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我国整体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职业素质得到了逐步的提升,但与激烈的就业竞争相比,当前高职院校对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不尽如人意,导致学生难以适应激烈的岗位竞争,难以获得长远的职业发展.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予以关注,探索出相应的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机制,最终促进高职学生综合实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教育教学不断发展完善,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水平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为了对我国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以及思想政治水平进行有效的提升,我国高职院校一直在教育教学等方面进行着积极的努力,希望通过教育教学的改革促进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质与思想政治的双重提升。鉴于此,本文主要就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进行研究,希望通过笔者的努力找出有效的发展策略,促进我国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琦  王娜 《人才瞭望》2017,(16):109-110
高职院校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其本质是培养既会做人叉会做事的高素质人才.然而,大多数高职学生进入职场后普遍存在专业技能较高,但是人文素养却不高的现象,为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在高职学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职业性”人文素质培养,注重“职业性”人文素质的养成和提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它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性质上属于职业教育,因而又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是在学生已具有的中学汉语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较高层面的语言能力的培养,是直接面向职业岗位,以适应和优化岗位工作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因此,高职学生汉语能力的培养途径必须突出高职特色,在学生已具备基本的素质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和职业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素质.  相似文献   

5.
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特征是从人的个性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是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也是整个教育界关注的重点课题。近年来,不少教育工作者提出“高职教育应注重学生素质教育”的思想,并具体实践在入学教育、礼仪教育、教寝室文化教育、创就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等各个方面。高职学生的素质教育对普通高等教育学科教育无疑是一种进步。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特别是高职院校学生先学会做人后学会做事,保证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提高,我院特提出了实行“学生素质教育学分制”。这种理念尤其切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许多高职院校以之为指导进行教学调整和创新,以专业培养目标为核心,以职业成长为依托,在夯实学生文化知识底蕴的基础上,重点关注职业实践素质、开拓创新素质、社会适应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杨春 《人才瞭望》2017,(10):195-196
高职院校是我国教育体系内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职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使命,有力的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培养的过程中,除了传授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外,还要注意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笔者将从学生的职业素养出发,探究分析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经验.  相似文献   

7.
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适应企事业单位需要的应用型人才,职业道德教育与高职学生毕业后对工作的态度和责任感有重要影响.“90后”已经成为当前就亚的主体,未来将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主力军.所以必须加强“90后”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才能树立起正确的职业态度,养成良好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素质教育工作普遍存在偏重技能训练与知识单方灌输现象,使得个体缺乏体验式学习机遇,有关行为养成与职业适应能力欠缺。须知透过团队适应挖掘新型素质培训内涵,属于行为养成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拓展的基础媒介,构建活动主要交由学生管理单位与特殊培训机构处理,使得人才培养方案与思想政治无缝衔接,这是促进高职院校学生综合素质拓展能效的必要途径,应当引起内部领导人员的全面重视。  相似文献   

9.
韩红  卢本琼 《人才瞭望》2017,(10):107-108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业能力和创新技能为基础内容,讲究创新、注重实践,力求培养出与专业相融合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教育.笔者在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现阶段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对策,以期为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我国市场的快速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高职院校如何适应市场,为社会培养既具较好的技能,又具较好综合职业素质的专业人才,是一个十分现实的课题。现阶段切实、全面地提高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当前各高职院校的紧迫任务。素质教育是全方位的,高职院校应从素质教育的内涵入手,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我们只有将素质教育贯穿高职高专教育的全过程,才能真正把学生塑造成合格的有用人才。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教学方法应该更加注重实践性、应用性.笔者以高职院校的经济学原理课程为例,着重阐述启发式教学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教师是一个职业,但更是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促进者。高职院校的教师与其它类别教育的教师素质要求不同,必须具备"职业能力"素质,即"双师型"。  相似文献   

13.
在旅游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养成教育中,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大国工匠精神的传承是两个课堂相融合教育的关键。只有传承红色基因,职业教育“立德树人”,才能回答好职业教育“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性问题。本文从旅游高职院校开展思政课与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现状着手,研究分析如何推动思政课教学与职业养成教育的关系和意义,思考思想政治教育融合旅游职业养成教育新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多为高考成绩无法进入本科院校的考生,这些学生对高职教育缺乏认可度,学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进取心,而且具有较强的自卑心理,这就导致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仅管理模式较为落后,而且缺乏专业的教师,这就导致无法与当前高职教育的发展相适应,不能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所以高职院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需要及时转变观念,有效的将赏识教育应用到学生管理工作中来,通过对教师赏识意识培养和综合素质提升,从而使其能够对学生进地正确人生观和职业观的引导,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和责任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提高学生管理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刘芸 《人才瞭望》2017,(10):68-69
高职辅导员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机制不够完善,无法调动辅导员的积极性.笔者以QD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从薪酬体系、考评体系、职业发展及心理需求四个方面分析高职院校辅导员激励普遍存在的问题,以期为高职辅导员激励机制的构建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张明昌 《人才瞭望》2017,(8):123-124
在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中,体育教育必须满足学生以后工作对身体适应和心理适应的需要,因此高职院校体育教育中的体育职业体能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职业市场的不断变化,高职院校的体育职业体能教学也应与时俱进,不断进行内容、方式的调整和创新,以便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身心健全的职业工人.笔者从创新高职体育职业体能教学体系的重要性展开,来探讨构建高职体育职业体能创新教学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随着高职教育不断的发展,对美容专业人才培养也提出了新要求,即在教授学生专业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侧重发展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促进专业教育与职业岗位要求接轨中,使毕业学生获得更好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本文围绕美容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职业能力素质,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美容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分析,并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整合专业课程内容、加强校企之间合作、深入推进课证融通、构建双师型教师队伍等方面入手,提出几点有效的具备基本职业能力素质的美容专业人才培养策略,希望可以发挥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对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大量需求,使得民办高职院校教育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工作是学校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以及自我管理能力.基于此,就目前广东省民办高职院校学生日常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语文是高职院校基础课程之一。为了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对学生的审美教育,必须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审美教育促进职业素质的培养,并且尊重学生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就业形势严峻的社会环境下,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能力,还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高职院校为了推进就业、实现教学目标,应将职业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合。本文主要从职业素质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探讨,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提升与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措施与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