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发展观科学规定了社会主义发展的终极目标,强调“以人为本”最终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科学发展观具体发挥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基本内涵,突出强调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整体提升和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人的利益和需要的实现和满足;科学发展观精辟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机理,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与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是发展的目的,也是发展的手段。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同样要实现人的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3.
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视角解读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理解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新发展,思考人的全面发展新思路,这对于提升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詹一虹  肖萍 《社会科学战线》2007,145(1):229-231
当下,科技进步带来的经济的急速发展与繁荣,是以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社会道德观念的日益淡薄、人的发展的片面化与物化为巨大代价的。这种单纯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必然要被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所取代,科学的发展应该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的发展,是人、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一致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时刻,我们应当准确把握和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深刻理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不断探索人的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当代中国科学发展观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基本理论的同时,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立足于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的现实,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发展的理论进行了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当代解读和阐释。具体体现在立足于当代中国的现实,对人的发展的主体作了当代的阐释;纠正了以往关于人的发展的片面认识和错误做法;为人的发展确立了三维向度,并且为人的三维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曹峰 《理论界》2009,(11):71-72
人的科学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和归宿,这是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度解读必须和必然面对的课题。对人的科学发展概念的界定和厘清,对于纠正当前常见的对科学发展观理解的偏颇和不足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这是更好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前提。  相似文献   

8.
以生活世界为视阈,"人的发展"概念强调活动在人的本质发展中的首要作用,具体内容表达为由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组成的外向发展和精神属性所代表的内向发展的统一。人的发展在现实生活中受到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的制约与影响,体现出人的发展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科学发展战略,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高举"以人为本"的价值旗帜,坚持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体现了发展的科学辩证法,反映了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找到了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为统筹经济社会和人的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寻求入的全面发展,必须要准确地认识人,准确认识人的各种关系。人自身是多元关系的统一体。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是一个关系统一体的发展问题。将人置于多维关系的统一体中考量,在方法论有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1.
王军 《社会科学论坛》2010,(11):156-160
实现和发展农民利益,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以发展农村生产力和社会事业为有效途径,以推动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为基本手段,以形成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安排为根本保障,以坚持统筹兼顾各方利益为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王晓丽 《天府新论》2007,1(5):18-20,28
以活动性质为标准,生活世界可划分日常生活世界和非日常生活世界两个领域,日常生活世界是个体再生产的领域、非日常生活世界则构成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领域。与此相对应,人的自由发展在两个层面上表达出来:首先,从理论上而言,人的自由发展即是个体超越日常生活世界的宰制,走向非日常生活世界,成为真正的类存在物。其次,立足于现实而言,个体在日常与非日常相统一的生活世界中,自主地将综合于一体的特性和类本质具体化,形成人的个性,由抽象走向具体,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与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一方面,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理论,是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主要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是马克思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的新突破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人的全面发展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双重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的全面发展也会产生消极的负面效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就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正确指引下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基于对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的内涵的论述,指出科学发展观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人的现代化的指导思想,人的现代化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障。人的现代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中之重,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走人的现代化建设道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人,人的不断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在和谐社会中才能实现。和谐视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完整学说与党的几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和理论。当前,在生产力、市场经济、社会体制、教育等方面都存在着人的全面发展的限制因素。和谐视阈下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途径就是: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7.
幸福是人类社会历来孜孜不倦的追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提出的执政治国的指导思想,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民生幸福"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丰富和发展,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和现实诉求的统一;体现了人本理念话语转换逻辑下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体现了生命价值的人文关怀与社会发展终极理想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不是一种"边界意识".人的解放是指摆脱人对人或人对物的依赖与束缚,但更主要是指主体自由自觉的活动.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亚当·斯密、费尔巴哈和黑格尔.共产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条件的学说.人的解放途径就是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实现自由自觉的活动或劳动.人的解放理论彰显了科学发展观的价值目的.人的解放程度是检验科学发展观实践的标准.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观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发展观,目的是寻求一条使人与自然得以和谐发展的道路,其最终内核和终极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依照科学发展观理论,针对我国目前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讨论了高校实现课堂教学转型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