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徐婷  余娟 《现代交际》2011,(7):56-56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摸论”“猫论”以其独特的语言风格已是家喻户晓,为广大人民所熟悉。那么邓小平理论的语言风格是怎样的?本文通过读了《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本书,概括了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语言风格,并从邓小平的阅历传统文化方面讲,体现其语言风格的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探讨邓小平和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彪炳千秋。如果没有邓小平,便没有共和国的今天。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二、邓小平理论是我们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光辉思想。(一)邓小平理论是党的指导思想。(二)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三)邓小平理论是"我们党和人民进行新的历史创造的科学总结"。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说党的十五大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历史性会议?在新旧世纪之交,特别是在邓小平逝世之后,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是国内外舆论是为关心的问题,也是当前我国最根本的政治问题。党的十五大正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刻召开的。大会的主题鲜明突出,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这次大会,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总结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十四大以来的实践经验,制定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战略部署,选出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领导机构,是一次…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民的皇粮国税,一直延续了四千余年,中国农民以自己的勤劳与血汗承载着这个目家的太多负担,托起中华文明的发展。如今农民身上的这一沉重负担终于解除了,皇粮国税退出了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5.
徐丙祥 《现代交际》2010,(4):116-120
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的思想理论,三者构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在这一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巨大发展。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后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历程,探索出其发展的规律,对于我们继续推进-5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从出现的频率来看,除了“改革开放”一词之外,“农民工”可能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这并不奇怪,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任何问题都必然与农民有关。农民虽然一直是中国的弱势阶层,但“农民”一词却在中国主流话语中高频率使用。从历史上的农民战争到晚清洋务运动以后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移,从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快速推进工业化、人民公社化到改革开放以后的农村劳动力的大解放,都反映出中国农民作为社会变迁的最重要的力量,不断地在改写中国历史的篇章。  相似文献   

7.
王超 《城市》2009,(7):58-61
做好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2009年农业农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围绕稳粮、增收、强基础、重民生,进一步强化惠农政策。增强科技支撑;加大投入力度。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改革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事业的重点对象是社会薄弱群体。入到老年,谋生能力受到极大限制,逐渐成为社会薄弱群体,中国农村的老年农民尤其如此。因此,农村社会养老事业成了中国社会根利事业的重点组成部分。建立适合中国农村特点的社会养老制度,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大任务和值得探讨的课题。一、中国农村社会养老面临的巨大挑战几千年来,中国农民养老的基本模式是“养儿防老”。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按照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在解决农民养老问题上作了很大努力。其基本办法,就是对无儿养老者实行“五保户”制度,即由农村基层组…  相似文献   

9.
就业岗位     
《职业》2009,(8):72-72
中国应担心80后无农民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院长、中国农村问题研究中心主任徐勇教授作客南都公众论坛时提出,农民理性的扩张是中国经济发展包括率先从经济危机中复苏的重要推动力,但这种理性也需要一种转型,而转型期显现出的一些农民理性的天生缺陷,也让包括新一代的农民后代无人再愿意种田,成为中国最需要担忧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农民在经济基础方面基本上还处于高度分散、无组织状态。高度分散的农民不可能和外部成规模的主体之间通过谈判形成正常的契约关系。在农业产业化的初期,中国分散的农民和国际市场一碰,问题就出现了。所以,这个时期出现的“农户+公司”的模式给农民带来了某种缓冲,至少使得中国农民不必直接面对残酷的国际市场。但是,随着产业资本迅速扩张和社会剧烈变革,“公司+农户”的模式无法一劳永逸地解决农村和农民的所有问题,“三农”问题成为了困扰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农业产业化困惑的表象,还表现在农民之于土地、文化、生存和发展的深层问题上。  相似文献   

11.
一 文字与命运会有感应,因为记录中国农民生活而著名的费孝通,有一天他的脚步被牵引回到乡土去,与农民过上一段同吃、同住、同干活儿的生活,当几天真正的农民。这个短期的插队是中央民族学院五七干校对每个教师安排的小插曲,全校大搬迁,大学不上课了,不那么频繁地搞批斗了,在太阳暴晒下劳动,抽走了每个人的力气。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农民调查》说起占中国人口60%以上的中国农民过着贫穷的生活,是中国实现全面小康过程中一个难题。去年,《中国农民调查》一书在社会上,甚至在政界,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农民调杏》的两位作者断言,“随着城市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就很少再听到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消息了”,“特别是对九亿农民生存状态的遗忘,又  相似文献   

13.
不能否认的是,我国农民目前在公正对待方面所面临的种种极为严重的问题,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地步,“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整个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中国的农民有8亿多人,农民的公正对待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是一句空话。就此而言,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去做。其中,有一些习以为常的却带有明显歧视色彩的提法需要我们进行反思和更正,以适应社会发展的趋  相似文献   

14.
对于9亿中国农民来说,“小康”是温饱之后又一八美好的期冀。到2000年,农村居民能否真正过上富足、充实的小康生活?中国农民距离小康生活究竟还有多远的路程?中国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队长张新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从总体上看,中国农村居民生活已经脱离贫困状态一进入温饱阶段。中国农民迄今已向小康生活迈进三分之二的里程。“但是,剩余的三分之一是程却是弥足艰难的。”张新民称.在本世纪最后6年中实现小康目标.尚需付出艰苦的努力。张新民认为.面临的难点有四:一难:农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缓慢,距农村小康标准差…  相似文献   

15.
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介绍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胡锦涛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相似文献   

16.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保险司司长赵殿国在2007-2008年中国人类发展报告发布会上谈到,波兰有5%的中央财政支出用于农民养老保险,我国中央财政对此则没有一分钱。我国中央财政支出只要拿出2%,用于农民养老保险,就能建立一个低水平、全覆盖的农民养老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7.
张正兴 《现代妇女》2014,(10):73-74
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并不是主观臆造的,在思想理论上既有继承,又有创新。它继承了中华民族以及其他国家、民族的和谐社会思想,更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和谐社会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在肯定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建国以来中国社会主义历史的反思,对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矛盾理论进行了发展和创新。  相似文献   

18.
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思想意向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思想意向调查曾学龙改革开放及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中国农村注入了活力。农业发展了,青年农民的思想意向也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为及时把握欠发达地区青年农民的思想意向的变化趋势,我们于1995年对江西省内8个县20个乡的青年农民进行了一次...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新中国的发展历史证明,高举着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的中国共产党始终牢牢把握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动权,永远是中国先进文化的忠实代表。  相似文献   

20.
1989年,在中国历史上是不寻常的一年。这年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中国共产党相继召开了十三届四中全会和五中全会,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实现了顺利交替。从此之后,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开拓创新,与时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地引向新的胜利。一、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我们党和国家处于又一个紧要关头。由于苏联解体和东欧国家巨变,国际共产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