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日本对外经济政策经历了两个方面的模式转变:第一,在贸易摩擦的应对和处理方面,摆脱了以往重视双边磋商和达成妥协的作法,转向通过多边框架以法律途径解决争端的轨道;第二,在贸易与投资自由化的促进方面,从多边主义转向了区域主义和双边主义。本文主要探讨导致这一模式转变的原因、模式转变过程中的促进势力和抵制势力以及抵制势力被克服的政策形成过程、两个模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模式转变的稳定性等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和展望日本今后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  相似文献   

2.
日本通商政策的变化与双边自由贸易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 ,在世界范围内双边自由贸易迅速发展的新形势下 ,日本通商政策从WTO一边倒 ,转向了以WTO为中心 ,同时推进双边自由贸易、地区自由贸易和多边自由贸易。随着新通商政策的形成 ,日本贸易自由化战略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与调整。对东盟经济外交的新理念和“小泉构想” ,既是日本通商政策变化和调整的集中表现和重要标志 ,也是日本对东亚双边自由贸易和经济联合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全球价值链(GVC)的视角,分析中国和日本各自的对外经济结构和双边经济关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总结日中经济关系出现的"新常态"特征。2008年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日中两国经济关系趋冷,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出现大幅度的下降,日中两国各自的经济因素也显现在双边经济关系上。这些变化不是暂时的,而是一种新的常态性的变化。第二,首先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分析东亚GVC的形成背景、作用机理,其次讨论以GVC为基础的附加值贸易的特征。第三,从附加值贸易角度分析中国、日本的经济贸易结构各自的特点、存在的差异。第四,分析前文研究结果包含的与日中经济及双边经济关系发展相关的政策含意,提出了"积极参与GVC"、"振兴服务业"和"推进多边  相似文献   

4.
东亚是美国霸权的主要支撑点。冷战期间,美国霸权的东亚布局出现了美日关系由主从同盟关系向平等伙伴关系演变、美中关系由对抗演变为非正式联合抗苏、美国筹划通过多边制度建设融入东亚经济等变化。冷战结束以来,美国从经济和安全两个层面重构其霸权结构。美国在东亚的战略布局以安全双边合作为主要模式,辅以经济多边主义,并强调安全双边主义与经济多边主义的相辅相成。美国东亚战略布局的调整既给东亚诸国带来了新的战略机遇,也带来了震荡和挑战。  相似文献   

5.
美国小布什总统上台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之后,新保守主义成了美国对外政策决策的指导思想.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以及相应的军控政策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美国军控政策开始从以前的着力推动多边主义制度建设向单边主义先发制人演变.美国单边主义的军控政策和事件给国际军控体系和进程带来了巨大的危害.未来美国军控政策的演变只有回归多边主义的轨道才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6.
2020年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了全球性深度经济衰退,之后出现了快速的反转,形成了V型经济复苏。日本作为高度融入世界经济的国家,其对外经济不仅受到国内经济的影响,也在相当程度上受到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总体看,日本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等方面的变化,既与国际经济的总体变化比较相似,又与新冠冲击和俄乌冲突的经济冲击的特点是相对应的,具有自身的特点。比如对外贸易的V型变化,俄乌冲突引发的能源、资源价格上涨及供给约束型通货膨胀。这些变化还深入到贸易结构和供应链调整等方面,这表现了日本对外经济的特点。日本政府在较长时期积极调整对外经济战略与政策,如大力开展双边多边自由贸易合作、打造坚韧和安全的供应链、深化特定重点领域的国际经济合作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外部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多边主义的兴起、放宽管制的普及以及国际投资领域统一“游戏规则”的缺位,近年来,对多边投资框架的需求日趋旺盛,并成为当前国际经济政策议程的焦点之一。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多边投资框架制度的供给历经半个多世纪仍然无果而终,与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投资的积极态度和双边投资框架的持续繁荣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理论层面探讨了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实施多边投资制度的成本与收益,从而揭示了这一制度产生供需矛盾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当代构建(英文)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当代中国国际法学的话语体系,一方面,必须准确、系统、全面表达和传递国际法基本原则、基本制度和本质特征以及国际法研究过程中逐步确立和发展起来的核心价值、基本概念、关键术语、主流的理论或学说、具有代表性的观点等基本要素;另一方面,应充分、及时体现中国对国际法、国际法学和国际法学话语体系所作出的创造性贡献。当代中国国际法学话语体系的构建应以“构建和谐世界”为指导理念,应全面顾及国际法治和中国外交政策及其实践的国内、多边、区域和双边等四个基本层面,应遵行、符合或顺应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基本准则,全球化与多边主义、区域一体化与区域主义、国际共同体义务(或权利)和中国和平发展需要等原则、规律或趋势,应将其基本功能定位为:推动当代国际法的不断发展和广泛适用,促进当代国际法的教学、研究和传播,推进中国的法治进步,维护中国利益、尤其是国家的核心利益并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  相似文献   

