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浙江统计》1999年第三期刊登了姜培耕同志撰写的“对‘确定性变量’的质疑”的文章(简称姜文),读后引起了我们对此问题的兴趣。姜文提到中国人民大学主编的《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和宋光辉等主编的概计学》认为,变量按其性质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两种。并对上述两本书中的所谓“确定性变量”这一概念及其定义进行了质疑,文中提出,书中使用确定性变量这个概念是不严格、不科学的,它并没有强调变量数值具有“明确而肯定”的性质才叫确定性。认为只要变量值的变化是在某种起决定性的因素作用下,并具有趋势性和规律性就是…  相似文献   

2.
社会经济统计学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进行调查研究的方法论科学。在统计实践中,必须搜集互有联系的变量数据,才能从中发现事物的性质及相互之间存在的关系。因此,变量就成为统计学的基本概念之一。《社会经济统计学原理教科书》①(以下简称《教科书》)和《统计学》②认为,变量按其性质可分为确定性变量与随机变量两种。并进一步解释说,“确定性变量指的是影响变量值的变动有某种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致使该变量沿着一定的方向呈上升或下降的变动。”例如,“工农业生产的指标值逐年不断上升,虽然也有些波动,但总的趋势是上升的…  相似文献   

3.
4.
在研讨统计学研究对象问题上,必须明晰统计理论、实践、对象和方法这几个相关的概念及其关系。统计理论与统计实践研究对象是一致的。统计学研究对象不是统计方法,而应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相似文献   

5.
测量两定距变量的相关程度,通常采用皮尔逊的积差相关系数,其公式为:y的样本数值,x与y分别为变量x与y的样本平均数值,n为样本数。尽管大家都在应用,但却没有人对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进行系统的科学解释,其结果,一方面僵化了人们对相关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也给相关分析在实际应用中带来了局限性。为此,本文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对两定距变量相关系数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对其应用做些探讨。一、从协变趋势性上理解相关系数r从变量空间x-y的样本散点图上看,变量的公布呈线带状,即具有协变趋势性。当我们获得了关于变量x与y的样本数…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内含报酬率模型存在的三个缺陷及其导致的问题,并阐明了完善内含报酬率模型的两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习了《中国统计》93年6期刊登于宝忠同志《对变异、变量涵义的新思考》一文颇有收益与启发(以下简称于文).笔者认为,于文既有新义又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如在一定时间内和研究目的已定的条件下,统计总体是唯一的,说明其特征的指标的具体表现也是唯一的,它是一个常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不存在什么变异了.这对于“所有的统计指标”都存在变异的观点来说是深入了一步.然而,值得商榷的有三点,于文认为:第一,不变标志与“变量”无缘,第二,统计指标不是“变量”,第三,“时间”可以作为总体和总体单位.下面谈谈自己初浅的看法,欢迎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8.
一、三对矛盾引出的问题(一)社会经济统计学与数理统计学的矛盾.过去我们搞计划经济,指导统计工作的理论是社会经济统计学.如今,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经济统计学在诸多方面暴露出一些弊端,这样就有人以和国际接轨为由,提出摒弃社会经济统计学,用西方国家信奉的数理统计学取而代之.但是,经过一段深刻的分析之后,人们发现问题并不那么简单,两种统计学都有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历史背景,都有其优越性和局限性.因而,面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统计理论界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即走“大统计学”的路子,重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统计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9.
“调和平均数是算术平均数的变形使用”有三方面的涵义 :其一 ,权数不同 ,算术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单位数 f,调和平均数的权数是各组标志总量 m=xf;其二 ,无论是计算算术平均数 ,还是计算调和平均数 ,其分子是总体标志总量 ,分母是总体单位总量 ,是两个有意义的量之比 ;其三 ,两者计算结果一致性的前提是 :两者总体的一致性。王殿元和姜春霞同志在《中国统计》1999年第 2期上发表的“调和平均数不可代替”一文违背了以上三方面的涵义 ,有不妥之处 ,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人民大学贾俊平老师2004年编著的《统计学》(贾俊平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2月第一版),是一部统计学的好教材。该书立意新颖,实用性强,简明易懂、值得一读。然而,该书中关于“统计总体”的论述,鄙人实在不敢苟同。天津财经大学周恒彤教授在《统计研究》2005年第2期上《对统计学学科体系建设的感悟》一文中对统计总体的论述也发表了类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王持位 《统计研究》1986,3(1):68-73
用什么生产量价值指标来反映、研究社会生产发展的水平、速度和比例,进行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既是一个重大的经济讨论问题,也是计划统计工作中有待解决的一个实际问题。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很不一致。刘奇同志在《社会总产品和国民生产价值指标》一文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设想。为了使问题讨论进一步深入,并向刘奇同志求教,我也发表一孔之见。  相似文献   

13.
曹军 《上海统计》1995,(12):16-17
《上海统计》1995年第7期所发宋廷山同志《对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以下简《对》文),提出现行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各部委不统一、缺少核心指作、指标设置不全面、部分指标在计算公式上欠科学、名称不尽合理、有些指标不是企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与财务评价指标重复等七点不足,构建了十项新的企业评价经济效益指标,即:百元工资提供的产值、成本费用利润率、科技进步贡献率、产品销售率、全要素生产率、销售收入利润率、资产收益率、资本保值率、营运资金周转率、百元资产提供的社会贡献.  相似文献   

14.
俞纯权 《统计研究》1991,8(2):65-66
李金昌同志的《对抽样平均误差公式的更正》一文,在《统计研究》1990年第2期刊登后,我们陆续收到了一些与之商榷的文章,为了便于问题的讨论,我们对这些文章进行了认真审阅和比较,选出较有代表性的文章予以刊出。  相似文献   

15.
模型选择目的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变量选择,另一类是预测分析.文章系统地研究了两种目的异同和建模时要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变量选择偏离的概念及其与预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郭恩才 《统计研究》1984,1(4):63-66
1984年第一期《统计研究》刊登了林青同志的《<统计研究>丛刊一至九辑述评》。在总结近几年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的情况时,例举了“一些新的具有特色的意见”。列在其首的就是这样一种意见:应用统计学是“实质性科学”和“方法论科学”的结合体,主张一切应用统计学除了研究适用于各该应用学科的统计方法外,也有必要研究这门学科本身的现象的规律。据查,这种观点在我国最初是由冯杞靖同志提出来的。(见冯杞靖:《关于统计学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载《统计研究》丛刊第四辑,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年版)。对于冯杞靖同志的观点实在不敢苟同。现提出一点不成熟的见解,就教于冯杞靖同志和其他从事统计基础理论研究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线性回归变量误差模型参数估计的两种方法——工具变量法和校正似然法,然后通过数值模拟的方式对这两种方法的估计结果进行比较,说明这两种方法在不同假定下估计的优劣,最后通过实例计算来进行验证,并得到一些有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后,我国统计理论与实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章从统计的功能、统计学的取向、统计研究方法、统计研究领域四个方面评述了这种变化,为更好地发展统计理论研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统计学科的性质和学科建设一直是统计学界关注的问题,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也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焦点,本文从统计学性质的再认识入手提出了我国财经类高校统计学专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四点改革和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模型本身和检验统计量角度分析发现,虚拟自变量回归线性关系显著性检验与对应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等价,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与两总体均值的比较关系密切.而行、列因素各为2水平的双因素无重复试验方差分析,也能在回归分析中找到等价的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