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文学史的关键词,五四文学革命基于文学史的革命逻辑,五四白话文则试图展现一幅摆脱革命逻辑约束的五四文学新景现.五四白话文是五四时期多种文学参与力量相互关联、共同作用的结果,其形成的整个过程中充斥着偶然与必然,有序与无序,革命与改良的纠缠.研究五四白话文的目的在于为五四文学寻求文学性的文学史定位,尝试构建复杂的文学史观,探寻以科学观念指导下的宽容心态切入文学史研究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认同(ethnic-identity)存在着将社会世界划分为"自我"与"他者"类别的一种强烈的心理或情感成分;石林撒尼人在展现自我认同的同时,因外界人的介入和村民不断走出去,逐渐模糊了自己的认同界限,并随场景的改变而改变认同要素.因此,撒尼人的认同是由自我认同与他者叙事的双重标准构成,在共存中有一些流变.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类学在重建后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仿佛依然"孤悬"在国际人类学界之外,未能真正"与国际接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由于没有抓住西方人类学的核心问题,对其认识不足、把握不透所至."自我"和"他者"问题作为人类学发展的灵魂,激励了一代代西方人类学家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探索和反思,将该学科一步步地向前推进.采用"自我"和"他者"的视角重新认识和把握西方人类学发展史,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该学科的本质,从中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中国人类学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4.
田野考察是人类学最重要的研究方式之一.做好田野考察既要"入乎其内",又要"出乎其外".通过互相调查、摆正"自我"与"他者"的立场定位、抛却文化等级主义思想、减少"观察者效应"等方法进入田野.田野考察的最终目的是弄清事实真相、摸清规律,通过走出"他者"、反观"自我",实现科学性与价值性、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重视理论的价值,走出田野,促进人类学向着日臻成熟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家西番"地区祭灶神习俗的象征符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西番"人的民间灶神信仰呈现了藏民族传统习俗与汉式灶神观念融合为一体的特色.本文拟从"家西番"人祭灶神习俗的象征符号意义入手,探索在民俗文化现代化进程中"家西番"民俗变异融合的规律,思考"家西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族群,如何实现族群的认同和加强自我主体性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神话素来是人类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神话叙事及展演过程中,孕育着作为"他者"的神话主体的观念世界,我们可以发现他们怎样看待自己,怎样看待别人,体现了他们对"自我"和"他者"的区分和认同.  相似文献   

7.
艺术需要"真",唯有真情实景,才能引入;唯有真情实感,才能动人.在对"真"进行探索的长途跋涉中,中西方绘画开始时是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只是脚步迈开后就分道扬镳了.西方人十分理智地分析解剖每一个局部,"真"在西方画史即是重比例、重空间、几何透视等与事物外在形态逼真的写实内涵.而中国人极富感情地去体会那"天人合一"的境界,"真"是人生的体验,是生命与自然融合的一种方式,是对宇宙本体精神的感悟,又是自我灵性的抒发.  相似文献   

8.
江宏(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男,49岁) 有的明星是"法盲" 在娱乐圈出了这么多"乱子",说明万众瞩目的明星们对法律知之甚少,有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知".娱乐圈形形色色的"权"、"名"、"利"交易只能用丑陋来形容,像童瑶那样的女生其实更应该懂得自我保护.  相似文献   

9.
"申遗":传统与地方的全球化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讨论传统与地方这类概念发展的社会史出发,试图理解这些"过去"的隐喻为什么会在全球化的语境中得以再现和如何再现.全球化本身无法带来同质性的文化却可能导致文化多样性的生产和传统的再创造.如果传统是现代性的对应物或"他者",那么,在当下的语境里,地方必然与全球化互为"他者".所不同的是,地方是"有意识"地与全球化进行互构,它必须通过全球化来显现自我.因此,在一定的意义上,"申遗"成为这么一种互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通过简要分析《狂鼓史》中"狂"的悲剧表达、"真幻相生"中寻觅真我以及徐渭《狂鼓史》之外的人格追求三方面来简要论述《狂鼓史》的"寻我"情怀.从而窥探徐渭不自觉的感情暴露,与自我价值的深刻认同,将徐渭的"真我"面目一层层剥离,并找到那个最真实最本色的感发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