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20年生39个油松优树子代测定材料进行了生长、结实量和适应性等7个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遗传相关分析和遗传通径分析,并利用相关遗传力进行间接选择研究,采用综合选择指数法评选优良家系.研究表明:油松优良家系间的各性状遗传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油松优良家系各生长性状间遗传相关比较紧密,结实量和适应性与生长性状相关显著;树高、材积和冠幅与胸径的相关遗传力大于其性状遗传力;树高对材积的直接控制作用最大,胸径通过树高对材积的间接控制作用最大.通过综合选择,选出生长迅速,适应强,而且具有一定结实能力的油松优良家系8个,分别比对照胸径提高12.8%~37.5%,树高提高7.5%~24%,材积提高31.5%~98.3%,结实量和适应性比对照均有不同程度地提高.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利用新荣昌猪Ⅰ系继代选育群1990—1995年后备猪培育、同胞肥试及繁殖母猪性能测定资料,估计出新荣昌猪Ⅰ系繁殖性状与生长、胴体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结果表明:繁殖性状与生长、胴体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极弱,接近零。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通径分析是研究多个数量性状彼此相关的一种好方法。它较相关分析、回归分析优越得多,因为它在研究多个相关性状间的关系中具有直观、精确等优点。在动、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中巳得到广泛运用,国外已有报导。国内在动物遗传育种工作中是近几年才开始应用。本文主要探讨通径分析方法和利用通径分析结果来研究引进品种—一长白猪在我省川西北黄许种猪场的繁殖性能状况及性状间的关系。断奶窝重是繁殖母猪的一项重要经济指标,因而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绵阳市首批引进的部分新西兰奶牛第一胎产奶性状作了相关分析,与中国黑白花奶牛第一胎有关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比较,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5.
遗传三个规律练习题的类型很多,其中常见的有两种:一类是给出子代不同类型个体的数目,要求根据子代性状的分离比,来分析性状遗传的规律;另一类是给出表现型,要求分析性状遗传的规律,并相应写出子代或亲、子两代的基因型.一、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分析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6.
糯杂种高粱的9个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表明,性状的遗传相关系数绝大多数大于表型相关系数。茎粗与千粒重相关的环境效应大,而基因型效应小,提高茎粗对增加千粒重主要靠环境效应。穗粒数与穗粒重的基因型相关和环境相关系数均大,故穗粒重的提高是基因和环境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穗长和穗粒数与穗粒重呈正相关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一级分枝数和千粒重与穗粒重相关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穗粒数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最大,而穗长主要是起间接作用。从分析的4个性状来讲,对穗粒重的直接效应分别是穗粒数>株高>茎粗>穗长。  相似文献   

7.
通过7×5不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几个新恢复系、不育系及其杂交组合10个观察性状的一段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总配合力效应和小区产量的遗传效应。大多数性状的一段配合力比特殊配合力具有更大的相对重要性,结实率主要受特殊配合力控制。总配合力效应与性状平均值至高度正相关。产量的杂种优势主要来源于基因分散,遗传效应中以加性效应最大,显性效应次之,上位性和胞质效应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系统评价糜子种质资源品质性状多样性,为糜子种质资源创新和品质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301份糜子种质资源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糊化特性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糜子种质资源在主要品质性状上均表现出较为丰富的变异。直链淀粉含量与红绿值、千粒重、谷值粘度、终值黏度、回生值、糊化时间、糊化温度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峰值黏度、破损值呈极显著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红绿值、峰值黏度、谷值粘度、破损值、终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脂肪含量与红绿值、千粒重、谷值粘度、破损值、终值黏度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17个品质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出4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79.00%,表明4个主成分反映了糜子资源大部分的性状信息。  相似文献   

9.
用5个籼型不育系和5个偏粳型恢复系,按NCⅡ没计,配制了25个杂交组合,对F1代籽粒的遗传和基因作用以及性状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长、宽、厚、长宽比、千粒重、稻粒比重都为不完全性;粒长、粒厚、千粒重、长宽比以加性效应为主,粒长和长宽比的加性效应较大,粒宽和稻粒比重以显性效应为主。各性状的狭义遗传力的顺序为:粒宽>长宽比>千粒重>稻粒比重>粒厚。粒长和长宽比、稻粒比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和稻粒比重显著正相关。粒长对千粒重和稻粒比重的作用较大,选择高的千粒重和较大的稻粒比重时,相关性状的选择以粒长为主。  相似文献   

10.
运用数学方法对矮牵牛S4代13个自交系的花径、株高等9个数量性状进行了性状相关、方差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营养器官、生殖器官内部以及两者之间,均有部分性状的显著相关;对于差异分析的6个性状,除株幅外,其它5个性状在其各个自交系内的差异不显著,6个性状在自交系间的差异显著;以9个性状为基础,最小距离为0.6左右,13个自交系归为2大类.  相似文献   

