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向未来的决策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影响未来决策方案实施的各种因素被称为限制因素。如何科学预见和把握未来环境中的各种限制因素,是决策中的关键性问题。本文通过对限制因素的范围、特性及影响程度的分析,旨在增加决策科学性和预见性,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以减少决策失误。  相似文献   

2.
由于受到内外部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领导决策方案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常常会产生误差。增强误差耐受阈限的策略是:科学预见把控潜在问题,领导决策方案柔性化,有效运用环境,组织适度分权自主决策,构建信息机制,保障领导决策方案执行资源的合理投入和科学配置。  相似文献   

3.
思维是决策的基础。领导者的思维方法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决策的质量。因此,领导者在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认识活动的过程中,必须熟练运用多种思维方法,为科学决策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正确认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外部环境,准确判断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科学预见世界格局和全球经济的发展变化,是20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决策实行改革开放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管义伟 《领导科学》2005,(22):36-37
在领导活动中,为了解决重大的问题,领导者往往要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和手段,对为实现目标而制订的重要方案作出选择和决定,这就是领导决策。领导决策科学与否,事关党的执政能力的提高以及党和人民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领导者务必努力提高决策能力,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方法要科学化决策要尊重科学。尊重科学,就是在领导决策工作中,既要尊重自然、社会发展和思维发展的客观规律,时时处处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利用客观规律,使客观规律更好地为我们所用,最大限度地服务于我们的决策活动。领导者在尊重自…  相似文献   

6.
何谓“设置反方” 科学决策即实事求是地进行决策。从思维科学的角度说,这是一种求真求是的思维活动。要达到求真求是之目的,思维方法和论证方法首先必须是科学的,否则决策便不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科学的思维方式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超前性、多向性、预见性和准确性诸特征,其基础与核心是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和辩证法。从领导工作的实践看,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所造成的思维的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是我们开展创造性工作的主要障碍之一。因此,要创造性地做好经济工作,必须经常洗刷头脑中的形而上学的东西,  相似文献   

8.
康井泉 《领导之友》2014,(4):35-36,46
正思维,从某种角度讲就是认识和对待客观事物时的出发点、落脚点、切入点和着力点。领导在管理中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去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直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事情办理的成败、决策部署的优劣。"360°思维",就是要改变传统的思维定式,达到思维彻底创新,进而促进工作和谐发展。三个和尚有水吃领导管理是科学,又是艺术,更是一种创新活动,要提升管理效能,增强管理实效,需要全方位创新。要改变"三个和尚  相似文献   

9.
事业的成功,基于科学的预见。可以说,科学预见作为一种超前艺术,对于企业领导来说,如同鸟之于林,鱼之于水,大厦之于基石。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在开展决策的过程中,容易陷入利益风险、情感风险、知识风险、思维风险和心理风险。应对这些隐性风险,在领导者个人层面,要夯实自身专业素养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恪守求真务实态度以增强决策的可行性;在决策机制层面,要建立多元协商机制以降低决策的主观性,健全决策应急机制以应对突发性事件;在职业环境层面,要鼓励构建下属敢于进谏的工作氛围,着力搭建严密科学高效的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