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群发展战略在我国已经实施20多年,也取得了较好的发展绩效。但是,随着我国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群的建设也将从以往的规模拓展型向效率增进型转变,城市群运行效率的高低将成为衡量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重要指标,推进城市群高质量发展势在必行。同时,我国城市群发展普遍存在产业同构现象严重、资源配置效率不高、生态环境治理困难等突出问题,亟须打破阻碍城市群发展的行政壁垒,协同构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协调推进体系、规划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设施体系和治理体系,为城市群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机制保障。  相似文献   

2.
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与前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公共管理学科的发展,区域公共管理研究应运而生且日益发展,成为了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新兴研究领域.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区域行政研究和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两个阶段,并取得了显著成就.尽管如此,中国区域公共管理研究仍需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法论研究、大都市和城市群的治理研究、区域政策研究、流域治理问题研究、跨区域、跨行业联动机制问题研究、不同功能区的区域协调发展问题研究、区域一体化与区域合作的制度化和法制化研究及区域公共管理国际比较研究等方面做进一步拓展.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灾害事件频发的影响下,探究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关系对促进城市治理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及灰色关联模型,对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时空格局与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京津冀城市群城市韧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在研究期间显示出持续上升态势,区域内部北京耦合协调度保持在最高水平,协调城市类型主要以轻度失调和勉强协调为主。空间格局上,协调城市由中东部地区逐渐向东西方向蔓延。耦合协调度的发展主要受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能力、政府调控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其中以经济发展水平对耦合协调度的驱动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4.
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群"作为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成为国家发展战略和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京津冀城市群协同治理更上升为国家战略,当下亟须进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新区域主义理论突破了传统府际关系中的政府管理思维和管制模式,在顶层设计方面提出了在中央层面成立高级别的区域发展协调机构、地方政府间的行政协议等制度创新。当然,新区域主义理论在京津冀协同创新中的适用性仍有待实践检验,路径优化仍然面临多种可能性。  相似文献   

