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说说社交     
李太明  徐乃友 《职业》2002,(3):32-33
我们常见有许多人,无论在什么场合或什么单位,总是不为人所注意,孤立无援,甚至到处碰壁;反见有些人,为人恭谦,左右逢源,无论任何事情,只要他一出面,便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大有"春风化雨"之势.  相似文献   

2.
百姓 加息了,钱该咋办? "犹抱琵琶半遮面,千呼万唤使出来",被大家关注已久的加息终于成为现实.近10年来,我国的利率调整都是一次接一次降,提升存贷款利率对我们来说毕竟还有点"陌生",真正加息来临了,我们的生活会随之发生什么变化,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3.
江风 《老年世界》2008,(3):10-12
这世上有一个人,无论我们做过什么,无论我们富贵和贫穷,无论我们身在何处,她都一直在我们身边,容忍我们的傲慢,接济我们的贫穷,疼痛我们的疼痛。她们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妈妈。  相似文献   

4.
中国社会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但无论什么动向我们总能在历史上找到对应。比如眼下的自媒体大繁荣,恰恰与2000年前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遥相呼应,这不仅体现在格局上,还有背景和结果上……  相似文献   

5.
小测试     
<正>在择偶的路上,了解自己和了解异性都是非常重要的,俗话说"什么锅配什么盖儿",婚姻中我们可以用"什么花配什么虫"来做比喻。这个小测试无论男女都可以来试试。步骤:在心中想象自己来到一片  相似文献   

6.
奶奶离开我们已经5年了。每次包饺子,我都想起奶奶临终的教诲:无论什么岁月都要勤俭。  相似文献   

7.
这才是中医     
近日.“气功大师”王林遭多方质疑。成为继李一、胡万林、张悟本、刘逢军等之后。又一个被拉下神坛的“大师”。回顾过去。无论宣称自身异能替人治病.或创造某种学说来吸弓I信徒。这些红极一时的“大师”们无非是利用了人们对健康的渴望和对中医理论一知半解的心理。那么。在一次次“伪大师”和“真中医”的博弈中。我们真该好好学学。究竟什么才是我们的中医国粹。并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8.
《伴侣(A版)》2008,(5):54-55
正无论什么技巧,没有什么比无瑕、光泽的肌肤更能让女性憧憬、向往了。现在,选择正确的产品以及正确的化妆技巧,马上就能让这一憧憬变为现实。秘密在哪儿呢?就让我们赶紧来看看下面四个化妆技巧。步骤1:上底色和遮瑕膏  相似文献   

9.
无论什么技巧,特别是冬季,没有什么比无暇、光泽的肌肤更能让女性们憧憬、向往了。现在,选择正确的产品以及正确的化妆技巧,马上就能让这一憧憬变成现实。秘密在哪儿呢?就让我们赶紧来看看下面四个化妆技巧。  相似文献   

10.
爱之极限     
小时候一道智力题,问:从地球上的什么地方出发,无论往哪里走,都是朝向南? 答案是:北极。 现在无论同谁聊天,无论从哪说起,都会很快谈到钱。钱成了当今社会的极点。 钱给人的好处是太多了,而又有许多人由于钱不多,享受不到生活的好处。常人对于得不到的东西就需要想象,想象的规律一般是将真实的事物美化。比如说,我们看到一位大眼  相似文献   

11.
如果婚姻没有信任和忠诚,无论用什么形式都无法维持它的生命,随时都将死去。颜艳和宋柯的婚姻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相似文献   

12.
杨生文 《职业》2006,(1):58-59
“神六”“超女”“非常6 1”……在过去的一年里,原来连我们想 都不敢想的事,就在我们身边发生了,无数普通职场人士的成功,再 一次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语:“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2006年的 钟声已经响起,在这充满希望的时光里,你、我、他的职场梦想又是 什么呢?  相似文献   

