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东亚合作中的中日经济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东亚经济合作的特征2 0世纪 80年代以来东亚经济合作的发展 ,集中表现为区域内相互贸易和直接投资的增长以及区域内生产的国际化。东亚区域内的直接投资 ,深化了产业内及企业内的国际分工 ,促进了区域内贸易的发展 ,从而在区域内形成了经济增长的循环机制。 80年代至 90年代中期东亚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 ,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紧密的区域经济合作。(一 )区域内贸易的增长2 0世纪 80年代中期以后 ,随着东亚各国 (地区 )出口商品层次的提高及国际竞争能力的增强 ,东亚地区的贸易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 ,表现为东亚区域内贸易的飞速发展。区域…  相似文献   

2.
1 韩国政府提出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的内外背景韩国新政府上台之后 ,曾提出将“把韩国建设成为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作为经济领域的核心国政课题。所谓东北亚经济中心国家指的是最大限度地利用朝鲜半岛在地理上的有利条件 ,一方面把韩国建设成为东北亚地区的物流中心 ;另一方面使之成为企业和金融活动的基地。从外部条件来看 ,这是由于在 2 1世纪东北亚将是最大的经济增长地区。 2 0 0 0年韩中日三国的GDP为 6 2万亿美元 ,约占世界GDP的 2 0 % ,较之 1 960年占世界GDP的 1 0 1 %增长了一倍。若这种趋势持续下去 ,预计 2 0 1 0年东北亚地…  相似文献   

3.
崔岩 《日本研究》2000,(1):17-24
20世纪 60年代是日本创造经济高速增长奇迹、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目标的关键十年。在此期间 ,一方面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迅速升级 ,另一方面 ,它也基本上完成了由封闭经济体制到开放经济体制的转轨 ,进一步适应了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适应国际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建立经济的对外开放体制 ,对于长期实施市场保护的国家来说是一场重大的社会经济变革 ,其意义不亚于经济的高速增长。经济的对外开放必然要承受来自国外企业对本国产业发展和市场秩序的冲击。因此 ,根据国内外经济条件的发展变化 ,认真制定和稳步实施有关的开放政策 ,…  相似文献   

4.
在 2 0世纪 90年代初期 ,马来西亚实现了经济的高速增长。 1 997年 ,金融危机突然袭击了这个国家 ,此时 ,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速度正不断加快 ,似乎根本不会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显然 ,马来西亚的经济基础是牢固的 ,似乎可以毫不费力地进入 2 1世纪。马来西亚政府制定的 2 0 2 0  相似文献   

5.
前言     
自从上个世纪 70年代末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 ,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不断获得新的进展 ,在这一体制转轨的基础上 ,中国实现了持续的高速增长 ,并伴随着显著的结构变化。进入 2 1世纪后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相对的高速增长 ,但同时也将面临很多挑战 ,其中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中国将进入高失业阶段 ,近年来中国的真实失业人口规模扩大 ,失业率高居不下 ,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长乏力 ,由此决定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在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中的重要性空前提高。差不多同时 ,我们也观察到 ,始于上个世纪 80年代中期的日本泡沫经济 ,叠至…  相似文献   

6.
东亚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制度的特征——国际比较的角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 ,世界各国 (地区 )社会保障制度迅速扩张 ,并经历了三个较快增长的时期。自 2 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 ,东亚三国两地从各自的历史和现实条件出发 ,在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政策上作出了不同的战略选择 ,建立起特色各异的社会保障制度模式 ,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 ,并经历了不断调整、补充、改革的过程。在东亚地区经济高速增长的过程中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经济社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 ,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稳定器”的作用 ,促进了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7.
面向21世纪的经济全球化——概念、成因、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经济全球化作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 ,备受人们的关注。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尤其是最近几年 ,我国学者加强了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研究。本文在这一研究的基础上 ,进一步探讨了经济全球化的概念和含义、经济全球化的起源与成因 ,并勾勒出 2 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文章认为以信息革命为基础的经济全球化仍将是 2 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和基本特征 ,是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相似文献   

8.
从 1 991年开始 ,美国经济持续了 1 0年的景气 ,长期的经济增长在人们当中引发了关于“新经济论”的讨论。如果IT的革命性进步是美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 ,美国生产率的增长也应当是革命性的 ,生产率的上升如果是革命性的 ,工资的增长也必须是革命性的。然而 ,IT革命虽然对美国的经济有积极作用 ,却没有带来革命性的变化。1 990~ 1 996年 ,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仅为1 7%。在 5 0年代 ,其增长率是 2 2 % ,60年代是2 9% ,70年代是 1 8% ,80年代是 1 5 %。因此 ,除 80年代外 ,历史上美国劳动生产率的增长均高于 1 990~ 1 996年。 1 9…  相似文献   

