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泽民同志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极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就必须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要充分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最大限度地发挥科学技术的作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更加自觉地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采取有力措施,把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就是说,科学技术现代化是整个国民经济现代化的关键因素,而要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就必须造就一支拥有现代科技水平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要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决定性因素,是使我国经济走向新的成长阶段的主要支柱”。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在经济建设中要重视科学技术、现代化管理和教育事业,并且把经济、科技、管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四者的关系,使之相互协调、相互促进。而科技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  相似文献   

3.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就在于必须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邓小平同志也曾经多次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劳动者的素质,对社会生产力发展及经济关系的变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经济越发展,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就越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和“三步走”战略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教育事业肩负着培养祖国未来劳动者的历史重任,如何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是我国目前教育工作面临的重大而迫切的现实问题。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呢?  相似文献   

4.
我们要实现十二大提出的翻两番的目标,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地实现产业结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的改革和更新。正如赵紫阳同志在全国科技奖励大会讲话时指出的:“不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个目标就有落空的危险,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这个目标就有实现的把握。” 经济振兴,一半要靠科学技术。胡耀邦同志在十二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这是从我国三十多年来经  相似文献   

5.
二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适应劳动者现有素质提高的可能性。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要求劳动者的素质相应提高,这就要发展教育。但是,一定水平上的生产力只能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费。由于受生产力水平和教育经费、结构的制约,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必须有一个过程,这就存在一个使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适应劳动者现有素质提高可能性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舆论界经常责备教育落后,劳动者素质太低,适应不了科学技术发展和应用的需要。我认为,这种责备是不公平的。因为决定劳动者素质提高的根本动因是现实生产力水平,教育只是一个必要条件。我国现有的劳动者素质是与我国还存在大量落后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所以,我们一方面应该发展教育,使劳动者素质的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同时还指出,“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改革,加强科技教育同经济的结合,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这是我们在新时期加快实施“科教兴青”战略,做好科技、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科技、教育事业作为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性事业,对于促进青海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  相似文献   

7.
一 在我们党和国家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历史中,周恩来同志最先提出“培养技术人才是我们国家建设的关键”;“科学是关系我们的国防、经济和文化各方面的有决定性的因素”;“我们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们祖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强国,关键在于实现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他为什么一再强调并始终坚持科学技术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特殊重要性?从《周恩来选集》下卷的一系列光辉文献中,可以得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三大报告中,将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了经济建设的首位,强调经济建设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指出:“科技发展,经济振兴,乃至整个社会的进步,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必须下极大的力量,通过各  相似文献   

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理论人才观的核心。他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当今世界,带根本性全球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10.
构建现代企业教育制度初探●朱力玲国有企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主力,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支柱。搞好、搞活国有大中型企业,首先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尽快实现企业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现代化,才能实现提高企业职工素质的目标,完成科教兴国...  相似文献   

11.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并说:“科学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将在根本上决定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是关系民族振兴的大事。”要发展科学技术,就要坚持改革开放。本文拟通过历史的回顾,对这个问题作些论证。  相似文献   

12.
江泽民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四大上重申邓小平同志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并号召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深刻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当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必须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人作为生产力中最积极最革命的因素,是制约科技进步的关键。然而,我国现阶段的人口状况,不仅仅是数量多,而且科学文化素质也比较低,这就影响我国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3.
徐道丰 《理论界》2007,(10):36-38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公民科学素质是第一国力。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必须依靠全体国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必须充分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必须以全国人民良好的科学素质为基础。本文围绕着力提高我国全民科学素质这一主题,从意义、问题及对策措施等三方面进行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今世界正处在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时期,各国之间的经济、综合国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科学技术竞争、民族素质竞争和人才的竞争,这些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的竞争。实现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和最终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关键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全体人民素质的不断提高,而发展科学技术和提高人民素质的根本就在教育。谁抓住了教育这个根本,谁就能在21世纪的竞争中逐鹿世界。邓小平正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为我国的教育定位、定向,为知识分子定性。现将此“三定”思想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一、科技兴新战略的基本内涵和战略框架 1、科技兴新就是依靠科技进步,促进优势资源的高效益转换,振兴新疆经济。 要把科技与经济联结成一体,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并用科学技术这个主导因素来优化和带动生产力的其他要素,更加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生态效益的统一,推动经济的持续发展,保证新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胜利完成。我们认为,科技兴新的基本内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科技兴新是科技与经济的统一。科技兴新就是要把科技与经济联结成一体,更好地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传统产业改造和现代产业发展中,坚持对科技与经济实行“双向”引导。在大力推动科技主动进入和长入经济的同时,采取各种政策措施促进经济部门和企业追求科技进步,使经济建设形成主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新机制。在推进“依靠”和“面向”的有机结合中,使双方的积极性同时发挥,形成合力,加快新疆的开发建设和经济振兴。  相似文献   

16.
人力资源是一种把人力当作一种财富的价值观。人力资源开发旨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充分发挥人的各种潜能,从而有效地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具有世界上最丰富的人力资源。然而,中国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严重滞后,远远不能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求。要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必须全面提高民族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把国民经济的增长点真正转移到依靠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科学技术进步的轨道上来。一、苦力于开发人力资源,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展开论述之前,需要对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  相似文献   

17.
科技·教育·人才: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战略支柱宋淑敏早在1977年5月,邓小平同志就高瞻远瞩地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没有知识,没有人才,怎么上得去?”而人才...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孟俭红从四方面论证: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四个现代化的基础.②我们走的是有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③邓小平在实现农业现代化问题上,提出了“两个飞跃”的理论.④强调人民群众是实现农业现代化力量的源泉.作者从学习邓小平著作中体悟到,所谓农业现代化,就是要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来管理农业.农业科技装备程度和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标志,  相似文献   

19.
“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邓小平人才思想的重要内容。早在1977年5月24日,邓小平同志便将知识、人才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思想联系在一起,认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相似文献   

20.
<正> 发展教育事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前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科技人员主要是经由教育部门培养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其作用也越来越大。华国锋同志指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摆在全体人民面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