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民增收缓慢是当前农村的主要问题之一,如果这个问题不从根本上得以解决,势必会影响农村的发展与稳定。立足于贫困山区实际,结合工作实践,我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着眼于贫困山区生产力实际水平,大力调整农业结构,才能有所为。   一、加快贫困山区农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贫困山区农业和农村出现了许多质的变化,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标识和主要特征为:一是需求约束加大。由于近年来农村综合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农产品供求结构从全面短缺转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且市场需求趋向多样化、优质化。农产品市场格局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转变为现在的买方市场,农业的发展由受资源约束转为受资源和需求(市场)双重约束,尤其是市场约束愈益加大,农业同步实现增产增收的难度也越来越大。二是农业关联度和经济外向度增强。随着农业专业化、社会化、市场化的进程和对外开放及城乡一体化步伐的加快,农业与国民经济其它产业部门的关联度日益提高,相互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增大,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市场需求、出口创汇以及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长状况。而且,受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三是科技进步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进一步凸现。目前,贫困山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很低,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实现农业技术新突破,是今后贫困山区农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四是农业发展对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农业是弱质产业,农业发展对资本、农业机械等现代生产要素的依赖度增强。……  相似文献   

2.
<正> 一、结构调整:农业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经过2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实现了历史性跨越,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产品供给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由资源约束转为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由解决温饱的需要转向适应进入小康的需要;农产品已出现结构过剩、地区性过剩和季节性过剩,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结构  相似文献   

3.
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一、当前农业发展的两大历史背景和一条主线进入新世纪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环境发生了几个前所未有的变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对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前最重要的有两项:一是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人们的消费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明显变化 ,对农产品从主要是数量需求转向数量、质量双重需求 ,并更加重视营养和安全。农业发展从过去主要受资源约束转向受…  相似文献   

4.
当前,在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农业农村经济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越来越敏感,受资源环境约束越来越突出。农业  相似文献   

5.
一、如何认识和把握农业发展新阶段 (一)今年以来河北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 总的来说,今年我省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一方面,在有诸多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另一方面,农村特别是农业正在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这种发展态势,呈现以下几个主要特征:一是农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二是农业科技进步成效显著;三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农业市场化水平有新的提高;四是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农业建设取得新成效;五是乡镇企业保持了持续稳定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是克服诸多不…  相似文献   

6.
王华 《决策探索》2001,(5):30-31
近几年,我国农业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产品卖难、农民收入增幅下滑.这种情况说明,我国农业已经由主要受资源约束的发展,转入受资源和市场双重制约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增收为目标的结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一、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客观必要性 在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业生产的形势和任务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形势上看,农业生产的发展已由受资源约束和依靠政策拉动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或者说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和农业科技的进步。从任务上看,农业生产的目的已由为了解决温饱追求量的扩张转变为为了实现农民增收追求效益的提高。在新的形势和任务面前,家庭承包经营在土地经营形式上所客观存在的资源劣势逐渐显现出来,其突出表现:一是承包地块过于零碎,不利于耕作管理,难以实行规模经营和集约经  相似文献   

8.
郜俊玲 《决策探索》2011,(20):20-21
当前,我国已由资金短缺时期进入了资金相对过剩时期,但由于农业的低利性,农村金融供给严重不足。显然,这不是缺乏银行和资金,而是缺乏引导资金进入农村的机制。在农村存在着金融有效需求不足的现实情况下,激活农村金融市场,增加农村金融供给,必须创新农村金融组织和创新政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村在经历了家庭联产承包和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两次辉煌之后,就一直在探索、寻求着新的“突破”。这一寻求基于这样的事实:1979~1984年,农业增产增收;1985~1988年,农业增产增收减缓,乡镇企业成为增收的主要来源;从1989年开始,农业增产不增收,乡镇企业的增速也减下来,既“减收”,又“减速”。突出原因是“卖难”,流通限制厂生产。“流通约束”不同于“市场约束”,它不是供给的绝对过剩,而是导入市场的渠道不畅,也包含一部分产品的结构不适应。这种“卖难”的大面积反复出现说明,主要不是经营者失误…  相似文献   

