月.另见晋·陆机《挽歌》:“三秋犹足收,万世安可思!”宋·李弥逊《水调歌头·次向伯恭芗林见寄》:“不见隐君子,一月比三秋.”《燕山外史》卷二:“室迩人遐,每切三秋之感.”在这些著述中一秋则代指一年,三秋指三年.  相似文献   

7.
<正>“新湖南、展天地、四大实验室开启,山水风光为名,带来浪漫惊喜。”“年轻的湖南,科技新高地……”1月15日,南方小年的夜晚,一首《新麓山之歌》在湖南卫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锦绣潇湘。这首时代之歌、科技之歌、湖南之歌由知名艺人携手来自湖南省“四大实验室”的8名青年科技工作者共同演唱,将《湘江水》重新填词,“摇身一变”成了具有湖南科技特色的《新麓山之歌》。  相似文献   

8.
校园,这个曾被众人诩为读书人的圣地.自其出现的第一天起就无疑成为莘莘学子的求学场所.被世人视为出人才的“象牙之塔”.然而,随着商品经济的飞速发展及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校园这个往日被众人心向往之的圣洁之地却出现了一种不该有的“风光”,即形形色色的“厌学症”。应当说在中国步入市场经济急需各类人才之时,在中国上空人才大战雷声轰鸣时刻,校园中出现这种不该有的“风光”委实是太不合时宜,也委实不能不令国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9.
地名拾趣     
钟芳 《人才瞭望》2014,(3):96-96
“一个人,一座城;一篇记,一盛景;一篇赋,一精神.”这些浸润着文化感受的优美字句,是湖南最好的写照.人指毛泽东,城是凤凰古城;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盛景指武陵源;赋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传递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精神.  相似文献   

10.
当人类社会发展跨入21世纪──知识、智慧、智力世纪的时候,在知识工业、智慧产业成为国际经济的主导工业和产业,知识主宰未来,未来属于知识成为世纪最高命题之时,“人力资源再造工程”成为新世纪发展的核心,尤其是从注重人的“力的资源”转向开发团队的“心的资源”新理念,成为新世纪发展趋势时,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并列入国家管理、企业管理、社会管理的紧急议事日程。目前全球正全方位地迈向知识经济新时代,这是一个不可抗拒的历史性的转变。人的价值因这一转变而得到提升。人拥有的知识因这一转变…  相似文献   

11.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其具备人力资源配置的“有形之手”、破解宏观就业难题的“非常之力”和保障大学生就业之责.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行机制的困顿现状 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行机制的困顿现状主要表现是: 1.社会发展战略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需求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去年,《光明日报》头版头条载:越来越多的广州人喜欢读书.人均购书38.92元.居全国首位. 人们印象中满脑子“生意经”的广州人越来越喜欢读书.令人欣喜、振奋。读罢这则消息.也不免有些感叹。 我们身边不乏这类现象:一些单位领导.宁可花大价钱“搁一桌”.也舍不得花小钱订书刊;一些“大款”宁愿耗巨资“修长城”,也不愿为“希望工程”尽微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潘洪钢 《人才瞭望》2016,(15):74-75
学界对清代“奴才”一称的理解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 清代官员,常常自称“奴才”,既见于官方文件、奏章之中,也常常出现在官员觐见皇帝之时.学界对此基本依照陈垣与鲁迅先生的看法,视为清廷强行区分满汉官员身份的措施. 陈垣是这么说的:“满人称奴才,有时可以称臣;汉人称臣,无时可以称奴才”.鲁迅先生说:“在清朝,旗人自称‘奴才’,汉人只能自称‘臣’.这并非因为是‘炎黄之胄’,特地优待,赐以嘉名的,其实是所以别于满人的‘奴才’,其地位还下于‘奴才’.”这其实是排满浪潮影响下对“奴才”一词的理解,当然其中也道出了清代旗人与民人身份的不同.事实上,这两个称谓所对应的对象有一个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
曾国藩之所以能准确地判断人才和使用人才,是因为其有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曾国藩曾在日记中写道:“得人不外四事,日广收、慎用、勤教、严绳”,此可谓曾国藩选人用人体系的核心所在. 广收——发现人才的第一步 曾国藩在其著作《挺经》中写道:“天下无现成之人才,亦无生知之卓识,大抵皆由勉强磨炼而出耳.”既然人才不是“天生”,而是需要通过后天的“磨炼”才能脱颖而出,那么广收“可塑之才”,就是发现人才的第一步.为了能够做到“广收”,曾国藩每到一地,便积极访求可用之人,有时甚至张贴告示,招贤纳才.在求才之时,曾国藩的态度也极为真诚,非常注意尊重他人.他听说在家守孝的彭玉麟很贤能,就三番五次地写信给他,请求他出来共襄大义,彭玉麟被曾国藩的这番情意所感,于是投奔他.  相似文献   

15.
任峻 《人才瞭望》2013,(4):64-64
“父母官”一词来源于《礼记·大学》:“《诗》云:‘乐只君子,民之父母。’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此之谓民之父母。”《孟子·梁惠王上》:“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之父母也?”在这些先秦文献中“父母”是指百姓的统治者,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不同文明之间是冲突还是对话、是对抗还是合作,已经成为关乎人类前途命运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文明何去何从的“时代之问”。兰花奖国际文化论坛以“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为主题,邀请兰花奖获奖嘉宾、各界专家学者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7.
吃在朝鲜     
每个国家都是一个世界,很小很小,又很大很大。朝鲜虽说是我们的邻邦,我应朝鲜出版物交流协会的邀请对它进行访问的时候,仍感到好些事很新鲜,“吃”便是一种。一、他们会陪吃吗我于暮霭沉沉之时,坐国际列  相似文献   

18.
去年初冬,笔者曾欲访林章申,但终因他特忙而让采访搁浅。今年国沃趁他来北京采访了他。他此次来京是作为海外旅美华人组织——美洲中国工程师学会的代表,接受我国政府为他颁发的“友谊奖”。在国际电子工业领域里,林章申和他的公司握有一张“COMS技术”王牌。正当世界奋起追赶时,30多岁的他已经率领上7一个“团队”。任何一位获奖者,当金光闪闪的奖章系挂在他的胸前时,都会勾起他对往昔的回忆。林章申先生也不例外O集成电路”尖端水平的一个代表。正当世界奋起追赶之时,30多岁的他已经率领上了一个“团队”,随后升迁为该公司生产…  相似文献   

19.
哈佛大学著名学者约瑟夫·奈最先提出“软力量”一说。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力量不仅是指军事、经济等“硬力量”,也包括“软力量”,即精神、文化、制度、舆论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在中国文化界,可以看到外国专家在这里著书立说,教书育人,向世界传播着中国的声音,影响着世界。  相似文献   

20.
养生三戒 我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养生上主张“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期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期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里清楚地指出人们应按不同时期的体质特点来养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