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论现代管理科学的伦理化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管理模式 ,由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向人文管理的飞跃是知识经济时代管理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一趋势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管理科学的伦理化发展趋势 ,伦理化管理是人的自律精神对他律规范的超越。  相似文献   

2.
谭晓晴 《天府新论》2007,(5):153-155
这个时代对绿色文明的追求、对和谐主题的呼唤,要求高校管理者奉行不同于以往时代的人文管理理念,而人文管理的核心内容又主要体现在管理的"人文化"和"人本化"上,即主要基于校园的文化建设和提供以人为本的管理与服务方面。  相似文献   

3.
王冬梅 《理论界》2008,(4):197-198
事实上任何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当今时代加速了学生管理的发展速度,并且使学生管理的新发展带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当代青少年学生受这个时代的影响,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那就是具有显著的自我意识、独立意识、平等意识、创造意识、个性意识,可见时代呼唤人文取向的学生管理。  相似文献   

4.
裴萱 《兰州学刊》2013,(2):60-69
现代性话语理论成为现代文学史研究的一种尺度,也给文学史起到学科建构、系统梳理等积极作用。但现代性自身的异质性、模糊性和单一性面对更为复杂多样的文学史进程显出理论的僵化和文学自身话语的失落;另一方面,现代性自身与文学性、人文性和审美现代性之间的张力关系也使文学史的价值取向产生游移。在新的时代语境中,坚持历史价值的"谱系性"原则、美学的体验原则和对人文、人性的关注成为文学史基本的价值立场,同时也能够促使文学史在学科互涉、文化研究、消解意义的后现代保持审美立场和人文回归。依托"无定法的历史规约"、"独到的审美体验"和"丰富的情感"等原则,人文性质的文学史书写得以可能。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的关系是重要的文化问题,也是高等教育的实践难题。在科学与人文走向融合的时代,作为高等教育重要构成部分的研究生教育,应当将科学精神的培养作为人文素养培育的核心问题来对待。研究生教育过程不同阶段可以形成相应的培养方式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技术创新是蕴涵着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的实践活动,不同历史阶段,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特征各异,并遵循一定的历史演变轨迹.在经济价值向度,各个时代的技术创新都追求创新的经济价值,但经济价值的实质、地位在不同时代又各异.在生态价值向度,技术创新经历了(朴素的)生态价值取向-(基本)无生态价值取向-生态价值取向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人文价值向度,技术创新也经历了(朴素的)人文价值取向--(基本)缺乏人文价值取向--人文价值取向这--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创新的异质价值取向之间的协调程度不一.只有在异质价值取向之间形成相互规范、相互制约的关系,方可实现技术创新的"真"、"善"、"美"之间的内在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7.
高校图书馆人文图书采访应遵循的原则:目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现代化原则、超前性原则、定位化原则。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一种与科学管理哲学相映辉的人文管理哲学。荀子作为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他在人文管理思想上不同于孔孟 ,他以“人性恶”为基础 ,在管理的组织观、控制观、价值观、原则观、人才观方面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构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文管理模式 ,对历代社会管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值得我们认真总结 ,以古为鉴 ,为当代管理寻获一些启示。  一、“人性恶”的管理人性观荀子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但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去恶变善 ,即“人之性恶 ,其善者伪” (《荀子·性恶》,下引《荀子》只注篇名 )。他明确区分了先天的“性”与后天…  相似文献   

9.
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开放阅览环境、大数据环境、业务服务外包环境等种种新形势决定了图书馆管理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提高管理效率,提高读者满意度. 调研了图书馆界关于借阅服务管理的关注度,提出了更新借阅服务管理的观念,明确借阅管理遵循的原则,从完善规章制度、重视不同借阅服务环境下管理侧重点,以及新形势下馆员队伍建设等方面详尽地论述了新形势下提高借阅服务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震 《河南社会科学》2003,11(5):199-2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也要随之加强和改善,在管理目标、管理内容、管理原则、管理环节、管理方法等方面走向科学化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行政法基本原则新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国家、不同制度、不同时代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既有共性 ,也有差别。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既有对国外(包括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借鉴 ,也有我国行政法自身的特色。新世纪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既有对上世纪我国行政法基本原则的继承 ,也有新世纪的新发展。在新世纪 ,我国行政法的实体性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依法行政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越权无效原则、信赖保护原则和比例原则 ;行政法的程序性基本原则主要包括正当法律程序原则、行政公开原则、行政公正原则、行政公平原则。  相似文献   