9.
多边主义视角下的印度“东向政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全球化发展的日益深入,多边外交作为一种新的外交观和新型合作机制,得到了国际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多边主义的视角来探讨印度"东向政策"中印度与东盟多边关系的发展以及多边合作机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李将 《太平洋学报》2022,(12):39-51
多边国际体制存在开放包容与垄断排斥、共赢合作与零和对抗的价值论争。价值性探讨是多边主义不可回避的构成维度,它关乎多边国际秩序的合理改革和发展方向。开放包容是多边主义的核心价值,其要求国际秩序具备容纳多元的体系特征,“一多不分”的身份认同,以及共同治理的实践格局。同时,多边主义包含浓厚的人文色彩,以人为本是国际秩序构建过程的本位价值,其集中反映于国际法理论演进、规则创制和运行全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真正的多边主义相呼应,实现了开放包容与以人为本的高度统一,是新时代多边主义价值性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1.
东盟成立后的十年间,日本并没有重视发展与这个地区组织的关系。1977年日本首相福田赳夫首次以官方身份公开提出要与东盟积极合作。这是日本重视与东盟组织发展关系的开始,标志着日本对东盟外交政策的正式形成。它是对此前日本在东南亚各国推行经济外交政策的调整,即从过去单一的经济外交向今后的政治、经济并重的外交政策转变。福田主义的出台,有着复杂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原因,其奠定了日本对东盟政策的基础,也是日本的东南亚外交的分水岭,在日本战后外交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的大战略:地区主义还是双边主义?暨南大学东南亚研究所曹云华在整个冷战时期,日美联盟一直是日本对外政策的支柱。冷战结束后,全球的战略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以1990~1991年发生的海湾危机为契机,日本国内掀起了一场关于日本未来的外交战略的争论。争论...  相似文献   

13.
赵薇婕  陶季邑 《探求》2023,(4):13-20
步入新时代后,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有关主张以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有关思想,借鉴了当今世界一些国家坚持多边主义的呼声和经验,同时结合了新时代的国内外客观形势,对多边主义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这些论述主要包括关于各国践行多边主义的目标和路径及原则等方面内容,对国内和国际均具有重大意义,如在一定程度上充实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外交理论和国际战略,有效地指导着新时代中国在国际上践行真正的多边外交,等等。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是密切双边和多边经济、政治合作的有效手段和理想途径。本文拟从当前亚太地区直接投资和技术转让的动向和特征,日本海外直接投资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当前日本对华投资的现状和问题三个方面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拜登执政以来,试图制定一种富有战略和远见、更加全面的对外经济政策,通过加强美国持久竞争力、以价值观为抓手来构建制衡中国的"反华同盟"、积极回归"多边主义"以主导国际经贸规则制定权等路径,来重振美国中产阶级、巩固美国全球主导地位、维护西方民主模式相对于中国模式的优越性。虽然拜登政府在推进国内经济复苏计划、修复盟友关系方面有所进展,但因在国内经济和政治、协调盟友利益以及制定有效的对华经贸政策等方面存在诸多制约,距离其实现切实提升美国持久竞争力、形成符合其战略认知的制度性"反华同盟"以赢得中美战略竞争等目标仍有不少差距。  相似文献   

16.
日本积极推进FTA战略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日本的FTA战略形成于 2 0世纪 90年代后期至本世纪初。这一战略的形成 ,标志着日本经济外交从原来的否定地区主义向利用地区主义的重大转变。日本推进FTA战略的重点地区是东亚地区和拉美地区 ,推进的步骤是首先选择最容易的突破口迅速取得成果 ,然后选择可以对日本经济产生巨大正面影响的国家作为优先的对象 ,使FTA战略为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服务 ,再进一步选择有可能达成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和地区作为后备谈判的对象 ,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扩大签约国家或地区的范围。日本推进FTA战略除了受国际上地区主义潮流的影响以外 ,更有多方面的内在动机 ,但在实施FTA战略的过程中保护农业的政策成为一个重大障碍 ,为了使FTA战略取得更大成果 ,日本必须下决心对农业实行开放政策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软实力外交有着丰富的资源和不俗的成绩,主要表现为多边外交成效显著、文化外交成就突出和国内发展深受瞩目等三个方面。21世纪后的日本非传统外交紧紧围绕恢复和发展经济、夺得全球政治大国地位以及在东亚区域合作和中美日三角关系中赢得主动权等主要战略意图展开。它也存在着如经济持续不景气和国内政治体制僵化的约束、外交战略内在紧张以及右翼势力干扰与社会结构封闭等诸多缺陷。  相似文献   

18.
巴殿君 《日本学刊》2010,(4):93-106
日本的近代史就是三对外交政策理念对抗的历史。小日本主义与大日本主义、民生国家与普通国家、国际主义与亚洲主义,三种理念此消彼长,构成日本对外政策发展的基本轨迹。制度化的法律规范文化因素制约了"大日本主义"与"普通国家"目标的实现,而作为构成性社会规范的集体认同正在形成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社会环境。但在"亚洲主义"方面,构成性社会规范的集体认同,明显制约着"东亚共同体"外交目标的战略转移。可以说,文化规范既约束着日本对外政策的行为,也塑造着日本的外交政策的认同,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未来的外交政策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近代史就是三对外交政策理念对抗的历史。小日本主义与大日本主义、民生国家与普通国家、国际主义与亚洲主义,三种理念此消彼长,构成日本对外政策发展的基本轨迹。制度化的法律规范文化因素制约了"大日本主义"与"普通国家"目标的实现,而作为构成性社会规范的集体认同正在形成有利于这一目标实现的社会环境。但在"亚洲主义"方面,构成性社会规范的集体认同,明显制约着"东亚共同体"外交目标的战略转移。可以说,文化规范既约束着日本对外政策的行为,也塑造着日本的外交政策的认同,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日本未来的外交政策的政治选择。  相似文献   

20.
十九世纪末以甲午战争以及列强开始迅速瓜分中国为背景,如何让日本成为一个帝国主义国家成为日本论坛关注的焦点.本文从探讨日本初期帝国主义与民主主义的关系角度出发,聚焦浮田和民(1860-1946)的“伦理的帝国主义”,考察其提出的背景、主要意图及其作为侵略主义的本质特征.作为后发帝国主义国家的一种生存战略,浮田把“伦理的帝国主义”定义为“对内实行立宪主义,对外实行帝国主义”的“内外统一的主义政策”,并用道德、人格、自由等所谓“文明”的要素把帝国主义道德化、伦理化.其立论的前提始终是要让日本在“生存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未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性进行真正的反省和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