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的弊端被普遍归咎为其"内本文"研究,然而在电影进入后语言时期后,我们发现当年麦茨的理论局限:研究范式的误用.他用针对自然语言的语言学来研究电影,而没有考虑到电影媒介本体性及其语言特性--象征性语言.对一个理论进行立场性的批判要依靠一种新的范式来进行,否则会堕入电影符号学内部的语言符码游戏之中.电影语言论不同于麦茨所指的电影语言,因为麦茨提到的电影语言是比照自然符码得语法规则建筑起来的,电影语言论是建立在艺术媒介决定论和对电影理论历史谱系研究的基础上的.  相似文献   

2.
编纂一部辞书,有一个如何切分词目或词的标准问题.词目的科学切分,与辞书的合理立目、准确释义密切相关."不词"是词目切分的大忌,词目切分是否科学,与辞书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有着直接关系.古代文献的整理,首先要断句,断句是对句末词的自然切分形式.断句错误,就会造成词的切分错误.这对辞典的选词、立目造成影响.建设对所有词和词语经过合理切分的古籍专书数据库,是发掘和有效利用古代文献的唯一措施,也是编纂和修订大型汉语辞典、专科辞典、专书辞典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文化战略思想和学术研究方法,"第三极文化"理论可以在中国电影研究领域开辟一个具有广阔生长性的学术空间,指导对中国电影历史与现实的认知,并积极发展有民族特色的电影理论.文章以"第三极文化"理论为参照,梳理中国电影文化的发展进程,并通过对中国电影现状的考察,思考关于中国电影在文化自觉表现上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国内受"欧陆传统"电影理论的影响,电影语言学或电影文化学代替了电影学的研究,理论的滞后和实践的活跃矛盾重重.一方面,巴赞理论只是起到奠基作用,其非系统性和时代局限都有待再阐释;另一方面,创作界推出的轰动全球的科幻电影史诗巨作<阿凡达>对电影媒介特性进行了完美展示,客观上要求理论界对此予以回应.在"英美传统"中的认知理论回归电影本体研究的背景下,分析电影<阿凡达>的空间拓展和形式美学,以期重返巴赞"实在"论研究.继续经典电影理论的追问.同时从创作和接受两重视角建构的电影媒介特殊性出发,探讨电影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5.
象数思维是道教与中医共有的思维方式,这典型体现于道教"符箓"、"奇门遁甲"等道教符号学;中医"藏象"、"五行"等中医象数观.不同在于:道教符号学更抽象,有些取象而不比类(或者说对"类"的界定以及"比类"的方法不一样),更重视"数"的推理和应用;中医象数观相对具体,取象比类,更重视"象"的抽取与应用.道教对"数"的重视和应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古代逻辑学发展的深度.从道教关于"数"的符号学理论着手研究道教逻辑学,可能是值得深入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产生的先后为序 ,对电影符号学、电影精神分析学、电影叙事学、电影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女权主义电影批评五大具有内在连续性的现代电影理论流派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 ,注重理论的实证和递进关系 ,力求清晰地描述现代电影理论逐渐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向电影文化学发展的轨迹 ,揭示这种发展对电影理论成为较为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产生的先后为序,对电影符号学、电影精神分析学、电影叙事学、电影意识形态理论及批评、女权主义电影批评五大具有内在连续性的现代电影理论流派进行较为详尽的论述,注重理论的实证和递进关系,力求清晰地描述现代电影理论逐渐在学科融合的基础上向电影文化学发展的轨迹,揭示这种发展对电影理论成为较为独立的分支学科的影响及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精神分析理论正式引入电影理论之后,无论是导演还是影评人纷纷踏上了这条全新的探索之路。克里斯汀·麦茨作为这一领域的代表人物,其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借重也为众多研究者研究该类型电影提供了全新的理论角度,这对以镜像理论为基准拍摄的诸多影片来说无疑具有启发性与研究方面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朱丽娅·克里斯蒂娃构建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在将关注的焦点放置在认同律法的"象征的父亲"(symbolic father)出现之前的母婴的二元关系时,还提出"想象的父亲"(imaginary father)的概念。作为"第三方","想象的父亲"具有雌雄同体的品质。克里斯蒂娃所关注的母亲、婴儿与"想象的父亲"同在的阶段,对于主体的生成具有关键性的意义。将聚焦的重心放置在黄蜀芹的电影《人.鬼.情》中的女伶秋云的情感受挫与主体性建构的过程之中,透析秋云与钟馗之间的复杂情感。结合克里斯蒂娃的符号心理分析理论来关注电影中爱的形式和表象,探讨"想象的父亲"在主体建构中的角色问题。  相似文献   

