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材料]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战略举措.在“双创”推动下,全社会的创业创新热情不断高涨,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据国家工商局统计,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达443.9万户,比2014年增长21.6%.全球创业报告也显示,目前中国的创业指数为79%,远高于全球51%和亚洲64%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加快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春潮在神州大地上激流涌动.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 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市场要活、创新要实、政策要宽,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制度环境. 李克强总理在2015 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双引擎",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现今,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首先要解决的是育人问题. 大众创业,教育先行;万众创新,文化先行. 没有创新的人才,不可能有创业的成功, 没有创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创新的人才.  相似文献   

3.
宁金明 《人才瞭望》2016,(15):30-31
近年来,为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高地,河南省汤阴县县委、县政府乘势而上,主动作为,出台政策扶持创业、优化环境支撑创业、搭建平台孵化创业,使汤阴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为进一步解决影响汤阴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困境,县人社局多次组织人员赴北京、郑州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查找自身差距,挖掘问题根源,提出对策建议,以进一步促进汤阴县大众创业工作,为打造自信自豪幸福汤阴提供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一发展战略的实施,“双创”概念深入人心。大学生作为“双创”浪潮里不可忽视的力量,各高校都在以提高学生“双创”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为目标,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众所周知,大学生就业指导作为高校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2021年12月5日,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了《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重点任务及分工方案》,里面明确提到“职业院校要注重职业荣誉感和工匠精神的培育,改进劳动教育方式,提高劳动技能,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双创”教育和劳动教育已经成为职业院校育人的新引擎。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赋予了全新的使命,也为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新乡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和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搭建创业平台,注重优化创业环境,全面落实创业扶持政策,着力营造创业氛围,努力打造创客之乡、创业之都、创新之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主力军层出不穷,为推动新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日媒称,中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创业热潮,2016年上半年的新创企业数量达到261万家.在经济增速明显放缓的背景下,中国政府从2014年前后推出了创业促进政策,并将其作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日本经济新闻》网站称,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下,政府相继出台了低息贷款和成立创业扶持中心等政策,创业热情正在中国各地扩散.但这能为经济增长做出多大贡献还不好说,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7月接受采访时承认,“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包括技术创新,也包括商业模式创新、组织管理创新等”.  相似文献   

8.
<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国家战略部署下,基于产教融合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仍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然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普遍存在培养体系不健全、缺少平台、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队伍薄弱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进入21世纪,全球迎来了创新创业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全新理念席卷中国大地,推动着国民创业走向全面化、改革化、创新化进程。适应和引领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打造“双创”的新引擎。而大学生正是“双创”的生力军,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时代赋予中国高等学校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0.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是新时代的接班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创新创业工作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大学生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富有激情,视野开阔,敢于突破思维定式.我国各高校应不断地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业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业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更好贯彻落实国家、 省市工作部署和要求, 积极响应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商丘市人社系统明确了"以创新促进创业、以创业促进就业""双创双促"工作思路.紧紧抓住政策引领、完善载体、支撑服务、激活主体4个关键点,立足市情,细化措施,积极作为,全力推进"双创"各项工作开展.  相似文献   

12.
陈俊奇 《人才瞭望》2017,(16):69-72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的压力之下以及“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政策支持下,大学生创业进行地如火如荼.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互联网+”背景下选择什么样的创业模式将对创业有着十分关键的影响.笔者在前人探究的基础上,结合对郑州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公司的实地调研,归纳了目前“互联网+”背景下的大学生创业模式,并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大学生创业模式选择教育的措施,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不仅能够培养出更具创新能力的体育从业者,促进体育专业与社会经济的深度对接,而且可以提高体育专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推动体育事业的创新发展。本文在双创理念下,运用经验总结法、行动研究法等,论述高校体育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的发展契机和价值意蕴,并提出行之有效的融合策略。包括引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教育理念、构建交叉融合的教育体系、将创意文化融入校园体育文化,以期推动高校体育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体育产业转型升级提供重要支持。  相似文献   

14.
孙正嘉 《人才瞭望》2016,(4):181-182
在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背景下,“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战略,高校积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成为满足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基于此,着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现状,提出导师制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并结合苏州大学敬文书院新型书院导师制模式,从育人理念、书院架构、教育资源等多方面探讨一条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5.
2014年达沃斯经济论坛,李克强总理提出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国际化人才推动下的创客、创新、创业已成为国家战略中的重要环节,将为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城市发展升级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16.
万劲波 《人才瞭望》2017,(21):85-86
近年来,全国各类"双创"基地蓬勃发展,"精英创业"和"草根创业"并举,在促进就业的同时加速培育发展新动能.在此背景下,国务院不久前印发《关于强化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发展的意见》,强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相似文献   

17.
“创新正在成为改变中国经济游戏规则的力量。”国际智库东亚论坛研究员德赖斯代尔感慨地说。
  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中国崛起成为世界的焦点。2015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特征越来越突显,“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客”、“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热潮席卷而来。特别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平台的“互联网+”为产业融合的发展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18.
2016年,新乡市始终把就业促进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来抓,形成了具有新乡特色、以鼓励创业创新为特点的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体系,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人社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就业促进工作协调机制,全市上下凝心聚力、创新思路、克难攻坚,全力以赴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努力打造创客之乡、创业之都、创新之城,强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保持了就业局势的基本稳定,为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撑.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提高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机制,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必须完善以提升创新创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适应高等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高职院校"三层三阶三平台"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强化知识传授,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重在优化培养方案,开发高质量创新创业课程.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16,(4):53-55
2015年“两会”期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期望通过“两创”探索出稳定经济增长、实现转型升级的新路径。而根据国家工商总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新登记企业达到443.9万户,同比增长21.6%。在这一创业风潮之中,调查显示超过四成(41.9%)的在华外国专家表示正在考虑或已经在中国创业,其中已经在中国创业的外国专家达到两成(23.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