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我们每个人都随身携带着一批词汇,用以表达世间冷暖、悲欢离合。很多时候,从这些词汇中都可以窥见时代风尚、文化趣味的变迁。譬如,人们熟知的“同志”“小姐”含义的嬗变就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终结与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启。2012年借助网络风靡大江南北的“屌丝”也可作如是观。网络时代不断以加速度繁衍出新的语汇或刷新既有语汇的义项,据《凤凰网·自由谈》栏目的报道,“屌丝”最早用于“百度贴吧”中“雷霆三巨头吧”针对“李毅吧”  相似文献   

2.
文化批评:全球化时代文学批评的突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当前文学批评的困境入手,考察了西方从马修·阿诺德到诺斯洛普·弗莱的相关文化批评的发展之路,提出文化批评将拓展当前文学批评日益狭窄的研究空间,成为喧嚣的大众文化研究中文学批评的一种突围方式,而且在新世纪的文化研究中,文化批评将成为日益显著的一个文化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高度集中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文化建设形成的旧模式,内在地潜藏着许多弊病,阻碍了文化的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这些弊病日益暴露,对文化的阻滞也日显严重。概而言之,有如下三大弊端:一是文化定性单一。文化仅仅被视作一项高尚的“事业”而被单一化地判定属性,纳入国家事业的计划序列,而文化生产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的产业属性则被彻底忽视。这一定性的偏差,无意中束缚了文化的生机和活力,使得不论是图书馆、博物馆之类的公益性文化单位,还是出版社、影剧院、演出团体这类盈利性文化单位,都无一例外地躺在国家…  相似文献   

4.
突围     
《优雅》2015,(8)
黑色压顶,
  云朵流窜,
  别离被禁止,
  悲怆凝在指尖。
  末了,
  你抬起骄傲的头,
  让所有的情愫燃烧,
  把身体凹出姿态,
  等待。  相似文献   

5.
"格局"是一个人人能懂、颇有意境却又难以道明的词。考察"格局"在中国文化中的文义流变,可以发现它一直包含着"个人所关注的利益圈的大小"这层意思。从伦理学的视角来看,格局越大越接近善,越小越接近恶,但是这种大小的标准又是有分寸的。从大格局观来审视当下中国面临的道德困境,其主要原因在于公民格局普遍偏小,因此突围之道也在于以大格局观提升公民的格局意识。  相似文献   

6.
五四文学革命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一次伟大转机,它使古老的中华文明在西方现代文明的强烈刺激下,通过语言文字、价值观念、审美形态的种种变革,最终获得了现代性的话语平台。但是,民族文化的现代性并不等于西方文化的现代性,文学革命所完成的终极历史使命,也只是“文化”的转型而不是“传统”的否定。这其中就有一个传统文化的去向问题,我们必须去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7.
本文认为上世纪 90年代以来 ,文学在从宏大叙事向个人叙事的转向中 ,最根本的变化在于道德立场的取消。文章进而分析了非道德化的个人叙事的出现与文学自身变革 ,特别是与消费文化语境之间的关系。并对非道德化个人叙事的缺失进行批评。  相似文献   

8.
学术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原本是从依附于意识形态的状态中获得自主的路径,结果反而导致了学术的异化.据说从西方引进的量化指标管理模式,在中国国情里却具有了学术教条主义、学术形式主义、学术官僚主义"三位一体"的中国特色.当代中国学术思想的产生和发展,不仅在于学术规范的确立,而且在于学术制度的改革.民间思想、个体学术是扬弃学术异化的必由之路.所谓学术突围,就是突破学术规范与学术制度的"围城",实现体制学术与民间思想、个体学术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东岳论丛》2017,(8):46-52
本文重新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经济决定论的驳斥,承认社会发展道路的多样性和社会发展动力的历史变迁是否认经济决定论的两个契机,对二者给出解释的工作是由恩格斯承当的。确认经济因素对其它因素的制约分为内外两种,这是恩格斯的理论基点;由此出发才能解释经济因素并非总是占据主导地位;也必须由此出发才能解释不同历史时期的合力有着不同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11.
无可否认,我们已处在一个网络时代,诗歌也不例外。华裔美籍学者杜国清在论文《网路诗学:二十一世纪汉诗展望》中认为:"由于个人电脑的普及以及软件设计的不断开发,电脑与电脑  相似文献   