10.
新感觉派电影论的遗产可以分成理论和批评两个方面。新感觉派的电影批评是一种有理论的批评,但是却是一种没有历史意识的批评,其结果是其理论(颇为讽刺和带有报复性地)长期被历史所拒斥。比较合理的态度应该是在认同对其批评的同时,也应对其理论上的贡献予以合理的肯定。由此,作者根据目前所能接触到的最新材料,梳理了以刘呐鸥、穆时英为代表的新感觉派文人书写的所有电影理论文字,归纳了其电影理论体系的主张,探寻了其书写和西方电影理论的渊源关系以及自身的创新之处,并试图重新评价其在电影本体论意义上所具有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1.
沈从文《边城》构建了一个有形的可视空间和心灵意义层面的无形的模态空间。在描写自然山水和人物时呈现出的和谐的"丫"或"三"型空间结构之有形空间中,浸透着作家有关人性、文明以及社会人生的悲剧意识,由此而展现出一个深层次的悲剧式的审美空间,并超越历史凝成永恒的审美理想和经典印象。  相似文献   

12.
詹姆斯.琼斯的《细红线》中意象与象征手法的运用对突出小说的反战主题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使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了高度的统一。标题《细红线》象征着理智与疯狂、生与死的分界线;贝尔的幻觉意象象征着家人和士兵的相互担忧和思念以及对死亡意识的淡化;威尔士的小调意象则象征着战争的目的——抢夺钱财。  相似文献   

13.
《说文解字》中的省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慎《说文解字》中的省声,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省减声符,它的全部意思是将声符字省减部分笔画,然后去充当省声字的声符。对声符字的形体进行省减的方法主要有(1)将声符字与省声字的意符相同的部分进行合并,(2)省去声符字重复的部分,(3)用省声字的形符去置换声符字的形符。作者还提出了省声字的声符兼有表意功能,即省声字中也有形声兼会意结构的形声字。  相似文献   

14.
英国著名作家威廉·戈尔丁在其代表作《蝇王》中,从实物象征、人物象征和事件象征三个方面使用了象征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象征意义的叠加组合突出了小说的主题,即一旦人类劣根性膨胀,文明与民主就要濒临毁灭。作者通过这部小说表达了对二战后西方社会的认识和对人类命运的忧虑。  相似文献   

15.
“美是道德的象征”,说明了人类可以通过审美由自然走向自由。后人认为它的缺陷在于主观性,但运用层次论的方法分析可知,康德用审美沟通人与自然的学说,是马克思实践学说的有益补充。只有将两者结合起来,才不会有所偏颇。在工具理性盛行的今天,康德这一论述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意象是中国首创的一个审美范畴 ,也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固有的概念。意象一词产生于先秦两汉 ,从“象”到“意象” ,主要是在哲学范畴内的讨论 ;刘勰的《文心雕龙》将“意象”引入文学范畴 ,主要是指文学构思中诗人主观情感与客观对象交融后 ,产生于作者脑海中的艺术形象 ;大约从明代开始 ,对“意象”的阐述逐渐接近现代含义 ,即指通过作者审美思维创造出来的 ,融会了主体意趣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流传于贵州省石阡县仡佬族的“敬雀节”是一个集人与自然、社会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具有深刻的文化象征与社会象征意义。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审视这一传统民俗,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仡佬族的历史文化、思想观念及民俗变迁。  相似文献   

18.
玛格丽特.劳伦斯是二战后加拿大文学的主要缔造者,她的代表作《潜水鸟》立足于加拿大本土,通过人物的外表、语言及外在环境的直接描写来体现人物性格、命运。《潜水鸟》的最大特色就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19.
从两个方面探讨了《虹》的现代主义倾向。一、写作视觉的内向性。作者突破了维多利亚时期的文学禁区,在英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性为中心题材进行创作。二、运用了多种意象及神话象征,丰富发展了小说中的象征艺术。小说《虹》努力再现的是一个感觉世界,即致力于对人物进行心理探索。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人,儒道佛各家,都程度不同地怀疑语言的表达功能,低估语言的作用及独立性,视语言为一种不得已而用之的、单纯的思维工具和表达媒介,形成一种以“道”等本体为中心或至上,以“言”等符号为边缘或附庸的等级结构,这也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而言说不可言说者,却是中国哲学与艺术强烈的形而上学企图。因此,“立象以尽意”成了一种重要的手段,“象”成了“言”与“意”、“道”之间不可缺少的中介。而这正是我们揭示文学语言符号奥妙的一把钥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