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康德审美的四个契机理论及二、四契机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审美判断四个契机的观点,是他四项知性范围学说在审美判断力评判中的运用,这主要是出于他先验哲学建筑术的需要。审美判断与知性判断的差异,就使得审美判断四个契机的内容本身便与知性判断四个契机中“量”的分析相矛盾。康德对四个契机的论述虽有精辟之处,但这四个契机本身并不能构成审美判断力评判的完整体系。其中,第一个契机是对“鉴赏”下定义,二、三、四三个契机是对“美”下定义。崇高作为一种依存美,虽与优美不同而且用到了知性范畴体系中“数学的”和“力学的”范围划分,但依然是形式上的。审美判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是主观的。在主观的层面上,在康德设定的共通感方面,二、四两个契机是一致的和互补的。  相似文献   

2.
康德认为“审美”既不涉及概念,也不涉及任何法规,而是主观的行为。“审美”不涉利害,“美感”和“一般快感”以及“完善”不同之处,在于“美感”绝不涉及主体的欲望或需要。在此基础上,康德进而提出“审美”不经概念而具普遍性,“美”是在人类具有“共同感受力”的基础上“普遍可传达”的一种感受。同时,“审美”应该无目的而符合目的性,并具有不依赖概念的必然性。康德还通过对“纯粹美”和“依存美”的定义和比较,进一步开展对“理想美”的探求。  相似文献   

3.
鉴赏判断的一般形式是“某物是美的”,这是一个先天综合判断,康德鉴赏判断的分析论及演绎就是立足于这一判断。康德为何以及是否有必要运用四契机对鉴赏判断进行分析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第一批判”可以提供某种启示,但鉴赏判断毕竟不同于逻辑的规定性判断,无论是从现实经验的角度,还是从严格的逻辑学的角度,都不适合把它只视为一个在语言上(无论说出与否)发生的判断,从而对它进行单纯语形或语义上的分析;而且鉴赏判断所真正评判和断言的也不是把某物宣称为美的。它是从鉴赏活动本身的反思中所抽象出来的一个一般判断形式,是这一反思的表象,亦是鉴赏判断本身的概念的表象,因为构成这一判断形式的各要素即表征着鉴赏评判的各方面特征,而四契机所阐明的是鉴赏判断本身的特性。鉴赏判断的四契机就是以鉴赏活动本身为认知对象进而对它的概念进行分析,由此可见四契机运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一门探究“存在之为存在”和“实体”的学问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被把握为形而上学。康德在摧毁了一种知性的旧的形而上学之余,着力建构的是道德形而上学,其中理论理性上的原因概念与其说被抛弃毋宁说是被转化为实践意义上的根据或原因。在亚氏的形而上学中,“四因说”扮演了形而上学探究中的重要角色,那么在康德的实践的形而上学里面,如何理解康德将传统理论理性中的“四因说”转换并纳入到实践理性的根据或原因的讨论之中,则是把握康德伦理学内在结构的一个新角度。  相似文献   

5.
[提要]以艺术作品展示不可见之物,一直是艺术实践、艺术理论中的重要目标与论题。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对此问题也作了独到论述。首先,审美理念凭借其中的丰富直观展示不可见之物的理性理念;然后,想象力为审美理念附加一个作为艺术作品可感形式的审美标志。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志的运用必须以“美的艺术”为基础。不同于现代视觉艺术理论以视看者在主体阈限内自主的“创造”去展示“不可见之物”,康德的路径则强调艺术创作与欣赏的主体向那个被给予的理念极力趋近。  相似文献   

6.
审美判断要如何既不凭借概念而又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康德从先验假设出发,用审美共通感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审美共通感显示出了康德批判哲学的调和倾向,但更为重要的是,他对美感经验的研究,对审美主体的重视为美学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7.
"审美无利害"是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作为审美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点进行阐述,并将其作为"质"的契机来规定美的。尽管西方以往不少学者对审美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系统、严格地为"审美"划出独立领域,真正使美学成为一门新的科学的却是康德。他提出的"审美无利害"把审美愉悦从由感官引起的快适和追求善所引起的愉悦区分开了,此命题在康德整个美学体系里起着重要作用,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康德政治哲学讲稿》中,阿伦特探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主体”和“审美判断”。在审美主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多元性和可交流性是进行审美判断的基础。在审美判断层面,审美判断要求达到普遍认同,这种普遍认同借助于共通感,不借助于信仰,不借助于概念,也不借助于理性而形成认同。因此,在审美主体和审美判断的视域下,阿伦特探讨了审美、普遍认同与共同体建构之间的关系,形成了阿伦特政治哲学的美学转向。在当下的社会语境中,媒介技术的发展承担起了新型共同体建构的问题,康德-阿伦特的共同体与审美治理思想需要在媒介学的意义上得到延伸,形成康德-阿伦特共同体与审美治理思想的媒介学转向,重塑阿伦特政治哲学的当下意义,用于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多元一体的媒介治理格局。  相似文献   

9.
康德的二律背反论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德的二律背反论美主要见于他的美学专著《判断力批判》中“美的分析”。康德在这篇文章中运用二律背反这种矛盾分析方法对美进行了详细、系统的分析和论证。这主要体现在四组二律背反结论中 ,它们分别是 :美是无利害的利害性 ;美是无概念的概念 ;美是无普遍的普遍性 ;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相似文献   