12.
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及实现路径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是文化的两种基本形态,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的关系问题是破解现代文明发展困境的时代主题,也是和谐文化的核心问题,和谐文化应该体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只有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比翼齐飞”,才能突破传统文化的藩篱而实现文化现代化,发挥和谐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和谐文化的特质为和谐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即从思想层面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和谐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从实践层面到教育层面,努力促进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13.
社区感对组织成员具有凝聚人心、促进群体融合的作用。通过对广东汕头“存心善堂”义工微信群的个案研究发现,与传统媒体时代不同的是,新媒介时代的社区感在交际场域、交往方式以及精神、情感的人文回归方面有新的变化,表现为:技术与空间的重叠出现了虚拟共同体与新型共同体;虚拟社区的交往实践改变了群体成员的行动与身份重构;情感的人文回归是整合满足与群际维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尹保云 《学术界》2008,(1):127-133
前些年学术界关于人文底蕴与学术创新的关系的讨论,是在概念模糊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指出,人文底蕴概念的核心是历史时间上的区分,即有"传统的"、有"现代的".现代人文底蕴主要以个人权利与自由的原则、方法怀疑论的精神和现实历史图式的原则为标志,它不仅与人文社会科学各学科的基础理论直接相连,也通过影响学术环境、学术气质与治学方法而决定整个学术创造.国内学术界90年代以来的有些创新的探索与尝试其实是违背人文底蕴原则的,中国学术振兴需要等待现代人文底蕴的奠定.  相似文献   

15.
陈沭岸 《理论界》2012,(11):16-19
中国对外报道的"内外有别"原则在中国社会发展各个历史阶段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在进入新媒体时代之后,该原则引发的褒贬不一,特别是在该原则被畸形化之后所产生的负面效果对政府公信力产生了消极影响。文章从梳理新媒体时代传播格局的变化、"内外有别"原则的历史发展脉络、该原则是否过时的各方观点,以及它如何影响公众对政府的认同的过程中,探讨它与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重视人的作用、发挥人的潜能,以人为本管理理念成为现代企业管理主流.本文简要论述了企业管理"人性化"策略的内涵、作用、原则,并总结其在管理实践中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彭小明 《兰州学刊》2005,(1):302-304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深入,特别是2001年、2003年全日制义务教育、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先后的颁布,教育思想在我国有了很大的变化.在"新课标"视野下,我们认为,语文教学原则也要与时俱进,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七条新的原则:重视工具理性与强调人文内涵相结合原则,强调教师主导与强调学生主体相结合原则,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遵循语文学习规律相结合原则,强调智力开发与强调非智力开发相结合原则,强调学生全面发展与强调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原则,注重课堂语文学习与注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相结合原则,重视培养学生基本素养与强调培养创新能力相结合原则.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全球性问题,主导世界已有四、五百年之久的西方人文意识,由于自身的种种局限和缺陷所引发的负作用,靠它的孤军奋战无法挽救当下人类思想和精神的堕落。而儒学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学”内核、“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殊途同归的原则追求以及“天人合一”的思想所构成的儒家人文精神,能够和西方人文精神中的精华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解决经济全球化下的人文困扰。这也正是儒家人文精神的当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9.
黄嘉慧 《云梦学刊》2011,32(5):153-155
民主是在一定的制度保障下,使人能够充分地表达他的意愿、要求和行动指向,实现其个人选择与行动的权利。民主管理是图书馆发展、实行人本管理、实现人文服务的需要。高校图书馆在实施民主管理过程中,应坚持法治、平等、分权原则,建立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管理机构、创建民主和谐环境,将民主贯穿于日常管理始终。  相似文献   

20.
论城市的精神气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精神气质是通过城市的各种物态表现出来的区分不同城市类型的具有内在魅力的意象特征。塑造城市的精神气质必须坚持自然与人文、历史与时代、形态与风格、生活方式与城市内涵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