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郑老与历史系“博物馆专业”、“先秦史研究室”的建立郑天挺先生逝世已有十八年了。缅怀郑先生在世时一直关心教育,以培养青年成长为己任,对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和南开大学三校的建设作出过巨大贡献。远的且不说,只谈谈从1952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调来南开大学...  相似文献   

2.
杨翼骧(1918-2003),山东省金乡县人。他出生于普通知识分子家庭,自幼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1936年,毕业于济南高级中学,同年考入国立北京大学文学院史学系,时年18岁。1942年,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毕业,获学士学位。后任西南联大历史系助教。1945年北京大学复员后,任北京大学史学系助教、讲师。1953年调南开大学历史系任副教授,曾任历史系副主任,协助郑天挺先生工作。1979年任教授。1984年受命创建南开大学古籍研究所并担任第一任所长。198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史学史专业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3.
学人风采     
乔治忠,天津市武清县人,1949年7月出生。1981年天津南开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1984年南开大学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在职攻读史学史专业博士学位,1991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1995年任南开大学教授,1996年为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史学史专业学术带头人。1993至1994  相似文献   

4.
2000年4月2日至4日,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历史研究中心、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近代史研究》编辑部、华银投资控股公司等联合主办的纪念严范孙、张伯苓暨中国近代化相关理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和世界历史研究所、北京大学、南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文化书院、中山大学、四川大学、南昌大学、浙江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等单位的5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严范孙先生、张伯苓先生在国内外的后代出席了讨论会。严范孙先生、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的创办者,曾建立…  相似文献   

5.
吕绍纲先生,祖籍安徽旌德,1933年4月生于辽宁盖县。1954年入吉林大学历史系学习。1958年到黑龙江省当中学教员。1979年3月调回吉林大学历史系任讲师,而后晋升副教授、教授,任古籍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社会兼职有:四川大学、山东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孔子基金会顾问,国际易学联合会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韩国大邱东洋古典学术研究所顾问,新加坡东方智慧研究中心顾问,吉林省孔子学会会长。自1980年已年近50的吕先生与金景芳先生、黄中业先生合写《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吉林大学学报》1980年第4期)…  相似文献   

6.
《学术界》2009,(6)
李剑鸣教授,1960年6月生,湖南常德人.1982年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历史系,1994年在南开大学历史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湖南益阳师范专科学校、湘潭大学和南开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相似文献   

7.
著名历史学家、历史文献学家、吉林大学教授金景芳先生 ,因病医治无效 ,于 2 0 0 1年 5月 1日在长春逝世 ,享年 99岁。金景芳先生的一生是教书育人、潜心治学的一生。金景芳先生 ,字晓 ,辽宁义县人 ,1 90 2年 6月 3日出生。 1 92 3年毕业于辽宁省立第四师范学校。曾当过家庭教师、小学、初中教员、通辽县教育局长、辽宁省教育厅股长、东北大学中文系讲师、副教授、教授。全国解放后 ,在东北文物管理处、东北图书馆任研究员。 1 954年 1月 ,调到东北人民大学 (后更名为吉林大学 )工作。先后任历史系教授、图书馆馆长、校工会主席、历史系主…  相似文献   

8.
齐小玉 《云梦学刊》2007,28(6):5-16
齐思和,1907年生,早年就读于南开大学、燕京大学,1935年获得哈佛大学博士学位,曾担任燕京大学历史系主任、教研室主任,主要从事世界古代中世纪史、英国史、美国史、史学理论、先秦史等研究。2007年6月7日,“纪念齐思和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刊特为发表研讨会纪要。  相似文献   

9.
谷霁光先生的学术经历与学术个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谷霁光先生1907出生于湖南湘潭。1929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一年后转入历史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36年起,先后执教于南开大学、厦门大学。1945年11月开始,任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的前身)历史系教授、系主任。自此至1993年去世,在江西工作近五十年,许多重要论文,也有意识地放在江西的刊物发表,学界早已将其视为赣籍学者了。先生毕生从事中国兵制史和经济史的研究,以南北朝隋唐史为重点,代表作为《府兵制度考释》,至今仍代表该领域的最高水平。有关历史方面的论著和讲稿汇编为《谷霁光史学文库》(四卷160万字),1996年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0.
获悉我国人类学家梁钊韬教授患病住院,笔者前往探望。梁老出于对我国社会科学尤其是人类学的关心和强烈的责任心,在弥留之际,还谈及我国人类学的一些情况。遗憾和心痛的是,这次谈话成了梁老的终言。梁老1916年出生于广州。1985年考入厦门大学历史社会学系,两年后转学到中山大学,1939年考入中山大学研究生院人类学部攻读人类学,1941年获得硕士学位,后在华西大学任博物馆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兼民族学部主任,1944年在中山大学社会学系任讲师,1948年任人类学系副教授,解放后任副教授、教授、历史系考古教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