9.
中国就业问题的现状及就业增长战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伴随经济体制转型 ,我国开始进入高失业率阶段  自 2 0世纪 90年代以来 ,中国经济进入了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期 ,与此伴生出高失业这一极难解决的负面现象。在“九五”期间 ,我国城镇在职职工人数由 1 .4 90 8亿人减少到 1 .1 773亿人 ,净减少 3 1 3 5万人 ,下降幅度为 2 1 .0 % ,其中国有单位净减少 2 689万人 ,集体单位净减少 1 43 5万人 ,合计净减少 4 1 2 4万人。尽管同期全国城镇私人企业就业增长了 1 1 7.1 % ,个体经济就业人数增长了 54 .7% ,三资企就业人数增长了 1 9.5% 1 。但大部分新增就业岗位吸纳的是新生劳动力、大中专…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70年代开始,因石油危机的冲击,西方国家的经济发展进入了滞胀时期。经济增长的急剧变化和不稳定,导致了社会问题的丛生。  相似文献   

11.
北京市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物质基础条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支柱地位已经确立,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北京市在推进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以领导小组为协调机制,以"若干政策"为依据,以集聚区为重要载体,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初步形成政府引导、产业主导、企业主体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2.
北京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休闲经济是建立在休闲的大众化基础之上 ,由休闲消费需求和休闲产品供给构筑的经济。休闲产业的发展有利于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 ,有利于国家竞争力的增强 ,也有利于国民生活质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高。北京在生产、消费以及居民的时间分配等方面 ,已经显现出休闲经济特征 ,作为国际化大都市 ,将率先进入休闲经济时代。  相似文献   

13.
北京是全国最重要的传媒业基地。由于首都的特定性,北京传媒不仅仅是“北京”地域行业的概念,而且具有宽泛的包容性。区位性优势,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优越条件,使得北京地区的传播媒介在政策与制度、广告市场、受众资源、行业系统等方面形成了独特的媒介生态环境。北京要想成为全国新闻信息的集散中心,优秀影视作品的创作、制作生产中心,优秀影视文化作品的交易中心,要想走在全国前列,在国际传媒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有必要从生态系统基本构成要素的角度解析其赖以生存发展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针对1977、1978两年国民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设备和技术引进热潮,在国家领导人的推动下,中央决定用三年时间对国民经济实行以调整为中心的"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北京市针对经济发展中的结构性矛盾,积极迅速地贯彻中央的调整方针,克服了盲目引进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局面;初步调整了全市国民经济中的农轻重比例;在调整中深化了对改革的认识,为北京市经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宝贵基础。  相似文献   

15.
北京提出了建设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旅游业是该进程中的优势产业和重要支柱产业。20世纪80年代的全球化浪潮和服务社会兴起构成了世界城市诞生的背景。世界城市在全球发挥着控制、创新、服务和消费等功能。建设世界城市要构建良性的城市—区域关系,旅游流是维系世界城市网络的最重要纽带。北京作为中国的总部基地、创新中心、服务中心和"消费城市",在建设世界城市的过程中必将带动北京旅游业的多元化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与2010年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两次经济普查结果显示,第三产业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已经远远高于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总和,成为信息经济时代当之无愧的主导产业,而其中,文化创意产业的异军突起则尤为值得关注。本文认为,北京建设世界绿色城市的发展战略必须牢牢依托于"绿色文化产业"的大力发展,即致力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文化创意产业"与"公平的、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文化创意产业"。  相似文献   

17.
首都互联网产业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揭示了互联网产业产生经济效应的内在机理及其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结合相关的统计数据,分析论证了北京市互联网产业对于整个首都经济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探讨20世纪初英国伦敦《泰晤士报》对于清末北京"新政"的报道,展示北京在"新政"时期社会层面的变革,以及清廷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工商等诸多方面实施改革后的外在体现,这对于今人理解北京"新政"改革史具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论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产业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北京的城市生活垃圾产量与日俱增,生活垃圾的处理任务异常艰巨。本文回顾了北京生活垃圾处理业的市场化、产业化实践,结合国际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产业化的经验,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业的产业政策提出了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北京的一些高校复印产业中出现了"新化现象",即以湖南新化人为主体而形成的产业扩散的经济现象。作者通过调查实证这一现象,认为:湖南新化人独具特色的师徒制、地缘网络以及产业吸纳效应、原子式扩张和价格战等是这一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新化现象"代表了一种新的经济现象——产业扩散型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