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宝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54-56
《论语·乡党》最后一节"色斯举矣"意义并不算晦涩,但因为最初之注疏指错方向,故众说纷纭,语义难明。本文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知识对其逐句分析,得出结论。辨析子路捉野鸡、做熟野鸡、喂野鸡诸说都是错误的,从而阐释本节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2.
毕宝魁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4(4)
<论语·乡党>最后一节色斯举矣意义并不算晦涩,但因为最初之注疏指错方向,故众说纷纭,语义难明.本文依据原文提供的信息,结合生活知识对其逐句分析,得出结论.辨析子路捉野鸡、做熟野鸡、喂野鸡诸说都是错误的,从而阐释本节的真实意蕴. 相似文献
3.
4.
韩高良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2009,9(4):88-92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5.
韩高良 《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4)
素有礼仪之邦的中华民族很早就有了孝的观念,孔子在继承西周孝道的基础上,在《论语》中论述了关于孝的思想,并对如何做到孝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善解父母谓之孝、对父母奉养且恭敬谓之孝、对父母和颜悦色谓之孝等思想。而且给予孝很高的价值定位,认为孝是为人之本、立国之基、尽忠之始。孔子的这些思想有利于唤醒当代人行孝的紧迫感和注重对父母的精神赡养,利于家庭和睦和社会稳定。在研读《论语》的基础上,探讨《论语》中孝的内涵、价值定位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6.
龚瑞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57-61
孔子的思想体系建立在他对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三种关系的理解之上。远作为这三种关系的一种描述方式,在孔子思想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界对《论语》中远关注较少,因而以远为线索梳理孔子思想不仅饶有趣味而且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韩高良 《焦作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70-273
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在回答如何做到“孝”时提出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论断。有人由此认为,孔子提倡的“愚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阻碍了子女的发展。本文试图诠释《论语》中孔子有关“孝”的思想,消除人们对其中“孝”的误解。 相似文献
8.
韩高良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2)
孔子在弟子问"孝"时,提出了"无违"谓之"孝"的思想;在回答如何做到"孝"时提出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的论断。有人由此认为,孔子提倡的"愚孝",强调子女对父母的绝对服从,压制了子女的开拓创新精神、阻碍了子女的发展。本文试图诠释《论语》中孔子有关"孝"的思想,消除人们对其中"孝"的误解。 相似文献
9.
于建福 《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4):65-71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言行编纂而成的中华文化传世经典。《论语》中的“学而不厌,学致其道”、“诲人不倦,善竭其才”、“修己安人,君子人格”、“为政以德,讲信修睦”、“尚中贵和,一以贯之”诸方面,集中体现出修身为政之道。在研读《论语》时,应心存敬畏之心,读其书知其为人,力求融会贯通,善于吸取其精华而无求备于一书一人。研读《论语》,对滋润心灵,滋养人格,对确立高校办学理念,领悟高教管理之道,必有助益。 相似文献
10.
陶继新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7(9):16-19
孔子可以令我们学习的地方很多,特别是他在做人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给我们做出了表率。今天我们要想做一个“大写的人”,应当好好地向孔子学习。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是一个宗法社会,其信奉的一切伦理道德纲常中,“孝”被视为最基本、最重要的德目之一。“孝”在孔子“仁爱”理论体系架构中有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行孝之法分为物质奉养、情感慰藉、奉之以礼及从义不从父。孝的教化作用,其一在于它实质上巩固了封建社会上行下效、下不犯上的等级关系,这一点被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所看重。然而,这并不是“孝”的终极意义,行孝是修养君子性格,以成“仁”道。 相似文献
12.
吴全权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4)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后学者对孔子言行思想的辑录,是研究孔子学说的主要资料。《论语》内容深仁厚泽、博大精湛,是人类遗产中极其珍贵的精神财富。“仁”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具有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14.
张志芳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47-50
学界认为 ,跨文化交际学兴起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然而 ,若从跨文化交际的两个基本内容 :文化本质的研究及人们交际行为的研究来看 ,则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儒家代表作《论语》已具备之。《论语》不仅就现代跨文化交际学提出的文化差异性、交际差异性、交际和谐性进行了探讨。同时 ,孔子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宗旨也与现代跨文化交际学相似。在这一意义上 ,《论语》可称得上是“跨文化交际学”的雏形 ,孔子则是跨文化交际学的先驱倡导者 相似文献
15.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根本原则和最高道德规范。对孔子《论语》中仁学思想的剖析主要是探索孔子仁学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仁学思想的内涵及其主要内容。孔子从"孝悌"的自然亲情出发,以推己及人为方法,进而把对人类的道德关怀推及到自然万物,突出强调了仁的爱人精神。 相似文献
16.
廖名春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
《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的传统解读存在很大的问题。无论是"知道"说,还是"有道"说、"道行"说,错就错在对"闻"的理解上。这里的"闻",既非听闻,也非悟知,而当训为"达",引申之,即实现。所谓"闻道",即达道,实现道。因此,"朝闻道,夕死可矣"当译为"早晨实现了我的理想,就是当天晚上死去也心甘"。这里表现出来的,不是孔子对"知"的追求,而是孔子对"行"、对修己成仁以及实现王道政治理想的孜孜以求。 相似文献
17.
张晨晖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8,24(5):16-17,19
《论语》教学方法论中的学思结合、激发兴趣、学以致用、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等观点具有现代价值,对指导我们今天理解、实施《语文课程标准》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8.
《论语》是儒家集团的共同纲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龙辉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
《论语》之所以从战国与汉初流行的众多孔子语录中脱颖而出,除了因为在流传过程中不断朝着官方需要的方向进行修订外,更重要的是,《论语》在修订中调和了儒家集团的内部思想分歧,并对儒家学说进行了纲领性的总结,使孝道和名教成为《论语》的灵魂。而孔子在《论语》中实际上沦为编者的工具。 相似文献
19.
伍小运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3):57-60
孔子《论语》的核心思想是"仁",但"身"也是其重要思想之一。孔子的身体观包括在三个方面:以血亲为基础的家庭村社文化,以仁爱为基础的社会伦理道德价值,以修身为基础的家国天下思想。孔子的身体观强调的是社会伦理道德价值,对当代物欲横飞的消费时代起着警醒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
本文立足于《论语》,以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论及实践为依据,通过关注人的生命、注重道德修养、重视心理调节、讲究饮食起居、注意运动锻炼、崇尚音乐陶冶等六个方面的阐述,全面解读《论语》中所蕴含的养生思想,以期对加强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