12.
张淼 《北方论丛》2022,(1):35-42+171
马克思劳动幸福观认为,"劳动是生命的乐趣",劳动幸福是人类的真正幸福。而人工智能的发展给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带来新的危与机,在资本的驱动下,智能机器削弱劳动者的主体性、资本逻辑加深劳动的异化、异化劳动导致人的痛苦,形成对劳动幸福的遮蔽之势,使马克思劳动幸福观受到质疑。但若人工智能技术得到合理使用,它将提高劳动效率、优化劳动关系、推动劳动解放,助力劳动幸福的实现,进而确证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基于此,我们要化危为机、把握契机,推动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理论创新,加大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宣传力度,倡导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自觉践行,从而实现马克思劳动幸福观的理论突围。  相似文献   

13.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全球化的质疑与挑战的问题,但全球化和乡土文学并不处于一种非此即彼的绝对对立关系。在全球视阈中,乡土小说要作现实的提升,必须探索对乡土真实的真诚追求、民族文化的全方位抒写和现代意义的理性批判精神的有效融合;克服乡土小说内在底蕴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文学人类学价值的世界性、艺术表现的现代性之间的深刻矛盾;作家们要依凭全球性经验重新观照农村、农民、农业,同广大农民建立紧密的血肉联系。  相似文献   

15.
罗振亚 《东岳论丛》2011,32(12):5-9
进入新世纪后,诗人们对中国诗歌形象进行了重构,具体表现是实现了书写、传播方式的革命,更贴近了时代与人的复杂状态,以艺术上的自觉打磨使九十年代以来的个人化写作落到了实处;但重构并非完全成功,有分量作品少的问题仍未解决,诗歌写作本身问题严重,书写形式革命暴露的弊端和事件化倾向也需警惕。  相似文献   

16.
命运:一个哲学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命运界定为哲学范畴 ,在个体的层面上对命运进行基本的生存论分析 :( 1 )已生 ,必变 ,将死 ( 2 )与他人共在 ( 3)孤独乃是个体的命运 ,而不可修复的缺陷乃是个体的类命运。通过对命运与类命运的分析 ,作者重新探讨了自由与界限、自由与命运、自由与责任等一系列重大的哲学问题 ,提出了一些独特的理解 ,并试图为本体论意义上的《命运学》奠基  相似文献   

17.
环境:一个哲学范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这一概念,通常人们认为它是一个地理学概念——“地理环境”,或者是生态学概念——“生态环境”,或者是社会心理学概念——“社会环境”,或者极而言之是唯物史观的概念——“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地理环境条件。应该说,这样的理解不无道理。 但是我们认为,这种通常的理解已经远远落后于人类实践和科学发展的现实了。有必要郑重而明确地提出:“环境”,更是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对环境的探讨,不但是某些具体学科部门的事,也是哲学界的事。  相似文献   

18.
休闲供给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城市宜居形象的重要指标。但与此同时,当下城市休闲供需之间却出现了严重的错位、失衡:旅游导向理念下城市休闲供给整体外向化发展;均衡化理念下城市公共休闲供给系统失衡;高利润驱动下城市商业性休闲供给脱离大众休闲消费及现代性理念下城市休闲供给中本土性休闲的没落。此四方面的分析不仅从学理及现实的层面为现代城市休闲供给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找到了症结之所在,而据此提出的突围与重构的理念更为城市休闲供给的优化改革指明了走向,这无疑是当下及今后宜居宜闲城市建设的一盏指明灯。  相似文献   

19.
《文史哲》2010,(5)
随着战后日本社会的发展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日本女性文学的创作理念、题材、表现手法、技巧等都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尤其是在社会性别意识、女性解放思想和人本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女性的心境写作、身体写作、个人化写作,开始超越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家庭和伦理道德范畴,用反常的手法解构或重塑现实社会中的婚姻形式、夫妻间的权利和义务、妊娠与生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同性或异性之间的性的关系等。而这一切都取决于宏大叙事、国家叙事等重大题材的淡化,因此,在消费文化背景下带有个人化写作特点的日常叙事、欲望叙事就成为日本女性文学发展的一种经常性状态。这种状态越来越受到男性及男性作家的认可和推崇,无形之间影响到男性作家的写作,悄然改变着日本文坛,代表了日本现代文学的发展趋势。从女性史的角度看,这是日本现代女性文学一个突围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80年代中期开始,随着文化生产与消费的市场化与大众化,一方面是通俗文学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是表现人类的精神、理想与追求的严肃文学在通俗化的大潮中自我失重。一些严肃文学作家或转而加入通俗文学队伍,或双管齐下,以俗养纯。特别是在近几年,这种做法已成为不在政策优惠或保护之列的所有严肃文学出版单位的唯一出路。纯文学出版物拉下的亏空,只有靠俗文学出版物的盈利去填补。另外,纯文学作家自觉或不自觉地按俗文学的生产、销售方式去操作纯文学的创作与传播,这一现象导致的后果之一就是文学创作逐渐走入了一个误区──媚俗,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