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闻媒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新闻媒体被称为“政府的第四部门” ,在美国的政治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本文分析了美国新闻媒体在美国对外政策中的地位 ,影响对外政策的方式及条件  相似文献   

2.
要从总体和大趋势上把握冷战后美国在全球政治中的干预动向.必要条件之一是大致准确地辨认和评估冷战后美国的对外政策目标及其内在区分,而颇大程度上这又取决于能否适当地动用国际政治学分析工具.本文在强调用对外政策目标概念取代国家利益概念的前提下,首先从理论上展示了两套关于对外政策目标的类型模式(核心目标-广泛的长期目标—中等目标模式,最高程度目标—最低程度目标模式),说明了它们之间的一般关系。随后,在此种理论框架之内,结合世界形势与美国地位的现实变化,本文提出并阐析了冷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目标的基本内容、轻重缓急次序、美国为之进行对外干预的不同力度及其在世界若干主要问题领域内伸缩进退的不同可能性.据此,文末附带地用最简短的方式,提出需要对付美国干预的国家应当采取的总战略。  相似文献   

3.
孤立主义是美国对外关系政策中一种传统观念,主要表现在政治和外交上,以“不缔结纠缠不清的联盟”“不介入欧洲事务”的单边主义外交政策为其根本宗旨。这种观念在美国历史上衍生、兴衰,曾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特别是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孤立主义,在美国盛行尤甚,是美国外交政策大转折中的一个重要插曲。三十年代美国孤立主义之所以盛行是有其深刻原因的。从历史上看,美国孤立主义思潮从开山鼻祖华盛顿起,一直延续到了当代,这一思潮虽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会与总统关系为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美国对外政策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美国的对外政策是多个主体、多种机制和多项因素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产物,其中国会和总统是对外政策的核心行为体。对美国国会总统关系进行充分的研究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美国对外政策的制定及其对外政策中的战争问题。  相似文献   

5.
美国的文化事务同美国的对外政策从来就关系密切。本文根据美国文化事务在美对外政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分历史阶段详细论述了相关情况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6.
崇尚自由价值观的美国媒体同样信奉自由理念。在与政府关系方面,媒体因其监督政府的第四部门或“看门狗”角色而被赋予“无冕之王”地位。即使尊贵如总统也无法逃脱媒体揭露其丑闻,可见自由理念已深入人心的媒体在内政外交决策过程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然而,伊拉克战争决策表明媒体在对内报道上的公正与大胆并不表明在对外报道时同样客观和无私;与其说媒体监督了政府决策不如说它受制于政府影响并最终服务政府的战争决策。所以,媒体与政府关系并非简单的对立或合作,即使自由如美国这样的社会媒体的独立和监督也是有限度的。本文选取伊拉克战争这一美国外交决策上的重要历史时刻为案例,通过对伊战期间美国媒体涉伊报道的研究,揭示媒体与政府外交决策关系实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美俄在独联体地区的势力一消一长。在关于"颜色革命"及其成果、中亚的军事存在及独联体国家加入北约问题上,美国的势力有所消退,而俄罗斯的势力却悄然增长,双方的博弈态势发生了变化。其主要原因在于,美国深陷阿富汗、伊拉克、伊核等棘手问题,比起这些重要的国际事务,独联体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已经处于次要地位。而俄罗斯则抓住时机在此地区恢复其往昔失去的势力。  相似文献   

8.
核军备控制是一项涉及面广、内容复杂的系统工程。所谓核军备控制简言之是指核国家在质和量两个方面对核武器的研究、生产和发展加以限制或削减。作为当今世界上两个主要核大国之一的美国,它实施怎样的核军备控制政策自然为世人所瞩目。某种程度上,美国核军备控制政策就是它对外战略的一个缩影,也是美苏关系的一个缩影。研究美国核军备控制政策的演变,既可从中把握战后美国对外战略及美苏关系的发展轨迹,也可预测未来美国对外战略和美苏关系的基本走向。本文围绕美国核军备控制政策的缘起、演变以及影响和制约美国该项政策的几个因素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9.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最初十年(1945——1954)中,美国的印支政策几经变化。对这一变化过程及其基础的深入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美国最终在越南战争的泥沼中几乎不能自拔的原因,也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战后长期成为美国对外战略核心的遏制政策。(一) 在罗斯福时期,美国力图从印支排挤法国势力,主张战后对印支实行国际托管。但在杜鲁门继任总统后,这种政策发生了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尽管印支问题在美国对外政策中只具有从属地位,但美国对此仍然相当关心。当时,美国的印支政策主要受着三个因素的制约:(1)从印支驱逐日本侵略势力的要求;(2)从老殖民主义者手中夺取印度支那的愿望;(3)罗斯福强烈的反法情绪。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外政策制定中的民意测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对外政策制定中,民意测验并不只是反映民意本身,在一定程度上也塑造着民意.美国对外政策制定者对民意测验的态度取决于他们对外交政策和民意关系的认知.他们不会盲目地遵从民意测验的结果,而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来调整民意,为其政策服务.在美国外交决策制定中,民意测验有时反映的与其说是公众的态度不如说是政策制定者的偏好.  相似文献   

