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儒家人道原则的历史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人道的儒家为何没有生长出近代人道主义?这需要考察儒家人道原则的历史进程。先秦儒家人道原则经孔、孟、荀而确立,而孔子的仁与礼的对立蕴含着反人道因素。两汉至隋唐,儒家人道原则在与神学的冲突中曲折地发展,董仲舒的神学化儒学以及在神学外衣下的佛教、道教延续了儒家人道原则。宋元明清时期,理学在重振儒家人道原则的同时,也把正统儒学反人道的因素发展到顶点;明清之际对理学的批判包含着对其反人道因素的批判,但理学最终仍占上风,儒家人道原则由此而告终  相似文献   

2.
陈寿灿  傅文 《人文杂志》2005,(2):128-132
德治是中国的历史传统 ,确切地说是儒家的治国方针。其特点不外注重道德教化 ,主张爱人惠民。它有助于改良封建政治 ,改善国计民生。作为传统 ,它是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可资利用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先秦诸子中 ,儒家讲仁爱 ,墨家讲兼爱 ,成为古代人道思想的两种主要形态。儒家把仁爱建立在“亲亲”的血缘关系的基础上 ,比较符合宗法制社会的实际情况 ,且在儒墨对峙中相对开放 ,吸收了不少墨家的合理思想 ,秦汉以后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墨家的兼爱由于过于理想化 ,不合当时人们的思想实际 ,加上墨家思想自身的封闭性及忽视理论发展等缺陷 ,使墨家的兼爱思想趋于湮灭 ,只是在后世的游侠或农民起义思想中有过短暂的再现 ,成为下层人民反抗暴政的武器。  相似文献   

4.
儒家民本思想源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儒家民本思想渊源于商周 ,形成于春秋战国。进入封建社会后 ,随着统治阶级与人民群众间矛盾斗争的起伏而上下波动。秦末、隋末、明末农民大起义 ,促成了汉初、唐初、清初民本思想的新高潮 ,迫使统治者采取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 ,促进了经济文化的繁荣 ,导致了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康乾盛世的出现。到了近代 ,随着西学东渐 ,传统民本思想开始向近代民主思想嬗变 ,成为我们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特别是群众观点的深厚文化土壤。弘扬民本思想的精华 ,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大一统思想的历史作用与现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润珍 《河北学刊》2001,21(1):50-52
孔子撰《春秋》,书“王正月”,经《公羊传》发挥为“大一统”之说,至汉代董仲舒著《春秋繁露》,形成了完整的儒家大一统思想。经汉儒“包装”,大一统又被奉为“正统”,受到历代帝王的认同,无不以“正统”思想为指导,实践其政治一统的理想,使大一统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巨大作用。大一统思想又是凝聚华厦民族的精神支柱、现代集体主义思想和国家统一意识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和谐世界:人道思想与世界秩序的综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进入转型期的人类社会而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富有启迪。中国的先哲追寻"仁"的人道思想与"礼"的现实秩序之间的平衡,人生哲理与社会机制的综和。这是一条仁礼之道。以"仁"为核心的人道思想着力解决身心、人我、天人之大和谐,以适应建构和谐世界急需的道德要求。"礼"则内含实现世界和谐秩序的重要原则。两者的最终价值取向都是"和"。贵和思想涵盖"和而不同"、"和而不流"、中庸之道,最终归结为"中和"之和谐世界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7.
赫斯和马克思是生长在同一个时代和社会背景下有着相近思想兴趣的两个人,因为都有着对当时社会中人类苦难的特别关注与极度怜悯,而有了寻找苦难根源及寻求改变当时人类苦难之良方的志向,他们一生都在为人类的解放而奋斗;可以说人道问题意识是他们心头共同的用一生的行动探寻和思索的问题意识。如果再追问他们是如何探寻人道问题的,则发现他们一直在试图克服受苦者的目光,即试图解决人的个体存在与类存在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儒学在形成之初,就诞生了丰富的历史哲学思想。孔子、孟子、董仲舒、二程、王夫之等建构了传统儒家的历史哲学。到了近代,由于社会的变迁以及西方现代研究方法的引入,儒家历史哲学出现了转型。其结果,儒家历史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体系更为完备。这对于中西历史哲学的互鉴,对于中国哲学整体体系的建构,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之政治思想在民国时期的命运可谓大起大落,颇具戏剧性。由民国初年的“红”极一时,到五四时期的批孔风暴,继而又有以梁漱溟为首的现代新儒家的大力“复兴”。但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思想仍以批判儒学为主导。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与人的主体地位的统一;人的内在尺度和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在马克思看来,只有变革旧的生产方式,实现共产主义才能人道的支配自然.马克思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其实质是一种人、自然与社会和谐思想.今天重温马克思关于人道的支配自然思想,对于我们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1.
袁进 《社会科学》2004,(2):92-98
儒家因为复古主义 ,历来被看作是倒退的 ,反对进化论的 ;但在近代 ,不少当时最先进的学者接受进化论 ,倒是源出于儒家。本文试图分析 :儒家思想在帮助他们接受进化论思想时又带来了怎样的保留 ?保留后面有着怎样的批判 ?今天应当如何看待他们对儒家的批判 ?他们的儒家立场在今天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  相似文献   

