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康德的认识论转向已蕴含着生存论与知识论的基本区分。生存主义曾一度以怀疑主义的姿态反映了这一区分。但是,与生存主义实质上不同的现象学—解释学道路,主要说来还是开释并转化生成论传统及其资源,进而促成了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转变。生存论无疑是哲学解释学的核心论域,但哲学解释学的生存论如何获得历史意识,越来越成为解释学本身面临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在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布坎南的宪法理论发生了明显的奥地利学派化,他淡化了“维克塞尔模式”的内容,而扩展了“哈耶克领域”的因素。布坎南将知识理论引入了自身的研究纲领之中,试图与原有的契约论方法形成互补。契约理论与知识理论的结合产生出了一个混合的宪政经济学研究纲领。由于布坎南坚持使用理性方法来解决立宪时的知识问题,新的研究纲领存在内在的紧张。实质上,紧张源于在规则问题上两种进路——“休谟-哈耶克”式的不可知论与“康德-罗尔斯”式的理性主义——之间的冲突。康德传统所代表的进路强调以理性来设计规则,而休谟传统所代表的进路则主张规则的自发演化。哈耶克和布坎南的工作都是综合性的,相对而言,哈耶克更偏向休谟,而布坎南则更接近康德。  相似文献   

3.
哈耶克从以扩展秩序为内容的逻辑演进方法论出发,提出了演进理性的哲学思想和知与无知的认识论,并由此评析生物进化论、社会生物学进化论等建构进化论,进而形成其独具特色的演进文化论.辩证继承是当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过程中的主要思维方式,而哈耶克的演进文化论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思维向度,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和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向有着方法论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康德的哲学美学理论,介于本质主义与反本质主义之间,是种非常健康的审美理论。康德审美论的非本质主义面孔,展现于两个方面。一是反思判断在康德那里,带有独断论性格。反思判断遵循范导原理,表现出两种特点,其一是非对象性,其二则是不确定性。马克思倡导的"莎士比亚化",与它相符合。它能在审美艺术与认识、道德之间,划开坚硬的逻辑界限。二是康德的审美分析,选用了复合论方式。审美活动的丰富,审美类型的多样,促使康德对审美,作出了多重界定,而且能上升到"二律背反"境地。老子对道的矛盾提示,孔子对仁的随点即是,这由康德便有了重大价值。以康德作为参照,中国当代美学,隐藏着复合论的演进线索,它有效地维护着理论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5.
崔秋锁  蒋楼 《学术研究》2012,(3):148-152
科学的理解和阐释问题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它既是科学认识论的研究对象,又是科学方法论的探讨内容,同时也是科学诠释学的根本课题。然而,在现代哲学中人们对此问题却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这种争论和分歧,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主要表现为实证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科学实在论、新历史主义学派等派别与唯意志论、新康德主义、生  相似文献   

6.
哈贝马斯的对话伦理学在某种程度上无疑可视为康德义务论伦理学在当代的复兴与重建,究其内缘,乃是因为哈贝马斯在其伦理学探究上始终坚守理性的立场、追求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理想性、客观性、批判性与普遍有效性,凡此种种又与其对康德义务论伦理学之基本特质的借镜密不可分.二者共有的基本特质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对于"目的论"而言的"义务论",二是相对于"非认知主义"而言的"认知主义",三是相对于"实质主义"而言的"形式主义",四是相对于"相对主义"而言的"普遍主义".明辨这些基本特质,无疑有助于认识哈贝马斯和康德在道德哲学运思上的理论秉性与把捉二者在伦理诉求上的基本旨归.  相似文献   

7.
从康德的观点看数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艰 《社会科学》2006,7(3):56-66
康德在理性的根源处探讨数学和物理学“是怎样可能的”,《纯粹理性枇判》的“先验感性论”和“先验逻辑”两部分,可以分别看作康德的“数学哲学”和“物理学哲学”。康德以“先验的位置论”分别给数学和物理学的可能性基础定位,数学属于验前的感性直观能力,物理学属于验前的知性判断能力。与“逻辑主义”、“形成主义”的数学观不同,康德的“数学哲学”认为数学的对象是验前的感性直观形式,数学概念是从纯粹直观中验前地“构成”的。  相似文献   

8.
牟宗三对康德之误读举要(之一)——关于“先验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牟宗三的康德解读提出了两点质疑,认为牟氏在理解康德最重要的两个概念即“先验”(TRANSZENDENTAL)和“超验”(TRANSZENDENT)方面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和自相矛盾,他力求把两者等同起来,使“先验的观念论”与“经验的实在论”水火不容,并成为康德所反对的“先验的实在论”的另一种说法;由此也导致把康德的“先验对象”等同于“超验对象”,取消了先验对象的认识论意义。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康德把时间引入认识论,不仅确立了他独特的时间理论,而且解决了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困境。康德的时间理论,主要包括时间的本质、时间与空间的关系等方面。本文试图从时间的本质入手来探索康德把时间引入认识论的缘由。一、经验论和唯理论的困境是康德把时间引入认识论的契机康德确立时间的本质学说的过程也就是把时间引入认识论的过程,这两者是二而一、一而二的关系,离开了时间的本质来讨论认识论或离开了认识论来讨论时间的本质,在康德那里是没有意义的;所以,我们考察康德的时间本质学必须探讨一下康德把时间引入认识论的契…  相似文献   

10.
卡尔·拉纳先验认识论的基本论题是“上帝启示何以可能”的知识论原理.在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之后,在康德先验哲学和海德格尔基础本体论的现代语境中阐述基督教的知识论原理,意味着通过本体论和人类学的基本命题揭示上帝与此在之间的生存论关联,把启示神学规定为对于神圣奥秘的启示和倾听.卡尔·拉纳的先验认识论是对于作为基督教奥秘的启示神学的形而上学奠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