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税收优惠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存在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为了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发达国家运用了大量行之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主要通过对美、英、法、德、意、日、韩等7个经济发达国家开发落后地区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绩效进行梳理,并从区域、产业、税种、法律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较为全面的总结.最后,从优惠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问题的根本原则以及当前我国民族问题 的实际情况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应继续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实行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3.
分析税收优惠政策对民族地区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探求提高民族地区企业经营决策的税收优惠措施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以企业所得税为例,着重分析民族地区企业经营决策与国家税收优惠政策的关系。研究显示,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经营决策有显著影响,所得税率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享受的所得税优惠越多,即所得税率越低,企业的绩效越高;公司规模与企业绩效呈负相关;企业的成长机会、净资产收益率与企业绩效都呈正相关。虽然税收优惠政策对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但其作用又有一定的局限性,据此提出促进民族地区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优惠政策与教育平等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是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少数民族学生入学优惠政策及相关问题的探讨:一是对中国高等教育招收少数民族学生降低分数段优惠政策的讨论;二是对高等院校民族预科班的设置、招生与培养政策及存在的问题的分析;三是对高等教育实行并轨收费制度后,面对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大学生无力负担大学教育费用的现状,国家教育优惠政策应及时介入问题的讨论。本文结合当前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多样性的现实,运用国内外关于民族政策、民族理论及教育平等理论进行了阐释和解析。  相似文献   

5.
依据新中国民族工作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平等—民族优惠政策的价值目标是一贯的。在不同时期,民族工作分别侧重于实现政治平等、经济平等和社会平等。在改革开放前,国家在民族地区建立政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侧重于实现各民族人民的政治平等;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民族优惠政策重在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则要求民族优惠政策服务于实现各民族在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的完全平等。衡量民族优惠政策优劣应以价值目标与事实是否一致为标准。  相似文献   

6.
<正>《民族论坛》:湖南省"两种考生"优惠政策从1977年实行以来,已经有31个年头。这些年来,随着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经济体制下人们对社会公平的追求更加迫切,"两种考生"优惠政策在某种程度  相似文献   

7.
税源监控力度薄弱是"疏于管理"的一种表现,税源不清、监控不力是导致税收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加强税源监控,可以使税务机关及时摸清税源分布及变化情况,通过分析掌握税源动态,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加以管理,可以提高税收征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美国肯定性行动为例,探讨了西方教育领域的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的借鉴意义。美国经验说明,在各族群之间差距较大的情况下,政府可以使用带有种族或族群意识的政策进行干预,但是随着差距的缩小,这类政策必将成为过去。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政府需要把握好尺度,以免造成反向歧视和污名化问题。此外,肯定性行动现阶段所遭遇到的困境说明两点;一是任何一项种族或族群优惠政策,从逐渐弱化到最终取消,都需要经历较长的过渡阶段;二是政策的定位不能只是停留在高等教育入学阶段,解决各族群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差距,才是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文章指出 ,加入WTO后 ,高等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服务市场的主体 ,其中民族高等教育将受到较大的影响。民族高等教育界应采取对策 ,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全球意识和国际交往素质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培养和建立有利于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师资队伍和各项制度 ;努力学习外国高等教育的办学经验 ,实现民族院校的跨越式发展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抵御进一步开放后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与“分化”图谋等  相似文献   

10.
在新世纪的国际经济中,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越来越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加入WTO后中国的服务贸易应认真分析当前的状况,了解我国服务贸易目前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从而促进中国服务贸易更快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1.
民族优惠政策是马克思主义处理民族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一个创举,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原则,它植根于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哲学,是其批判精神的体现,蕴涵着马克思对人类命运的关心和对社会共同体理想的追求,对于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经济的繁荣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李大健 《民族研究》2006,30(4):1-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发展我国和谐民族关系的催化剂,因为其鲜明的平等特征、巨大的联结功能和激烈的竞争机制,促进了民族间的真正平等、密切联结和友好竞争。我国民族政策的最高价值标准是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进步、和谐,基本价值原则是维护和确保国家和谐统一,价值出发点是符合各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和完善我国和谐民族政策,应按“三个代表”要求,努力在促进少数民族发展先进生产力方面下功夫,在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事业方面下功夫,在确保少数民族的根本利益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简要介绍党的西部大开发政策的基础上 ,从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发展民族地区的科技与教育政策、宗教政策等方面 ,论述了党和政府在西部大开发过程中的有关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回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教等政策。  相似文献   

15.
黄柏权  范杨文灿 《民族学刊》2023,14(3):115-125, 154
改土归流前,鄂西南地区在饮食习惯、宴饮礼俗、居住习惯、婚姻形态、基层社会组织、交往方式、信仰传统、思想教育等方面已形成特有的社会形态。改土归流后,中央政权实施一系列社会生活改良措施:一是更新农业生产理念,强调生产过程管理,鼓励开塘积肥,重视水利建设,积极开垦荒地;二是规范婚姻礼仪,严禁同姓为婚、姑舅表亲、童婚等,肃清悔婚和随意结亲行为,整顿女家外戚干涉婚嫁;三是倡导祭祀祖先,提倡在居室正中奉祀祖先木主,并由绅士阶层率先践行示范;四是严禁民间巫术活动,劝诫民众切勿参与巫术活动,肃清“罗神邪教之家”,依据清律严惩巫术活动组织者和责任人;五是普及礼义教育,遍设地方官学,提倡乡里义学。这些举措推动了地方生计农耕化、社会交往扩大化、社会生活礼法化、岁时节令一体化、祭祀活动多元化发展。这一社会变迁是主流“大传统”与地方“小传统”的互动过程,呈现出不同文化层次的动态交互关系,体现了王朝国家“大一统”观念的目标导向,促进了鄂西南社会生活整体面貌的变化,极大地推动了当地全面融入更宏阔的历史进程中。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高考加分政策实施多年,其公正性屡遭质疑,根本原因在于对该政策的根据缺乏深入而系统的认识。事实上,理性约定和平等原则构成其法律基础,循环累积因果论和帕累托最优为其提供经济学上的理论依据,唯有从这两方面厘清该政策的正当性根据,方可消除种种分歧以及在执行和实施过程中的异化和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7.
西藏农牧民进城务工有增长之势.职业选择范围窄、劳务工资较低、生活素质较差等问题,折射出西藏农牧民工在劳动技能、职业素质、竞争能力等方面与当下市场经济要求存在一定距离.对此,既要引领农牧民工重视自身素质提高、增强竞争意识,自觉参与劳动技能教育与培训,更要敦促政府完善地方法规,从法律制度上保障各地县的农牧民接受劳动技能培训,建立提升农牧民参与现代化城市建设能力、提高农牧民物质生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