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程度正一步步加深,并将在未来几年内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目前,我国的养老模式为:将近90%的老年人选择在自己最熟悉的家中养老,剩余10%的老人选择在社区、养老机构中度过晚年.但是家庭结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变得日益小型化,年轻的家庭成员由于工作原因无法时刻照看家中老人,家庭养老存在...  相似文献   

2.
朱明欣  陈晓东 《人才瞭望》2016,(24):120-121
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失能老人的增加,使传统的养老模式受到挑战.居家养老兼顾家庭、社区与社会的优势,有别于家政服务和机构养老,可以弥补家政服务与机构养老的不足.超越了传统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成为失能老年人养老的最优选择.  相似文献   

3.
《才智.人事人才》2020,(5):236-237
在老龄化背景下,为了了解福利院入住老人的养老意愿以及其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帮助福利院老人更好地适应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本文以X市社会福利院的入住老人为调查对象,采用三角测量的研究方法,主要以随机抽样调查问卷收集到的资料为依据,对福利院入住老人的养老意愿以及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发现,福利院老人的养老意愿在入住前后发生了明显变化,社会化的养老方式逐渐受到入住老人认可,但传统的居家养老意愿仍然存在。研究结果验证了老人养老意愿发生变化的理论假设,并且得出福利院入住老人的养老意愿受到个人、家庭、社区以及养老机构等方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城市空巢老年人口数量日益庞大,同时城市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也日益突显。养老问题是整个社会面临的一个挑战,其中精神养老成为养老问题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家庭是养老的载体,家庭成员是精神养老的关键因素,但是由于生活和工作等种种原因,往往子女会忽略老人在精神上的需求。本文通过分析空巢老人不同的需求,提供切实可行的应对方法,给予空巢老人一个不“空”的晚年生活。  相似文献   

5.
向荣淑 《人才瞭望》2017,(20):79-80
我国已进入老人社会,关注养老已成为一个共性问题,而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是一种很受老人喜欢的模式.基于此,笔者分析了目前居家养老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以期为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老龄化速度加快,特是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失独老人的出现,老年人对老年公共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如今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居家养老的功能弱化,集中养老的机构养老模式很难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各种需求.如何在兼顾国家经济承受力的同时满足老年人的公共服务需求,走出我国自己的老年公共服务之路,是现今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对铜川市新城社区的老年公共服务设施现状与老年需求进行分析,从国家政策、社区、老年人自身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能促进新城社区老年公共服务的建设发展,让老年人可以安度晚年.  相似文献   

7.
进入21世纪,也就意味着中国进去了老龄化阶段.失独老人群体的出现更加剧了中国的养老问题.如何使失独老人不在独自承担生命的重担,颐养天年,是现在社会最棘手的问题.本课题针对失独家庭现状,进行具体的分析,并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8.
论文根据实地调查数据和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出吉林省农村养老模式的主导模式是传统家庭养老。而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养儿防老”的观念根深蒂固;其次,人们“离土不离乡”的生活方式;最后,政府对老年人的保护,《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出台,要求子女对老人的赡养义务。然而家庭养老模式的运行与发展也出现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笔者就此提出一些促进吉林省家庭养老模式顺利运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研究通过梳理农村老人养老模式,分析我国农村老人养老模式的利弊,结合实际情况,从增强子女照顾义务、激活民间资本,加大社会参与力量方面分析,根据老人养老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为农村老人养老选择适合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0.
胡莹 《人才瞭望》2016,(15):28-29
失独老人是弱势老人中具有特殊性的群体.该群体在养老中面临经济赡养缺失、精神健康风险增大、生活照顾匮乏等养老困境,本文从社会工作视角探讨失独老人养老问题的策略,从全人健康的角度提出失独老人的养老需要关注其特殊的精神关怀需求、改善其社区照顾的环境,促进相关社会保障政策的完善.  相似文献   

11.
梁盼 《人才瞭望》2017,(1):64-65
几千年来以农业为主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什么养老金、退休金,但是古人在养老方面花的心思并不少,除了家庭养老,还有各类养老机构,以及各种针对困难家庭的特殊照顾. 百姓依赖家庭养老 在古代,不管是普通老百姓,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有养老保险等“五险一金”,也基本上没有退休工资,家庭养老的严峻性远远超过现代.  相似文献   

