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试析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的变动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使中国社会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工人阶级内部利益分化加剧、知识化水平提高、流动性增强、阶级意识和主人翁意识有所淡化;农民阶级内部开始形成不同阶层、贫富差距明显、农业人口数量减少;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和自由职业者组成的社会新阶层日益兴起。当代中国社会阶层还呈现出结构不甚合理、分化仍在继续、各阶层政治主体意识增强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我们在《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6期上发表的文章中,分析了我国经济效益的现状及其变动特征,其中最重要的是经济效益的周期波动和水平低下,本文拟分析这个最重要特征的形成原因。显然,在当前分析这个原因,并据此采取相应的对策,具有极重要的现实意义。但这些原因也涉及诸多方面,这里只是分析其中几个重要方面。其余方面,我们将撰文另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要正确判断我国产业结构变动模式以便为产业政策设计提供必要的依据,我们首先要分析我国经济环境所具有的基本特征,以及在这些特定经济环境下产业结构变动的特殊表现。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和内外条件更为特殊,不仅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别,而且与一般发展中国家也不相同。这就不可避免地将使我国的产业政策具有鲜明的特色。我们认为,我国经济发展背景的基本特征可以归纳为:超后起发展国家,超大国经济、超重劳动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基于1997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利用投入产出模型,选取推动力系数测算我国各产业进口对国民经济的推动力,据此确定我国国民经济中的瓶颈产业,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在这十年期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合理度指数呈现上升的趋势,进口商品朝着更为合理的方向发展。但我国进口商品结构排序与推动力系数排序并不完全一致,进口商品结构还有提升的空间,可以通过健全先进技术的稳定进口机制、建立战略性资源的稳定进口机制等方法来进一步优化我国进口商品结构。 相似文献
5.
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变动及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就业的所有制结构 ,经历了 1 978年前的由多种所有制经济分布向单一公有制经济集中 ,及 1 978年后的由单一公有制经济集中状态向多种所有制经济分布转变的变动过程。前一时期是使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就业人口转到公有制经济中 ,后一时期是在公有制经济就业比重占优势的条件下 ,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两个时期的变动并不是简单的重复。1 997年后 ,就业结构的所有制分布继续发生变化 ,变化趋势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 ,各种所有制经济都将保持一定的就业增长 ,但非公有制经济就业增长速度要快于公有制经济增长速度。第二 ,公有制经济在就业中所占比重会下降 ,但不会持续下降 ,当结构调整到一定程度后 ,这个比重会稳定下来 ,稳定在比目前的比重低 ,比资本主义国家的比重高的水平上 ,在社会总就业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6.
7.
8.
中国房产价格变动现状及其走势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房产价格的攀升和房地产经济的持续升温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本文拟就中国房地产经济的持续升温,特别是房产价格涨势过猛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中国房市过热、房价过高现象的产生既有合理因素,也有多方面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中国房产价格的未来走势。 相似文献
9.
一个地区工人的工资水平,是指这一地区在某一时期内工人的平均工资水平,它标志着这一时期工人的生活水平程度。一般说来,工资水平的高低,主要是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但也同时受社会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探讨不同历史时期旧中国工人的工资水平变动趋势,不仅有助于研究旧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状况,而且对于旧中国经济发展史的研究,也有重要的意义。抗战前1927—1936年是国民党政府统治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但在对这一时期的上海经济史研究中,关于工人工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析我国公司政治行为的形式与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政治行为是指企业试图影响政府政策使之做出对企业有利的决策的行为.我国公司政治行为具有直接参与策略、代言人策略、调动社会力量策略、政府关联策略、财务刺激策略、制度创新策略等形式.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路径的直接性、主体的单个性、战略的非正式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1.
1983年,我省工业生产出现了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物质消耗逐渐下降,整个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均衡增长,产值、利润超过计划,产值创历史最高水平,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长超过产值的喜人局面。我省工业经济效益全面提高的原因是什么,今后如何继续稳定、提高?本文想就这些问题谈一点粗浅认识。一1983年,我省工业经济形势比较好,它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 产品质量显著提高,物质消耗逐渐下降。全省重点考核的产品质量稳定提高 相似文献
12.
内容提要:本文认为,在由计划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实现根本转变的过程中,两种体制内部社会保障制度的所有制差别,给失业劳动者的再就业造成了严重的体制性障碍。必须通过“替代性资源补偿”政策的制订和实行诱致性的制度变迁模式,才能实现城市经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渐进并轨,从而,为最终确立良性运行的劳动力市场竞争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在通货膨胀得到了较好地控制,宏观经济基本实现“软着陆”的情况下,失业问题取代通货膨胀,成了当前影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从发展社会学的角度看,所谓失业,就是指具有劳动能力和… 相似文献
13.
<正> 当前,我国不同地区之间、不同所有制、行业之间以及不同社会成员个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正在不断扩大,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把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幅度控制在比较合理的范围内,并促使其朝着不断缩小的方向发展,这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并妥善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 收入差距的适当拉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合理的适度的收入差距,能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提高效率,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实现共同富裕。但是收入差距过大,发展到两极分化,就会挫伤大多数劳动者的积极性,导致社会动荡。“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64页,以下凡引此书,只注页码)。 问题是如何评价保持收入差距的合理、适度。笔者认为首先要看收入差距的大小。从目前世界范围看,并不是“差距越大、效率越高”,相反,过大的差距会使人们心理失衡,损失效率;当然也不是差距越小越好,关键是怎样才算适度。有人简单地同西方国家相比较,用基尼系数(即不平等指数)的大小来评价我国现在收入差距是否合理,这种比较,离开了我国国情、舍掉了许多不可比的因素,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收入差 相似文献
14.
15.
钟淑萍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
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它的发展和完善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水平的体现。本文从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现状入手,分析影响公民政治参与的因素,并提出实现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途径。 相似文献
16.
肖云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02,4(2):56-59
信用卡是一种消费信用工具 ,具有方便消费者的特点。我国的银行信用卡业务起步虽然较晚 ,但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稳步推进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 ,已形成较大规模 ,并发挥着一定作用。然而随着业务发展的不断深入 ,很多问题和矛盾也日益显得突出 ,迫切需要解决 相似文献
17.
河北省贫困地区的经济开发,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领导下,从1986年开始,纳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七个五年计划,由分散的救济、扶植转向了连片开发,由“输血”式的扶贫转向了“造血”式的扶贫,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忽视和急待解决的问题,需要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战略的高度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8.
19.
近年来,我国居民储蓄总量上保持着较快的增长态势,结构上活期化趋势非常明显.证券投资对居民储蓄有一定的分流作用,而房地产投资不仅没有分流,反而增加了定期储蓄.为了解决居民储蓄居高不下、分流效应不明显的困境,我国应该建立和完善各项制度,提高上市公司业绩;采取有力措施,加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力度;制定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创业;大力培育和发展金融市场;积极推进医疗、教育、保险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消费信贷政策. 相似文献
20.
试析萨特伦理学的特征谢桂山探析萨特伦理思想的特征和发展轨迹,对于把握存在主义乃至现代西方伦理流变的特点和基本趋势,是一件极为有价值的工作。萨特的伦理学是以他存在主义本体论——“人学本体论”为理论出发点的。萨特的本体论通过对意识的描述,推演出人的绝对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