5.
论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效地实行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是多民族国家全面协调各民族之间关系,维系和巩固民族国家安全的必然选择。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构成及特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模式构建应该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培育共同文化精神,形成国族观念和国族认同;二是调整民族政策价值取向,构建国家主义取向的民族政策体系;三是构建民族区域自治约束机制,平衡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和义务;四是民族区域自治走向民族共治是中国族际和谐治理的必然选择。重新构建一套相对健全、稳固的当代中国族际政治和谐治理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府际关系大致可归结为纵向、横向、斜向三种类型.不同向度的府际关系表现各异."职责同构"和"向上负责"是单一制的现实表现.服务导向是理顺府际关系的切入口.跨域治理是处理府际关系的突破口.其中,跨域治理的驱动力是各地区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合力;城市群是实现跨域治理的重要依托;建立各级各类非政府的跨地区合作组织是跨域治理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构建中原经济区,需要统筹协调的城乡体系予以支撑.中原经济区城乡支撑体系以中原城市群为核心,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为框架.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县域经济为基础.进一步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中原城市群布局、构建并完善五级城乡体系,放手扩权搞活县域经济,将为中原经济区的顺利建设和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8.
哈长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破解产业发展的结构性矛盾,通过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城市群产业优势,增强城市之间经济协调与互动.经济新常态下,随着新一轮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哈长城市群产业结构得到了明显的优化,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哈长城市群产业进一步优化调整的基本原则与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9.
西部民族地区属于多民族共同聚居的族际社会,族际社会的矛盾既具有一般社会矛盾的共性特征,同时又具有多民族关系构成的特殊性,矛盾特殊性的现实体现为民族和宗教两个维度。运用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法对民族地区基层矛盾加以监测,可有针对性地缓和或化解矛盾,以防矛盾积压危及秩序稳定。通过社区矛盾综合调处室、群众意见处理反馈中心、民族宗教事务协调中心三个社会设置,可建立民族地区维稳的"安全阀"机制。解决西部发展与稳定和安全的关系问题,民族融合政策、基层社会治理、法治建设和综合协调推进策略会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低碳城市的公共治理已逐渐成为城市发展的世界性趋势,中国城市高碳化发展现实需要城市治理模式的优化.低碳城市发展系统由行政体制、市场机制和社会制度等多元系统合作构成.按照公共治理的逻辑,低碳城市发展不仅需要政府在政策明晰基础上进行制度创新,也需要企业技术创新以转换低碳生产模式,还需要市民社会切实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在城市低碳治理进程中,应重视并协调各城市主体间的利益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国内城市群治理研究开始于2005年。城市群基本概念的研究为城市群治理研究奠定了基础,城市群快速发展所产生的"治理困境"和国外城市群治理理论、经验的借鉴推动了我国城市群治理研究的发展。目前,国内学界已经初步形成了城市群治理研究的主要框架和主要领域。但是在主要研究内容上对国外理论和经验的引介和借鉴较多,我国实践经验的总结研究较少;研究的主要内容和主题有所增加,但大都限于规范演绎研究,对具体操作层面的研究较少;实证研究方法使用较少,不利于提高我国城市群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在总结我国城市群治理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有其优越的经济区位,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经历过30来年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但是近年来一系列问题凸现出来,比如:城市发展与农村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问题、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不协调的问题、自主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的问题、珠三角城市群的分工协作问题等等.广东省经济转型显得非常迫切.文章通过借鉴韩国经济转型的成功经验,对广东省如何进行经济转型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国家对民族地区进行社会治理的目标诉求,而府际关系对于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以民族地区地方政府为中心,可以将府际关系划分为由中央政府与民族地方政府构成的纵向府际关系,以及由民族地方政府与民族/非民族地方政府构成的横向府际关系,两个层面的府际关系都会对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产生影响。分析表明,我国民族政策的价值诉求和实践效绩存在落差,如何在中央集权与民族地方分权的纵向府际关系中,确保自治权的真实有效执行是化解这一落差的关键,也是实现当代中国族际政治整合的要点。同时,对于民族地方各项事业发展面临压力与挑战的分析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守望相助"思想为横向府际关系协调提供了新理念。以民族地方政府为中心,梳理总结纵横两个层面的府际关系成功经验,可以为当代中国社会治理视域中的族际政治整合实践提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4.
乡村基层社会治理需要协调好政府与社区、社区与村民的关系,走出政府强大、社区弱小的关系困境,消解乡村治理共同体式微的风险。当前乡村社会治理主体的过渡性、模糊性状态需要重视治理主体问题,建设多元化的治理主体。作为一个重要次级的乡村基层社会治理要纳入到国家治理体系之中,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在社会稳定中创新乡村社会治理、完善国家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群是现代化进程中涌现的新型治理单元,也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最富活力的区域组成。城市群的本质属性是空间集聚性和关联互惠性,其法理特质呈现为城市群内的各类主体权利拥挤和新兴权利蓬发。依托中国地方治理的条块结构进行分析,空间集聚性所引致的权利拥挤需要条条的依法疏解,关联互惠性催生的权利活跃也有待块块的依法协作。目前,城市群既有的区域协同立法工作机制尚不成熟,执法协作机制尚不完备,司法联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这既需要条条牵头的充分激励机制,也需要块块互动的有效合作机制。城市群治理体系的构建离不开“榫卯”结构的条块协同,具体应从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依法推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村基层走向善治,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村基层治理机制,其中,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构建农村利益协调机制是其必要的路径选择.优化农村基层政治生态,应通过调适乡镇政府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协调村党组织与村民委员会的关系、协同村级政权组织与农民自组织的发展,理顺农村基层治理三大主体关系;健全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应通过加强党组织领导的“四个民主”建设,落实农民的“四项权利”;构建农村利益协调机制,应以农民为本位,以建设农村社区利益共同体为载体,通过新农村建设满足农民不断增长着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和生态等五个方面的利益需求.  相似文献   

17.
从区域经济协调治理角度来看,粤港澳区域发展规划应当类似于区域一体化概念范畴,如何处理区域经济协调治理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成为当前粤港澳区域经济发展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自然法学思想倡导自然权利和人权基本理念,充分尊重知识产权的个人权利;利益法学的核心概念将社会秩序的背后利益分为个人利益与群体利益等。在区域经济协调治理确定的法律秩序范围内,区域经济协调治理和知识产权保护关系的平衡关涉各方利益的协调,而找到平衡二者的路径、协调好各方的利益对于粤港澳区域经济协调治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CEPA框架下大珠三角都市区域的整合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左正 《学术研究》2004,(2):52-55
本文认为珠三角城市群要与港澳协调发展 ,需要重新认识珠三角城市化发展的两大特点 ,从而在CEPA的框架下把珠三角城市群与港澳整合为三大都市区 ,协调好各自的城市功能与分工 ,并提出了搞好整合的两大举措。  相似文献   

19.
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必要的动力和重要的支撑。变革和创新乡村治理以促进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必须结合中国国情和实际需要,科学合理地应对和协调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公共管理与村民自治、保护与发展、耕地保护与制度创新、农业与非农化、先富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问题。重视并处理好这六大重要关系问题,一方面可规避单向度发展,另一方面可避免政策与实践的二元对立,从而有效推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在长株潭城市群发展建设过程中,如何处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成为政府与社会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之一,在这一视阈下,建立城市群发展中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应当被及早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