11.
国内政治的运作是一国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之一。作为在世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长期领跑的美国,其对外政策备受关注。通过分析美国里根政府时期对尼加拉瓜干涉这一政策的国内因素,阐述国内政治的运作对美国对外政策制定和推行的影响,并概述一国制定外交政策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沙特对外经济重心东移及对“一带一路”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沙特对外贸易方向经历了根本转变,以石油贸易为核心的对外贸易已经显著地转向了亚洲地区,亚洲成为决定其对外贸易前景及在全球石油市场上未来地位的关键。全球石油美元机制和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构成沙特对外金融关系的两个主要内容,当前也面临着新的变革需求。在相互之间经济周期逐步脱节的背景下,沙特经济上与亚洲新兴国家特别是中印之间的紧密联系和金融货币政策上与美国的捆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沙特必须同时加强与美国及新兴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使其面临新的政策选择困境。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背景下,中国应更加重视沙特的战略经济地位,努力构建中沙战略经济关系。  相似文献   

13.
澳大利亚参与伊拉克战争原因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参加美国对伊拉克战争,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澳大利亚卷入有涉美国利益的历次战争或冲突一样,是澳美同盟关系平稳发展的体现。对澳大利亚来说,它是一场履行同盟义务和着眼于国家未来安全的保险战争;是一场密切澳美同盟关系借以实现其经济利益以及提升其在地区乃至国际性事务中的地位与影响的战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澳大利亚参战体现了西方世界对外战略的基本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诞生后,如何对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是持友好、承认、支持的立场,还是采取反对、不承认,甚至敌视的态度,这是当时世界各国在对外政策上需要认真抉择的问题。作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第一强国的美国,对中国的态度怎样,取何政策,关系重大。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美国对华政策的历史,从而正确把握和处理中美关系,不被一时的现象所迷惑。本文拟就新中国初期美国的对华政策作一论述,以就教于同志们。  相似文献   

15.
浅析美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政策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朝鲜半岛问题是东北亚国际政治格局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朝鲜半岛核问题再次成为朝美关系新的焦点问题,这 一问题在东北亚国际环境、大国关系以及其他因素的制约下,目前没有也不会走向强硬的对抗。美国对朝鲜半岛核问题的政 策选择,为进一步理解和认识美国的对外政策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50年代,美国主要外交战略核心部门全面参与了对华西藏政策的制定。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总统、国务院、中央情报局、国会、国防部等相关部门在制定和执行西藏政策过程中分工明确,协同配合,体现了美国战略决策部门利用西藏遏制中国目标的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起,美国对外援助陷入两难境地:一方面,迫于与苏联争夺第三世界的压力,需要大量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援助;另一方面,美国国内经济下滑,国际收支平衡危机频仍,面对国内尤其是国会的反对,无法获得太多的援助拨款。针对这一状况,肯尼迪政府调整其对外援助政策:一方面将援助类型从以军事援助为主转变为以经济援助为主,确立了经济援助,特别是发展援助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提出援助负担分担政策,要求西欧及日本等盟国分担援助负担。这些调整使得美国对外援助政策开始走向制度化,并为以后美国政府以及国际援助体系的对外援助政策确立了基本框架和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18.
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独立后,在美国统治集团内部曾产生过一种孤立主义的对外政策思潮。它对美国外交发生过重大影响。在美国的外交史上,孤立主义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对美国历史上的孤立主义问题,人们说法不一。关于它的起源、含义和本质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在美国史学界也一直存在着争论。有些学者甚至对美国历史上是  相似文献   

19.
<正>对日关系在中国对外关系中居于重要的地位,这不仅是因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和世界第三大经济体,更是因为两国关系之非同一般。近代,日本作为先行现代化的国家,实行对外扩张,侵略中国。日本战败后,在冷战中作为美国的盟国与新生的中国对立。中美建交后,中日才实现邦交正常化。改革开放后,发展与日本的关系在中国的对外关系中一直处于重要地位。特别是日本作为发达国家,对中国的经济  相似文献   

20.
1933年美苏建交,是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成果之一,也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国际政治生活中引人注目的重大事件。罗斯福政府为什么在这一年一反历届政府相沿十六年的“不承认政策”,断然决定与苏联建交呢? 从国际上看,有两个因素对美苏建交起了重大的影响。其一,苏联政府坚定不移地奉行和平共处的对外政策,积极争取在平等的基础上同包括美国在内的一切资本主义国家改善关系,为美苏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础。1919至1920年间,不断为争取同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