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1年9月初在杭州-海宁召开的"章太炎黄侃先生纪念会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探讨了章太炎和黄侃的思想和学术成就.  相似文献   

2.
NJ之狼     
一 丁零……下课铃声响起,彦羽龙飞凤舞地在考卷上签上大名,愉快地把月考试卷和烦恼都塞进收卷老师的手里,和丁强有滋有味地侃着奔出教室.  相似文献   

3.
串门之累     
串门要换拖鞋,怕是最近几年才有的事。 我喜欢串门,紧张工作了一个星期,逢上假日,同学之间,朋友之间,或者老乡之间串门走走,交流彼此感情,沟通大千世界信息,或者一杯茶,一支烟,天南地北侃它一夜半  相似文献   

4.
钱钟书在 2 0世纪出演的是一个“纯粹的文化人”的形象 ,其学术之路是循着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的“实学”精神与“学隐”方式发展而来 ,钱氏的“实学”与学术建树实现了古今罕见的文化大对话 ,其对 2 0世纪中国学术最杰出的贡献 ,在于以“全球化”的视野为 2 0世纪现代型的学术研究开辟了一个双向互动的学术语境 ,引领和推动了当代中国学术的成功转型  相似文献   

5.
卢家明 《河北学刊》2001,21(6):85-86
多年来 ,张梦阳致力于鲁迅研究的史料建设 ,同时潜心鲁学 ,精心著述。今年 ,撰写了三卷本《中国鲁迅学通史》 ,已出版的第 1卷从宏观上描述作为 2 0世纪一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鲁迅学的发展史 ,从学术哲学的高度反思鲁迅学研究中的认知逻辑、思维方式和学术范型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术一词的考证分析,提出学者应该有从事纯正学术的道德自律,而不应该以学术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不应该做违背学术规范的“喻利之小人”。“正其学于先”,即学者先要端正从事学术的方向和目的;“慎其术于后”,即学者的治学之方应遵守具体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7.
作者通过对中国古代关于学术一词的考证分析,提出学者应该有从事纯正学术的道德自律,而不应该以学术为谋取私利的手段,不应该做违背学术规范的"喻利之小人"."正其学于先",即学者先要端正从事学术的方向和目的;"慎其术于后",即学者的治学之方应遵守具体的学术规范.  相似文献   

8.
自黄侃、范文澜始,今之论者多以《文心雕龙》之“道”为“自然之道”,恐怕有误。刘勰不见得有什么“自然之道”的观念,但他强调“自然”的文学观,这是汉代儒者扬雄王充思想的继承,与老庄大不相同。  相似文献   

9.
常言说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 ,镜子可正衣冠 ,研究历史可知兴替。那么研究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 ,可知中国朝鲜族的由来和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形成发展的轨迹 ,揭示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而由孙春日主编的《中国朝鲜族社会文化发展史》(延边教育出版社 2 0 0 2年 6月出版 ) ,阐释了民族社会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 ,指出了中国朝鲜族作为民族共同体未来发展方向 ,可以说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学术专著。对一个民族的研究历来角度繁多 ,而本书从社会文化发展的角度切入探讨 ,从中回答了两个问题 ,一是民族的生存环境问题 ,一是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0.
学术批评是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就某一学术问题展开的互动式质疑或答辩行为,是一种特殊的学术评价活动。不论是批评者、被批评者,还是学术媒体、记者、其他学术观众和学术共同体,在健康的学术批评活动中,都应遵守一定的规范,尊重作者、尊重文本、尊重学术,平等对话,保持"同情之理解,敬意之交锋",根据事实和道理坚持独立意识,公正公允。对于绝大多数切磋式批评来说,学术交流的各方应该形成学术"诤友"关系,保持严谨而宽松的学术环境,以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杨子余 《学术界》2001,(5):284-285
世纪之交的中国学术前沿 ,新学科、新流派 ,异军突起 ;新思维、新观点 ,异彩纷呈 ;反映了在新旧学术交融、中西文化碰撞之中 ,独立之精神与自由之思想 ,呐喊着 ,冲破旧体制的牢笼而勃发出活泼生机。新的精神和活力呼唤新的强健的承载肌体 ,2 0 0 0年 ,有 1 4年历史的《学术界》的改版 ,正是适应了历史发展对学术的这一要求。改版后的《学术界》 ,以它独特的品格和胸怀 ,容纳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众多学科、流派的前沿话题。其“学术探索”、“学科建设”等栏 ,从社会主义理论、经济学原理、法学原理 ,到证券法律、企业制度 ;从人文研究、历史…  相似文献   