13.
黄安静 《职业时空》2005,(13):21-21
“没有任何借口”是美国西点军校200年来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体现的是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服从、诚实的态度,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也像是告诉我们对上级要求无条件服从,可读完之后,才了解不要用任何借口来为自己开脱或搪塞,完美的执行是不需要任何借口的。“没有任何借口”是执行力的表现,它是要求我们每个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尽心尽力去完成,记住自己的责任,无论  相似文献   

14.
无论感情还是生活,无论工作还是创业,我们都会经历一个从开始到成熟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正是我们从第一次走向第二次,然后走向第N次的过程。人生的路途很漫长,很多人都会经历第二次爱情、第二份工作、第二个生活的城市、第二种生活方式。这种种的第二次会让我们痛楚、彷徨、迷茫,也会让我们自省、自立、自强。没有了第一次的青涩、紧张、冲动,也没有了第一次的慌张,却比第一次多了智慧、理性、期盼和更多的稳重人生。正因为有了第二次的美好,日子才更加缤纷多彩;正因为有了第二次的慎重,信念才更加坚实稳固;正因为有了第二次的选择,我们才有了更加幸福的生活。不要害怕第二次的到来,不要拒绝第二次的激动,不要回避第二次的转身,相信第二次,我们一定会站得更高,跳得更远。  相似文献   

15.
眨眼与思考     
你知道吗?我们每个人每天平均要眨眼15000次,每一次大约是0.3秒。也就是说我们每天有1小时15分钟部分或完全闭上眼睛的。但直到近些年,科学家们才真正了解我们眨眼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有很多情况会使我们眨眼睛——当眼里进了灰尘或是烟雾时,当受到突如其来的声响的惊吓时,或是当某一物体突然出现在眼前时。  相似文献   

16.
一个尊重规则,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孩子,当他丢掉拐棍而自己奔跑的时候,才会与"邪路"远离,才能不打破规则,无论什么时候内心都是纯洁的、高尚的;然而,一个毫无纪律的人,则会导致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没有什么顾虑,甚至人性最基本的人格底线。那么,通过分析明星吸毒事件,我们是否该反思一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应对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猛烈冲击?  相似文献   

17.
段奇清 《老年世界》2010,(14):13-14
2007年5月的一天,白岩松在屋里发呆,在厨房炒菜的妻子朱宏钧发现醋没有了,她让白岩松去小区超市买一瓶,他却买回了一瓶酱油。类似的事这段时间发生不是一次两次了,她忍不住埋怨说:“你一天到晚在想些什么?整天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没分辩什么,默默去了客厅。  相似文献   

18.
我和老公相爱结婚7年,女儿已6岁。老公年近40,事业顺风顺水。只是近两年来随着职位越来越高,应酬越来越多,回家就越来越晚。无论我怎么打扮,都引不起他一点儿关注,有一次竟冒出:"行了,都什么身材了,还穿来穿去。"我开始变得猜忌、多疑,像电视剧里那些俗不可耐的胖女人一样开始查看丈夫的手机、口袋,找各种借口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公司里……去年春天,是我最无助绝望的时候,一次又一次的减肥失败,使我不知道拿什么来拯救我的婚姻。直到情人节那天,我收到了一个快递包裹夹着一封信,原来是老公  相似文献   

19.
马德 《中外书摘》2014,(10):1-1
我们都在年龄里生死。 一个人一出生,什么还没有呢,先有了年龄。无论活得多富贵,或者多卑微,死了,最后,比的还是年龄。这时候,生命里的好多东西,都烟消云散了,只有年龄留了下来。送行的人说,他比某某活得岁数大。—下子,就盖棺定论了。  相似文献   

20.
《伴侣(A版)》2007,(4):64-64
<正>编辑同志:由于种种原因,我和丈夫不想采用工具或药物避孕。由于我的月经周期一向比较准确,所以我采用了“安全期”避孕法。可是,在“安全期”里我们还是发生了一次意外。请问:“安全期”为何不可靠?有什么办法能更准确地测定“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