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4 毫秒
1.
休闲是大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章探讨了大学生休闲的含义、类型、休闲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休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调适,以期为大学生在休闲活动中发展心理素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当代大学生休闲现状出发,指出科学、合理、适当的休闲活动与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关系,提出对大学生进行休闲教育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对休闲活动认知有误区。参与休闲活动自觉性差、层次低、能力不够强。应积极引导、改变观念、提升层次、注重技能养成,丰富休闲方式,从而促进广大学生投身于休闲活动之中,达到心身健康教育与培养目的。  相似文献   

4.
在移动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U时代下,手机休闲活动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休闲方式,时间上的碎片化和空间上的伴随性成为其重要特征。以沈阳四所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运用SPSS17.0软件对大学生手机休闲行为及其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手机休闲满意度受到社会人口统计特征以及对手机休闲的态度、依赖度的影响。通过加强对大学生休闲时间管理、更新大学生休闲观念、普及休闲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休闲、开拓大学生休闲空间等方式可提高手机休闲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健康休闲生活体系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大学生休闲生活状况不容乐观。如何采取合适的方式,发挥休闲活动的积极作用,提升大学生休闲生活的质量,对于大学生的全面成才及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休闲已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显著特征,并成为一种文化。作为当代社会的主体之一,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青年群体的休闲文化结构可从其休闲的文化层次及空间结构两方面来研究。休闲对青年群体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青年群体的休闲活动仍存在许多问题,亟待我们采取一定策略来改善。  相似文献   

7.
文章就中国职业女性休闲的限制因素、休闲活动本身存在的制约、如何发展有意义的休闲等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借用苏珊.萧提出的分析框架,结合心理学的"阻"与"畅"的概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深入探讨性别体验的复杂性,以展示中国职业女性参与休闲活动的障碍与机会。  相似文献   

8.
运用问卷调查和社会统计方法,在分析大学生休闲状况的基础上,研究文科和理工科学生休闲教育的差异。研究发现:(1)大学生休闲参与形式相对单一,休闲技能欠缺,学校休闲教育相对滞后。(2)文科学生休闲活动偏向感性,以课内学习为主;理工科学生休闲活动偏向理性,更加青睐课外休闲实践。(3)文科学生比较关注客观条件,休闲教育个人化目标明显;理工科学生更加重视主观努力,注重休闲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因此,应高度重视休闲教育的实施,设计多元的休闲项目,创新设置休闲选修课,同时深入挖掘图书馆的休闲功能,推动高校休闲教育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人们收入显著增加,旅游休闲活动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何提升人们的旅游休闲生活品质,提高旅游休闲服务水平,培养一大批具有旅游休闲知识的专业人才至关重要。这与高校旅游教育关系重大。旅游与休闲课程在高校开设以来虽一直受到了社会行业人士和广大师生的欢迎,但目前该课程教学中普遍存在诸多问题,对其进行教学改革极其重要,迫切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付诸具体教学实践中。  相似文献   

10.
从伦理学角度,审视休闲、休闲伦理的概念,阐述休闲的伦理原则和休闲活动的道德判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选择积极的休闲方式和接受休闲体育,论述休闲体育的意义以及休闲体育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以新疆、甘肃、山西、河南、江苏等省份的976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法,从闲暇认知与评价和闲暇时间与内容两个方面,考察中学生的闲暇生活现状及其差异.结果显示,中学生对闲暇生活的认知与评价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区域的中学生有显著性差异,独生与非独生的中学生也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在闲暇时间与内容上略低于中等水平,不同区域、性别、成绩水平的中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研究结果,从闲暇教育、闲暇课程、闲暇认知、闲暇场所等方面提出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西北黄土高原农村个案的调查发现,农民闲暇生活空间狭小封闭、闲暇生活方式单调,闲暇活动结构主要由消遣娱乐型、社交型和闲呆型活动构成,而学习型、发展型活动所占比例较低。因此,需对农民进行必要的闲暇生活教育和引导,转变闲暇生活观念,并加强农村闲暇娱乐等硬件设施建设,以改善农民的闲暇生活。  相似文献   

13.
在湖北省五个代表样地农村居民闲暇生活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闲暇时间总量的因素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①农村居民闲暇时间分配的季节性特征明显;②农村居民闲暇时间总量呈增加趋势;③农村居民闲暇态度悄然发生转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闲暇生活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通过对广州市6所高校600名全日制大学本科生作问卷调查,从闲暇时间、闲暇活动、闲暇心态三个视角综合起来进行分析,得出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具有时间较充裕,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活动载体以大众传媒为主等特点;但也存在不少令人担忧的问题,如闲暇生活盲目,闲暇活动的结构不平衡、层次不高,闲暇观念存在偏差等等。为此,高校应当引起重视,加强对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15.
中职生的闲暇生活是在校中职生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方法的综合运用,对中职学生闲暇时间的配置、闲暇活动的类型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考查,针对闲暇生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其深层的原因,对实施闲暇教育的具体方法做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余暇体育在广泛意义上讲指学生在参与体育锻炼时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本文应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分析影响当代大学生参与余暇体育的主、客观因素及参与情况,研究余暇体育对当代大学生终身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的休闲理论不但体现在他对自由时间和自由活动的追寻,关键体现在他强调休闲活动必须突显文化精神的合理内核。以马克思的休闲文化理论为指导,我国必须加强休闲教育,规范休闲产业,在休闲中传承民族精神,以实现休闲的科学化和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余暇体育的调查及社会心理学分析,提出大学生余暇体育是学校体育的延伸与扩展,余暇体育的趋向性是与社会大众体育接轨的。作为大学生余暇体育的主体,高校体育必须与余暇体育整合,其教学定位、教学模式必须与社会大众体育接轨。进一步提出应从现代教育发展和全民健身的战略高度,加强学生余暇体育导向机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社会动机,使学生有更高的余暇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新的学校德育模式,闲暇德育已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长沙师范专科学校高度重视学生闲暇德育工作,依据闲暇德育活动模式的构建理念,开展了相关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有组织的闲暇道德教育,初步构建了具有长师特色的大学生闲暇德育工作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