12.
在国庆、中秋双节长假的最后一天,一场迟到的"中秋团圆"牵动了全国千万民众的心. 9月26日,患有帕金森综合征和间歇性老年痴呆症的68岁重庆老人潘普全孤身一人来京看望消防员儿子,在下火车后失踪.社会各界自发在朋友圈和微博转发寻人信息.10月8日,失踪了12天的老人终于在北京市大兴区被找到了.当时他已失忆,无法辨认亲人,但手里依然紧紧攥着从家离开时拎着的月饼.  相似文献   

13.
潘澄 《人才瞭望》2013,(5):55-56
福利项目多,养老院费用低廉,这是加拿大一直享有"老人天堂"美誉的原因。早在1927年,加拿大就颁布了《养老金法》,开始以中央拨款的方式来承担国民的养老责任。到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促使联邦政府不断完善自己的养老保险制度,前后经过了多次改革。加拿大的养老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其一,为公共强制养老系统,主要由"加拿大养老计划"(CPP)和"老年保障金"(OAS)组成。其二,为"私有志愿养老金系统",即由用人单位提供的养老计划,以及个人避税储蓄的注册养老计划。  相似文献   

14.
我国即将迎来大规模且快速的老龄化浪潮,而三十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使得我国目前的家庭规模缩小化,再加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能够照顾老年人的年轻人和中年人的压力日益增大,照顾老人的机会成本越来越大,对于老人养老问题应该逐步进入到社会化管理运营的阶段。本文将从目前我国老年人家庭护理方面的问题入手,借鉴国外经验提出以后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在老龄化迅速发展的同时,痴呆老人的养老问题也成为社会不容回避的问题。受西欧思想的影响,日本在20世纪90年代左右创立了专门以接收痴呆老人为对象的集体之家(Group Home)。可以说痴呆老人集体之家的创立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家庭成员的护理负担,同时又因其小规模且接近于家庭生活的良好氛围而让老人们感到安心,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病情的缓解。中国目前也有专门接收患有痴呆症的老人的老年公寓,不过少之又少,还尚在起步阶段,依然有很多患有痴呆症的老年人面临着求养无门的尴尬局面。本文通过对日本痴呆老人集体之家的考察,为我国今后的痴呆老人的养老模式构建提出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6.
姜维 《人才瞭望》2017,(3):25-27
[案例] 2016年6月11日,一篇名为《合法项目被迫停工,社区养老何去何从?》的帖文广为流传,文章讲述了一家从事养老产业的机构,计划在海口市某小区建设老人养护中心遭遇居民激烈反对的事情.企业认为,该养老项目政策鼓励、政府支持、合法合规、手续齐全,没有想到会遇到如此大的阻力.小区居民则提出,他们不反对养老事业,但养老院不要放在他们小区.对此,当地政府部门也多次组织协调,但问题未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17.
段巧玲 《人才瞭望》2016,(4):160-161
中国的养老问题,主要在农村.如果农村的养老问题得不到改善,中国的养老问题也就谈不上解决.受种种条件的限制,目前我国农村主要采取家庭养老的方式.基于局部视野的实际调查,分析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问题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18.
养老服务均等化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内容,由宁夏统计局的数据可知,宁夏于2009年人口结构已进入老龄化状态.原有的养老服务不均等是由制度差异造成的身份差异;养老观念落后,缺乏社会、政府、家庭力量协调机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养老服务均等化,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树立养老服务均等化价值取向;引导养老资源配置,协调政府、社会、市场、社区以及家庭的力量;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建立新型的养老服务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自改革来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使我国城乡经济发展差距进一步拉大.与此同时,我国老龄化社会发展趋势正变得日益明显,再加上大量年轻劳动力转移到城市,致使乡村地区的留守老人数量大量增加,而这些留守老人的养老问题也由此暴露出来.鉴于此,本文对我国乡村地区留守老人养老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乡村地区...  相似文献   

20.
玲子 《人才瞭望》2015,(1):95-96
"养老"在古代的礼制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尊贤尚德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曾经以国家的名义制订或颁布过一些有关养老的礼仪、礼遇和法规,形成了我国古代社会独有的养老制度。古代的养老,有两个方面的含义,首先是指一种礼制,是各级政府为敬老专门举行的礼仪活动;其次是平时由国家出面,供给高龄老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