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鹤璇  林晶 《现代交际》2024,(2):10-18+121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主张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表征,人类文明新形态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客观规律与中国共产党历史主动精神的统一以及世界文明普遍意蕴与中华文明个性特征的统一。作为人类文明谱系中的新型文明样态,人类文明新形态在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并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参考。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就是关于发展的学说。在辩证法学说的发展历史上,列宁给予了辩证法就是科学的发展观的性质定位。它提供的是人类观察、认识和处理发展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而不是现成的、可用的公式,是人类认识资源的理论宝库。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紧扣发展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为基础,从世界观和价值观及其统一上,从全人类的高度和视野思考并践行了人类发展观念、模式的革命,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是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也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当代形态。  相似文献   

3.
凌唯钊  陆倩倩 《现代交际》2023,(5):36-43+122
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对西方现代化的超越。在价值逻辑上,西方现代化遵循资本逻辑,是属于资产阶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遵循人本逻辑,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使广大人民群众解放出来。在价值规范上,中国式现代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内涵式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与竭泽而渔、掠夺式发展的道路有着本质区别。在价值旨归上,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最终目标,人的现代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许阳 《现代妇女》2014,(10):31-31
实践思维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超越近代西方哲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只有理解和把握实践思维方式,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本质和精神实质。实践思维方式使得哲学对世界的思考方式得以改变,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有了深刻的转变,展现了实践在哲学上的功能。对实践思维方式展开研究,使得我们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质的认识增进,同时,实践思维方式促进哲学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苟卫锋 《现代妇女》2014,(11):125-125
作为二十世纪的存在主义最主要的代表,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对人的本质有着独特的见解。在萨特看来,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时代的总结是无法超越的,但到了现代马克思主义的时候,这种哲学就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忽略了"人"的问题。因此,萨特就用存在主义来补充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空白",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他把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对立起来,用"存在先于本质"来填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因此,我们要通过对马克思与萨特关于人的本质的比较研究,真正认识和理解人的本质,进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德国古典哲学作为西方哲学发展的高峰,凝聚了两千多年西方哲学思想的精髓,从康德到费尔巴哈,构建了一个宏大的德国古典哲学王国。然而由于独特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本身所固有的缺陷,这一哲学最终走向了分裂。这种分裂是一种"终结"还是"出路",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分析德国古典哲学分裂的过程及表现,探讨德国古典哲学的去向,可以发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扬弃关联,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超越以往任何旧哲学的新世界观,是哲学发展史上的巨大变革。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过程哲学认为,整个世界,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都是过程性的存在,都经历着从起源到成熟再到衰亡的演化过程。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理论,传入中国已有近百年历史。本文从过程哲学的视角切入,梳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近百年的传播历史,总结当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困境与出路。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生活化,是一个教育命题,也是一个文化命题。从文化的角度开看,在马克思主义教育生活化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内容,关注人类在历史长河中逐步形成的人文精神,从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生活化的方式渗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对大众文化的引领,对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实现大众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的建立距今有一百七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由最初的个人理论发展成解放全人类的指导思想。在中国更是由最初的几个人传播到指导中国的革命,最终成为中国的主流思想。认真总结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取得的重大成绩经验与不足,对进一步发展当代中国的政治和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前进的步伐都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对于个人、阶级和人类三者之间的关系,在马克思看来,人类、阶级和个人是相互统一的。人类的解放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终极关注,无产阶级是实现全人类解放的主要力量,无产阶级的解放中本身就包含着全人类的解放。"现实的、有生命的人"的个性和独立性是马克思创立的历史观真实的谜底,"个人自由活动"、独立性和个性是马克思评判人必然而终极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陶德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如何更好地发展问题,陶先生在其论著中都有充分的阐释,本文对陶德麟先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重要思想进行了概述:一是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性;二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通俗化的必要性;三是明确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改革的关系;四是指出党的建设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葛兰西实践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在继承拉布里奥拉的"实践哲学"思想的基础上,葛兰西结合新的革命实践,丰富了"实践哲学"的理论内涵,使"实践哲学"具备了将"实践"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企图超越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实践一元论"、强调人的意识的能动性、把"总体性"概念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范畴、把历史主义作为基本观念和方法论等的理论特征。  相似文献   

13.
列宁在关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思想的理解上,是其对马克思主义到底是什么作出的极为明确的回答。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和理解是多方面多角度的。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看作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整体,列宁主张在人类文明和历史的大背景下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划分成了三个组成部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与认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4.
马旭  侯爱萍 《现代交际》2023,(1):44-51+122
全人类共同价值承载着全人类的共同道义、理想追求和崇高事业。推动文明交流互鉴、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及推进“一带一路”倡议,构成了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实践路径。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潮流,彰显中国负责任的大国担当,超越西方的“普世价值”,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团结合作,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是在实践的基础之上而与时代精神紧密相连的特质。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所具备的当代性,使其能够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性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对于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价值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历史"概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新的阐释。马克思实际是通过超越以往哲学的视域来呈现真实的人类历史;并且马克思的历史观是建立在对人的真实理解基础上把历史作为一种研究对象。我们对马克思历史概念的把握要全面,要用科学的态度去分析。  相似文献   

17.
人的问题从古至今都是哲学家关注的焦点。从斯芬克斯之谜到马克思"现实的人",人学研究的纷争在历史长河中跌荡起伏。马克思在批判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建构了超越以往旧人学理论、结合时代精神和实践价值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合理内核、理论归宿,对新时代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价值,是习近平关于青年教育相关论述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谐社会思想道德的理论源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哲学研究历史的研究从近代以来达到了高峰。不仅国内学者对其进行着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国外的哲学家也对中国哲学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中国哲学发展到今天,需要反思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尤其与西方哲学对比来讲,中国哲学的研究可以从中得到历史和价值的观照。从中国哲学释义的角度来讲,当前存在的模式主要是"以西释中"。西方哲学由于其不同的范畴,各自只能观照中国哲学的某个方面和维度。然而总体来说,中国哲学的价值主要是通过西方哲学来凸显的。中西方历史决定了中西哲学互相解读和对比的必然性。要在中国哲学的研究中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有必要以西方哲学为立足点进行诠释性的建设,从而启发对中国道德哲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青年卢卡奇认为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仅是一种人们用来认识历史的科学真理,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成为无产阶级可以用来批判资本主义,进行阶级斗争的"武器"。在这个意义上,他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批判了庸俗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功能变化"的新命题,为无产阶级的现实难题指明了道路。这一理论虽然并没有从根本上超越黑格尔的历史唯心主义,但不能忽视的是其创新的精神,以及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本主义起到的开创作用,这也为我们深入了解历史唯物主义本质含义提供了方法论启示。  相似文献   

20.
木文将中国的现代化具体概括为“双重超越”,即从现代化发展的纵轴线上看,要实现工业化和后工业化的双重超越;从现代化发展的横轴线上看,要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文、社会发展的双重超越。要实现两个“双重超越”,就要坚持“协调发展”与“持续发展”,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以人的发展为本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