10.
论审美想象的图式理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审美想象是人进入澄明的自由之境而且几乎完全彻底地自由展开人的生命本质力量的理想方式。在康德的哲学论域里,想象力是一种联结的力量,一种联结过去、现在、未来,联结出场与不出场的力量。“图式自身常常是想象力的产物。”在康德哲学思维的宏观视野里从创作者的审美之维和接受者的创造之维可以并能够建构起审美想象的图式理论的宏观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1.
评“主体间性美学”——兼答杨春时先生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把后实践美学命名为“主体间性美学”而把实践美学称为“主体性美学”,并且把前者作为对后者的超越,这种做法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炒作行为,并不是历史的必然。首先,它是历史叙事的错位,把与时俱进的实践美学定格在近代启蒙主义的“主体性美学”范畴,却把后实践美学强行规定为现代的“主体间性美学”,歪曲了中国美学的现代转型的历史;其次,它是哲学观念的扭曲,把“主体间性”任意扩展到一切领域,使整个世界的一切存在物都成为了“主体”,实际上就没有了主体,更谈不上“主体间性”,结果只能是造成人类思想的一片混乱;再次,它是美学理论的倒退,在把一切都主体化的混乱之中,用“主体间性”使一切旧的唯心主义的美学概念都合法化起来,以凑合成所谓的“后实践美学”的“主体间性美学”。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国内第一次"美学大讨论"所形成的"四派"观点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结合苏联"社会派"美学对李泽厚的"实践派"美学的影响进行了必要的梳理,考察了实践论美学在中国提出的理论背景。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王元骧先生的《"后实践论美学"综论》一文对实践存在论美学的批评提出商榷意见,主要观点是:第一,该文把实践存在论美学归入"后实践论美学"是不符合事实因而是不妥的;第二,通过对马克思实践观和存在论的辩证阐释指出该文关于实践存在论美学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实践’原则分道扬镳"、并"试图把马克思的‘实践论’与海德格尔的‘存在论’融合在一起"的批评同样是缺乏根据的;论证了实践存在论美学主张生成论、建构论的合理性,是突破和发展实践美学的一种尝试。  相似文献   

14.
庄子美学,既是庄子的"美学",又是"庄子"的美学。庄子的"美学",不可大而化之地等同于其哲学,其审美境界亦不可泛化为人生境界。从庄子的哲学到美学,有一个转化与抽绎的过程。"庄子"的美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无目的性、无功利性及直觉体验性等美学共性上,而应当进一步指出其与众不同的个性。庄子的审美境界,在他独特的对"形质"、"功利"、"认知"以至整体的"有"的层层剥离与消解的系统中展开。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两方面论证了康德美学中“逻辑—心理”二重结构事实上的存在,一是康德美学中认识论的残存,二是认识论中心理学的纠缠,进而为进入艰深的康德美学领地开辟道路。  相似文献   

16.
生态美学是哲学美学的一个具体分支学科.哲学美学是以艺术为中心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包括三个方面: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人对社会(他人)的审美关系,人对自我的审美关系,而生态美学就是研究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的科学.因此,不同的哲学美学产生不同的生态美学,不能强求一律,但是“主体间性”不能作为生态美学的哲学基础,因为“主体间性”只是西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一种方法论策略,不具有哲学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的意义,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包括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不可能仅仅是“主体间性”的.所以,以实践唯物主义为哲学基础的实践美学,才真正完整地以实践本体论、实践认识论、实践价值论、实践辩证法为生态美学所研究的人对自然的审美关系提供了主体性的、客体性的、主客体间性的、主体间性的全方位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论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我国当代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是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随着苏联实践派美学的引入而在我国开始并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美学不同于以往的一切美学,就在于把实践观点引入美学研究,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基点和思维方式,为我们看待美学问题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界。尽管实践论美学离它所要达到的要求还有相当的距离,但审美心理学、审美文化学的研究都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并与之结合起来,才能有所前进而不至于再走回头路。这种综合研究就是我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建设和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有其历史的和现实的出场机缘的"新美学"在当下中国语境的变体"日常生活审美化",充当了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守夜人,表征了经典美学在大众文化时代的下坠和乏力。"新美学"只是做了时代的注脚,未能真正切中时代本质和担当起本有的历史使命。美学须在对历史的眷注中汲取力量,寻求"说话"机缘。  相似文献   

19.
"东方美学"的可能性——柳宗悦的"民艺"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索悦是日本民艺运动的倡导者和民艺美学的实践者,毕生致力于民众艺术的研究.他以东方人的独特视角,在民间日常生活的器物上,发现了"出尘超俗的美".创造了"民艺"一词、民艺理论和民艺事业.在创建民意理论的过程中.柳宗悦通过对西方最新艺术运动进程以及"美"与"用"、"型"与"形"这两组概念的深入研究.找到了构建东方美学的可能性.柳宗悦所构建的东方美学虽以超越西方现代个人主义为目标,但与西方美学并不相悖.具有很强的现代性;同时,在柳宗悦那里,传统本身与现代化并不完全相对立,是可以通过现代化进程得以重组、其意义得到重新认识的,如中世纪末期的茶道即经柳宗悦之手作为民艺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20.
“读者期待视野”和“结构召唤性”是接受美学中的重要概念,它为文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范式。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讨论了福克纳在小说中运用的独特的、开放式的叙述模式和结构安排,并详细分析了小说结构召唤与读者的期待视野之间的独特关系,同时也初步探寻了艾米莉爱情悲剧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