12.
章学诚是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集大成者。他对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主要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传统史学的继承和发展,尤其是对唐代史学理论大家刘知几史学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在经史关系、通史家风、文人修史、史家史德的理论认识以及撰述与记注、史义与史法的区别等方面继承和发展了刘知几的史学思想。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春秋后期一个积极的用世者。但对古代高士和当代贤哲的向往和推重,一生落魄的坎坷的经历,让他对隐逸有一种难舍的情结,并形成一整套有关隐逸的理论。首先,他提出了关于隐逸的原则:一是"邦无道",二是"道不行"。其次,他谈到隐逸存在着不同的层次选择,即"贤者辞世,其次辞地,其次辞色,其次辞言"。再次,他还论及隐居生活的自我人格完善,也就是要保持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这些思想对后世文人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儒家的民本思想与王权主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本思想总是与王权主义联系在一起。王权主义需要民本思想来调剂,否则就会走极端,王的宝座就保不住;民本寄身于王权的机体中,没有王权的存在,民本也就没有凭依。民本思想也包含对王权的约束的内容,但几乎所有提出民本主张的思想家都推崇王权,主张等级制,这就注定了民本思想不可能对君王进行有效的制约。民本是虚幻的,君本才是实实在在的。在中国,王权的幽灵之所以久久不肯离去,就在于民本情结在作崇。要根除王权主义,就要从对权力的道德呼唤变为对权力的约束,就要从对圣君的期待变为对公民权利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儒家仁爱思想的三个层次,涉及到用格致之学包含的科学精神实现天人合一;用纲纪学说包含的人文精神解决人与社会的紧张关系;用修养学说包含的宗教精神解决肉体与精神的关系.按照儒家这三种精神来解决三个方面的关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论先秦儒家的国家统一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孟子、荀子等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对国家统一问题都作过论述,孔子和孟子倾向于以"礼仁"为核心建立一个同西周王朝类似的等级秩序井然的一统国家,而荀子则倾向于以"礼法"为基础建立一个以封建君主为首的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新型国家.三者的统一思想各有侧重,但都希望用非战争的手段赢得民众--包括敌方民众的支持,塑造一"吊民伐罪"的正义形象,进而推动统一的最终完成.在中国历史上,尽管统一的手段多为武力方式,但是在统一的过程中,儒家的和平统一手段却是使用最为经常的,也可以说是武力统一方式实施前最基本的方式.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善于从哲学的高度把握和反思行政领域的问题,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行政哲学思想,这体现在毛泽东对行政主体、行政权力、行政决策、行政价值以及行政方法的哲学反思中。毛泽东同时十分注意人的因素在行政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通过重视人、关心人、追求人的价值及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来提高行政活动的质量,追求真、善、美的行政生活境界,因而鲜明的人学特色构成了毛泽东行政哲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维度。  相似文献   

18.
论孔子教育思想的当代蕴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的教育理念仍具有当代价值。透过孔子关于教育本质、教育对象、教育效果、教育内容等论述,不难发掘出性近习远、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文行忠信的教育理念,与当代终身教育、全员教育、有效教育、素质教育的家族类似性,为当代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9.
徐忠明 《学术研究》2001,2(6):78-83
国内学界通说认为,历史乃是对以征真人实事的"客观"记述,而文学则是想象和虚构的产物.本文以中国法律史为例证,旨在说明作为思考与解释人类命运问题的人文学科--历史与文学,尽管两者之间存有区别,然而它们之间也颇有相同之处,为了更好地证明这一观点,本文进而以中国古代"判牍"为范围,对正史、档案、文学三者之间的关联意义作为独到的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20.
透过儒家女性观解读中国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思想的显著特征是以礼正人伦止人欲 ,维护君臣上下男女尊卑秩序 ,这种思想导致中国女性日益陷入被压迫、被虐待的境地 ,影响至今 ,妇女权利屡屡受到侵犯 ,并在潜意识中压制着女性自信心的展现。女性和男性都是同等意义上的自然人和社会人 ,不同的生理结构不能作为男尊女卑的合理依据。所以 ,要使女性彻底解放 ,就社会而言 ,必须树立男女平等的意识 ;就女性来讲 ,必须提高素质 ,树立起自信和自强意识。这样才能实现女性作为人的自由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