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浅谈主体性培养与创新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创新教育的突破口在于学生独特的主体性的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五性”:独特性、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整体性。强化主体性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必须树立正确的教育价值观;更新课程观,强调“创新性”课程、“协商式”课程,强调主体性课程设置,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丰富教育活动的形式;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2.
对当前主体性教育研究中出现的工具价值与本体价值对立、对“主体性”理解的片面化和绝对化、对宏观层面上的教育主体重视不够、对教育自身主体性的认识不足、对培养创新素质的认识不足等问题进行反思 ,由此可以更加明确主体、主体性、教育主体、主体性教育等概念的内涵 ,并对其在理论和实践领域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提出构想 相似文献
3.
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历史透视与反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的全面发展在划一的教育体制面前显得无能为力。传统教育体制下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远远落后于时代发展的需要。主体性教育思想的出笼也就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学校教育对主体性教育的实现又提出了新的历史挑战。创新教育也就成为主体性教育理想实现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常燕燕 《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
国防特色高校具有国防优势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以河北省国防特色高校为例,研究其优势科研力量有效整合,建构各方密切合作的协同创新模式,为最大限度发挥国防特色高校的科研优势,完善高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科技创新体系的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意见。 相似文献
5.
刘平秀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0,19(2):85-89
主体性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种必然选择;人的主体性表现为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三个层面,主体性教育通过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独立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最终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开发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袁先海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9(3):113-115
教育信息化与教育创新相互依存,互动发展,教育信息化使教育创新具有了更开放的国际视野,获得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明确了发展的基本走向。同时,教育创新对教育信息化具有引导进程和方向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丁丹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Z1)
终身教育在 2 0世纪 6 0年代对国际教育改革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而要真正实现全民终身教育 ,我们必须重视受教育者或学习者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培养 相似文献
8.
范牡丹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5(1):103-104
主体性教育是启发、发展、建构人的主体性结构的一种教育活动。人的主体性主要表现为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本文通过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的探讨,揭示了主体性教育是现在教育思想的精神内涵,并论述了主体性教育对建构现代课堂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张惠琴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83-86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以对社会发展主体的全面塑造、促使人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强化学生的主体性为基础,大力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途径上实行全面创新. 相似文献
10.
李一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8(1)
依托于互联网络而由人的行为活动构织而成的网络社会,已成为信息网络时代的人们展开行为活动的重要场域。在其中,人们一方面享受着网络化生存的便利,而另一方面,却也在承受各类网络行为失范带来的后果。青少年群体在所有网络行为主体当中占有较高的比例,其网络行为失范问题尤其值得关注。在剖析网络世界及网络行为之社会本质的基础上,分析了作为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主要原因的主体性缺位问题,同时也提出了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在于主体性建构的基本观点。 相似文献
11.
杨杰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12(4):14-15
人们对官德失范、公德淡漠、人格缺陷的公民道德现状关注或忧虑,主要源自于我们的道德教育过程中的所有环节,如认识、情感、意志、信息、习惯方面均出现了问题:广度不够、深度不足;不热烈、较淡漠;不坚强、易受挫;不坚定,易动摇;没养成、易变化。道德教育创新的基点在于:全面关注各层面教育对象的基本特征,以差异性教育带动一般教育。同时,我们还必须注重道德教育过程诸重要环节方式方面多样性、务实性、求真性等创新。 相似文献
12.
现代视野下的主体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鹤娟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153-156
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发展人,而实现人的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培养人的自主发展意识和自主发展能力。主体性道德教育就是培育和发展人的道德主体性,即以培养主体性道德素质为目标导向和价值追求的教育。人的道德人格完善、思想境界提升、行为习惯养成,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主体性德育正是在现代教育思想的逐步确立和社会发展的强烈呼唤中成为当代德育的重要课题。学校教育倡导并实践主体性德育就是要澄清并还原德育的主体地位,把德育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把德育的实施逻辑向学生倾斜,把德育的内容向学生移近。让德育从天理回到人心,让德育从天上回到人间。 相似文献
13.
段元珍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8,34(12):77-81
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强调人的主体性,凸显了教育过程中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反映在儿童教学中,就是教育应体现儿童的天性,要以儿童作为主体,根据儿童的特点,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进行自主、能动的学习。为了更好地了解卢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本文对其作了详细的整理和系统的阐释,在介绍理论与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论述该思想的内涵及目的,思考其对现代儿童教育的启示,以期望能丰富现有的教学理论,为儿童教育的发展提供理论和现实依据。 相似文献
14.
陈昊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1(3):99-101
主体性教育要求发挥学生主体性,《学记》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尊重了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价值,倡导启发式教学的理念。深刻认识《学记》中的主体性教育思想,不仅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我国古代的教育遗产,也能给我们当前的教育教学以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5.
费从荣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2):95-98
按照培养创造人才的需要和创新活动过程的规律,建设综合性的工程训练与实践教学校内基地,构建工程训练与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进一步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16.
创新,创新教育及教育创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建祥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1,21(1):105-111
创新是人类财富之源泉,是社会发展之动力,是民族进步之灵魂.创新成果来源于人的创新活动,需要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重点任务.素质教育不同于"应试教育",就其本质特征而言,它是一种创新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势必要求在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一系列变革,这些变革也就是教育的创新.创新不是对以往的全盘否定,而是继承与发展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熊小平 《江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3,22(4):91-9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特点,是市场主体具有独立的自主权利和追求自身利益的自由,这一特点深刻地影响着人们主体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如何增强主体意识,促进主体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主体能力,促进个体德性的健康发展,是主体性德育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信息化时代高等教育管理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梦君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7(1):52-54
信息化时代对高等教育管理创新具有革命性意义。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管理影响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高等教育管理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其自身的管理职能、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也必须作出相应变革。 相似文献
19.
彭颜红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8(2):49-53
人的德性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和传承。当代信息社会,需要探索更有时代特色的德性教育模式。当代德性教育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我们要充分把握信息社会的特点,合理运用传统媒体,特别是要通过新媒体开拓新的传播渠道,不断创新传播载体,从而更好地提高当代德性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教育创新与高等教育国际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教育创新的关系 ,高等教育国际化离不开教育的创新 ,是教育创新的结果。提出了通过构建教育创新体系加快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