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人民服务的基本点是: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言行的最高标准;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坚持为人民服务仍然是用唯物史观观察问题的必然结论,是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先锋队的要求,也是实现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不矛盾,而是要更好地为人民谋利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因此更要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能否落实为人民服务的要求,要在全面实施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把先进性要求和广泛性要求结合起来;对于个人来说,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具有内在统一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坚持为人民服务要突出社会分工的特点,并指出了其理论上的贡献和实践上的特色。  相似文献   

3.
本文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定要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教育,倡导为人民服务的价值思想,弘扬艰苦奋斗的价值精神,反对与此相关的形形色色的错误思想,培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全面合格人才。  相似文献   

4.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道德建设的探讨,是根据新形势下遇到的新问题提出的。一、关于利益的道德导向问题,要求人们必须做到: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实现社会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辩证统一;坚持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原则,正确认识和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树立正确的公私观。二、关于社会公德意识问题。三、关于新形势下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观问题。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在客观上要求在全社会弘扬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大力倡导为人民服务精神,既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总之,改革开放的现实要求加强道德建设,道德建设所产生的自觉能动力量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确认识为人民服务道德的先进性和广泛性要求及其适用范围 ,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前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为人民进行政治服务和公益服务必须坚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先进性要求 ,为人民进行商业服务必须坚持“平等互利”的广泛性要求。两种要求不能错位 ,否则会产生腐败或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和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思想和政治保证,“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新水平。”这些精辟论述,对于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要求我们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同时绝不能放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促进全面改革和实行对外开放的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精神文明建设”。这在现阶段具体表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必须为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  相似文献   

7.
市场经济与为人民服务没有内在联系,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与为人民服务 结合起来;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要求提倡为人民服务,克服“市场经济自身的弱点 和消极方面”,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更要提倡”为人民服务;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 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要在全体人民中加以提倡;领导干部更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做表率, 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当好人民的“公仆”。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共产党员要牢记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者指出,要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必须坚持几条原则。  相似文献   

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务件下,“义利”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正确对待和处理义利关系,必须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以社会主义义利观为指导。坚持“义利统一”原则,既要把实现国家和人民利益作为最高价值目标,自觉维护社会的共同利益,又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依法保护公民个人的合法利益。只有坚持“义利统一”的原则,才能正确处理国家、人民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坚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在当今市场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尤其不可忽视和更为重要。因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进行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出的最高要求。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人们对利益的追求带来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同时又有一个尖锐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即职业道德与效益原则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参与市场竞争是否是无条件的或是可以逃避道德责任呢?《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给予了明确的回答: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在经济活动中,国家依法保护企业和个人利益,鼓励人们通过合法经营…  相似文献   

12.
工农城乡关系是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产关系之一,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和基础。“十四五”规划强调,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形成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其内在逻辑包含了历史、理论与实践三个维度。在此视域下,扎实推进城乡平衡发展与充分发展是推动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迈向共同富裕的核心要求,构建和谐的“劳动-资本”关系是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关键问题。新型工农城乡关系的构建要“以人民为中心”为价值指引,共同富裕为实践归宿,实现资本服务劳动、劳动创造价值、价值造福人民的良性循环,促进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历史性前提向更高层次跃迁。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动力,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重要支撑。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推进,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了深刻影响。一方面,市场经济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契机;一方面,市场经济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带来挑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辨证关系出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需要把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紧密结合起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方向;坚持推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增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14.
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它直接有效地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人教育要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在经济体制转轨的时候,必须随之改变办学机制.如何适应市场经济需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笔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更要在全体人民中提倡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精神”。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不仅继承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和崇高精神境界,而且进一步明确和提高了“为人民服务”在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系中的地位,拓展了“为人民服务”在社会生活系统中的领域,使得本属于中国共产党人政治伦理准则的“为人民服务”推及为对全体公民具有普适性的社会伦理准则,从而极大…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把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核心,揭示了为人民服务丰富的社会伦理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相互关系的本质要求,指明了形成和发展良好社会道德风尚的正确途径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规律中寻找结合点──谈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李经天在当前的教育改革中,提倡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千方百计为市场经济培养所需要的人才,促进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这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获得生机活力的关键。但是,教育究竟如何为市场经济服务,在具...  相似文献   

18.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具有不同的内涵。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心全意为为民服务则主要体现在党带领群众致力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这一观点,就要正确处理市场经济原则同党的宗旨的关系,以及坚持党的宗旨同执行党的现行政策和转变观念、开拓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搞好职业道德建设,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充分认识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职业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市杨经济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系问题,是人们普遍关心、颇感困惑的一个重大问题。本文着重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不能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结合,特别是能不能与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的结合以及怎样结合的问题。一、市场经济是可以同社会主义称神文明结合在一起的1979年11月邓小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说市场经济只存在于资本主义社会,只有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不正确的,社会主义为什么不可以搞市场经济,这个不能说是资本主义。”当时邓小平强调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