12.
《国故论衡》是章太炎先生众多学术文献中的代表作。上卷小学十一篇、中卷文学七篇、下卷诸子学九篇。可是翻开这部巨著的扉页上,有一《国故论衡写道》:“……侃幸觏秘书,窃抽微旨。虽牛蹄之涔,匪尽于大海,而洪钟之响或藉于寸莲第子蕲州黄侃。”妙也,古今中外著书立说请人写序者屡见不鲜。而有资格写序者,大多是这方面  相似文献   

13.
彭云望 《理论界》2010,(1):167-168
行政逻辑主导下的学术评价,必然导致职称评定的"唯论文数量论",它将学术从业人员置于恶性竞争之下,造成学术成果的泡沫化、学术精神的迷失和学术生态的恶化。匡扶学术自治,培育学术共同体意识乃正本清源的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14.
学术期刊之困境如是观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常想一个问题:既然学术期刊是整个学术体制、学术现状和学术走向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学术发展中的弊端也很自然地要影响到学术期刊这个载体。二者不能不说是共存共荣或者说是相依相靠的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了。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难理解的。就当代中国的学术而言,尤其是社会人文科学,就其独立性讲是少有自身的自主性的。作为过来人,所经历过的上个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特殊的历史条件,学术从整体上已丧失了独立的品格。而作为学术载体之一的学术期刊常常只能紧贴阶级斗争或意识形态的主旋律运作,直至一个思想、一个论题、一篇文章…  相似文献   

15.
综合前人的观点,本文在尝试性地给生活语言与学术语言的定义后指出,学术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任何学术语言都可以转换为生活语言,或用生活语言清楚地解释.不存在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学术语言.不同于"伪学术语言",真正的学术语言总是愿意、也有能力让读者明白其主旨.其次,生活语言为学术语言提供了理解的基础,为学术语言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学术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活语言的简化和精确.此外,生活语言和学术语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  相似文献   

16.
20 0 1年 10月 2 7~ 11月 1日 ,由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中央编译局、湖南师范大学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中国国际共运史学会 2 0 0 1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在长沙隆重举行。恰逢苏联解体 10周年及中国共产党建党 80周年的特殊时期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大背景考察无产阶级执政党建设规律 ,总结经验 ,面向未来 ,加深对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 ,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献计献策。研讨会集中讨论了以下几个热点问题。(一 )当前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面临的新形势、新特点。当前各国社会主义政党、民主社会主义政党都在进行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的政治辩证法是早熟的,它与中国哲学的产生同步,或者说,中国政治辩证法的产生,乃是中国哲学产生的重要标志.因此,如果要对中华民族的政治辩证法进行溯源研究的话,那就要把目光投射到中华民族哲学产生的时代--春秋战国时期.然而,在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政治文明的古国,至今还找不到一本专论政治哲学产生时期的政治辩证法的著作,读者们只有在中国哲学史或中国古代辩证法"通史"类的著作中零星地看到春秋战国时期政治辩证法的一鳞半爪.2001年4月,世界知识出版社出版了吴显庆著《中国古代政治智慧--春秋战国政治辩证法思想研究》,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吴先生以"十年磨一剑"的精品意识和科学精神,积12年之功,并得到其师北京大学张岱年先生、楼宇烈先生的具体指导和帮助,在《北京大学学报》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了22篇这一主题的论文,厚积薄发,最后写出了这部24万字的学术专著.  相似文献   

18.
中国学术的生产、传播和评价等环节有许多令人不解的怪象,这其中比较典型的现象涉及到学术之崇洋媚外、学术之霸权化和学术之课题化。这些怪象背后有其特殊的表现形态、内外原因和影响。清醒冷静地认识这些怪象的本质,可以理解和反思中国学术的现状,从怪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挖掘出改善学术环境,提高学术质量的理念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宣炳善 《学术界》2002,(3):105-121
回顾 90年代学术规范的大讨论 ,我们不难发现那次讨论是在社会科学中而不是在人文科学中形成规模并引起巨大反响的。当社会科学学者意识到学术规范对于学术发展的重要性时 ,人文学者却在质疑学术规范的有限适用性并越来越往文人化方向发展。学术规范是一种学科的科学化努力 ,这在科学传统与科学精神极为薄弱的中国 ,是学术界当下迫切需要的学术自律。 90年代学术规范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外部原因上 ,对于社会科学来说 ,学术的外部环境对学科发展至关重要。但对于人文科学来说 ,最重要的还是学术的内部环境 ,即人文学者本人的学术素质。本文将对人文学者根深蒂固的文人病症状予以分析和批判 ,并揭示其产生的内在历史根源  相似文献   

20.
论学术环境污染之根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术环境污染之现状,从学术考评制度、监督机制及社会背景等方面,分析学术环境污染产生的根源,并提出了根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