10.
农业科技档案信息要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必须紧紧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要提高科技档案的质量和完整性,为开发农业信息资源,加速农业科技转化奠定基础,挖掘农业科技档案资源,创新档案服务形式,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新形势下.如何引导农民走向币场,参与市场竞争,进而加快农业市场化步伐,使农村经济再上新台阶,尽快实现小康,是我们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面临的重大课题。通过学习十四届三中全会《决定》,联系肥乡县的实际,使我认识到.要以社会肝义市场经济理论为指导,积极引导农民进入市场.不断探索农业市场化的新路子,为此,应着力抓好以F三点。一、按照币场取向,调整发展战略,是引导农民走向币场的而要前提。农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中,初涉商海的农民由于受思想观念、自身素质、市场信息和市场预…  相似文献   

12.
构建中国特色农产品网络营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已加入WTO,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面对世界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和春潮涌动的信息革命与新经济的冲击,各行各业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农业经过20年的改革,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农产品产量先后跃居世界首位,农业正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村经济进入温饱向小康迈进的新阶段。在这一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大力推进农产品网络营销,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从根本上提高  相似文献   

13.
农村改革已经走过二十年光辉历程。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初步构筑了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新经济体制框架。这个根本性改革,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带来农何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变: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大幅度增长,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基本解决了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农村产业结构、林业结构变革和小城闭发展,评剧了一条音中国特色的农初现代化道衡;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国农打总体上进入由温饱向山田迈进的阶段;农民的思想观意项巨…  相似文献   

14.
陶颖 《管理科学文摘》2011,(30):189-190
哈尔滨市是农业大市,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近年来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同时农村的生态环境却在迅速的恶化。如何改变农村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寻求高效、稳定、持续的农村发展模式成为当前重要而紧迫的课题。本文主要基于哈尔滨市的现状,分析了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障碍,并进一步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5.
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大潮已经开始。在新的形势下,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有利于缩小城乡发展差距、实现农村工业化和城市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中央要求各部门、各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加大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支持力度,共同促进农村的整体繁荣与进步。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经济的快速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良好的金融服务和强有力的信贷支持对推动农村经济的腾飞至关重要。但由于目前我国农村建设存在的普遍问题,如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富余劳动力难以安排;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及社会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农业经营方式还比较落后,农业产业化、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的程度还不高等,不但制约了农村金融的健康发展,也导致了农村金融功能弱化,使金融在农村改革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十六大报告对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行了全面部署,把“三农”问题放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进行了深刻论述,这对我们做好新世纪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报告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我认为这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大理论突破,这个提法跳出了传统的把城乡经济社会相互分割,单纯就农业论农业,就农村论农村的局限,把农业和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放到一起,统筹进行考虑,指明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方针;提出的建设现代农业,是推进农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方向;提出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和最终落脚点。这个论述表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没有农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无从谈起。我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贯彻十六大精神,一定要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目标来展开,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杨青 《咨询与决策》2004,(10):79-79
科技是制约农村发展的瓶颈因素,是城乡差别的“变速器”。科技兴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现实需要。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农业科技与农村经济并没有有机结合,主要原因在于:干部的科技认识游离在头脑之外;科技成果游离在实践之外;农技人员游离在农村之外;“三项”经费游离在项目之外;工作实绩游离在干部考评之外。  相似文献   

18.
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ATFP)是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引入农业中间消耗品,利用LP方法测算1999-2016年中国30个省市ATFP,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分析影响ATFP的关键因素。主要研究结论包括:ATFP对数值集中在[6.0,6.5]区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σ收敛;全局Moran's I指数低于0,即ATFP呈现空间负相关关系,其空间集聚效应减弱,但分布格局相对稳定;大部分省市ATFP的增长率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部分省份明显存在多个峰值,尤以西部地区的省市最为明显;农村人力资本及农村金融发展水平对ATFP的影响系数显著为正,但仅农村人力资本的空间交互作用对本地区的影响显著,即农村人力资本有助于提升邻近地区的ATFP;农业地位、农业内部经济结构及农田受灾率的系数显著为负,但仅农业内部经济结构的空间溢出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9.
以粮食产量"十一连增"和农民收入增长"十一连快"为标志,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持续向好,农业农村经济在高起点上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增效。同时,"三农"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新常态下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重点是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增长为主真正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依靠资源和物质投入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转变粮食发展方式,事关粮食安全和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审慎稳妥、坚定不移地推进。  相似文献   

20.
着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繁荣农村经济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人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遵循农业发展的客观规律,结合发展农村经济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当前致力于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最为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