11.
川麦42是采用人工合成小麦首次培育成功的普通小麦推广品种,苗期表现强势生长.为弄清其遗传基础,评价其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利用价值,利用川麦42×川农16构建的127个重组自交系群体,对苗期叶长、叶宽、生长率等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性状在RIL群体中呈连续分布,分布频率符合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相关性分析表明,叶长与小区产量、千粒重呈显著性相关,可作为品种早期初步选择的参考性状之一.  相似文献   

12.
INGER提供的“灌溉稻极早熟、早熟观察圃”种质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相关及通径分析 ,并对这些种质在育种中的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本文所研究的性状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播种至开花日数,百粒重和籽粒产量的遗传力较高;株高、单株荚数、荚长、荚宽,单株粒重的遗传力中等,全生育日数、主茎节数、单株分枝、单荚粒数的遗传力较低。籽粒产量、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变异最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单株籽粒产量除与播种至开花日数、主茎节数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单株分枝呈显著的正相关外,与其它性状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其它性状间的相关则比较密切。荚宽的遗传相关贡献最大,其次是荚长、主茎节数、播种至开花日数,对这些性状进行选择可能引起其它数量性状比较显著的变化;全生育日数、单英粒数、株高、单株粒重、单株荚数的遗传相关贡献较小,对它们进行选择即可获得较稳定的进展。  相似文献   

14.
对尾叶桉39个子代生长性状、形质性状进行差异分析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历年观测数据在家系子代间差异均极显著,家系遗传力大于单株遗传力,生长性状间表型、遗传和环境相关紧密,分枝与各生长性状呈紧密的正相关.4.5年生时生长最好的No.33号家系子代的单株材积达0.048 17 m3,是最差子代No.36号的179.53%,是群体均值的127.40%.共有31个家系子代生长表现优于两个对照.运用指数选择法对家系进行多性状综合选择,选出4个优良家系和6个生长慢、形质差的家系.  相似文献   

15.
一、概况及分类 单倍体是指具有配子染色体数的植物而言,单倍体对于遗传研究,如基因互作、剂量效应、连锁特征、数量性状遗传等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分析物种的细胞学结构以及其进化途径也是非常有用的;并且对于育种中快速获得同源合子类型、固定杂种优势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有意义。因此,近年来国内外对于单倍体非常重视,发展很快。本文仅就单倍体的分类、鉴别方法及其特性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旱栽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亩有效穗(x_1)、一穗颖花数(x_2),一穗粒数(x_3)、千粒重(x_4)和小区生物产量(x_5)与籽粒产量(y)的表型和遗传相关都极显著;对 y 的直接贡献:x_3>x_1>x_2>x_4>x_5;对 y 的间接贡献:x_3→x_2→Y 的贡献较大,x_5主要是通过其它四个性状对 y作出贡献。分析结果指出:x_3对旱栽水稻产量的影响较大。因此,在本试验条件下,应主攻穗粒数,才有利于实现旱栽水稻的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3块7~10年生杉木无性系测定林的木材密度遗传变异情况及其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木材密度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为无性系木材密度做出贡献的各因素中,有50%~60%来自于遗传因素;无性系木材密度的重复力介于0.829~0.911之间,遗传变异系数介于4.86%~6.98%之间,木材密度最大值与最小值之比介于1.25~1.47之间,无性系重复力较高,相对生长性状而言遗传变异及无性系间的差异较小;木材密度与树高、胸径、材积的表型、遗传和环境的相关性均呈现负相关,有近80%的木材其密度与生长性状的表型、遗传的相关性达到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水平,这表明选择生长性状与材质兼优的无性系相当困难.讨论提出了杉木优良无性系选择分两步进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落葵若干性状的相关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落葵产量和与其相关的18个性状进行了相关、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全株真叶鲜重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提高产量的关键是提高全株真叶鲜重、地上茎宽和子叶鲜重.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35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研究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参数及选择指数。结果表明:单株籽粒产量的遗传力、遗传进度均较低,直接选择效果较差。通过各独立性状进行间接选择,效果亦不理想。将各性状分别与单株产量建立指数方程进行综合选择,则以穗粒数、剑叶面积、单株穗数为好,相对效率分别为112.47%、107.92%、103.20%。在所有三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中,凡包含了单株产量的构成因素: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的指数方程,其遗传进度最大,相对效率最高。由穗粒数、千粒重、单株穗数、单株生物产量、剑叶面积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y=0.2127x_1+0.1932x_2+3.8454x-3-0.3406x_4+0.0598x_7,相对效率达173.13%,超过了大部分由6个以上性状所组成的选择指数方程的遗传进度。在育种工作中,对这些性状综合筛选,将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20.
利用17个玉米杂交组合的六个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统计分析结果,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抽丝至成熟的天数、百粒重、穗长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而抽丝至成熟的天数、出籽率、穗长对产量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